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记叙文教学问题设计策略探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记叙文教学问题设计得当,能调动课堂氛围,促进教学互动,提高教学品质。紧扣文本题目、串联文本情节、抓住情节矛盾进行问题设计,可以开启学生思维,形成教学激发动力,在多重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记叙文教学;问题设计;文本题目;文本情节;情节矛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8-0022-01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记叙文,记叙文教学问题设计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问题设计得当,能够调动课堂氛围,促进教学互动,提高教学品质。反之,会使教学启动不力,教学互动停滞,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设计记叙文教学问题时,教师要精选设计角度,抓住关键情节和主要矛盾,提升问题的激发性和有效性,形成教学激发动力,在多重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一、紧扣文本题目进行设计,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记叙文有自身的文体特点,教师需要观照其特点展开问题设计。记叙文题目往往是写作线索、文本主题的集中体现,深度挖掘文本题目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信息。学生通常对文本题目的作用缺少敏感性,教师如果能够利用题目展开设计,则能促使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形成思维延伸和辐射,顺利进入文本核心。题目往往是“文眼”所在,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以其为问题挖掘点,是明智的选择。
   教师围绕文本题目展开问题设计时,要做好信息搜集,找到切入角度,提升问题的匹配性。例如,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一文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并围绕题目展开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金蝉脱壳”,这本是一个成语,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这个题目有哪些好处?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讨论,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渐浓。通过一番探究,学生们很快形成共识,认为“金蝉脱壳”题目具有高度概括性,它不仅概括了文本主要内容,也属于文本写作线索。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这一理解给出专业点评,师生互动顺利展开。
   教师围绕文本题目展开问题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很快呈现出来。学生对文本题目有一定了解,就会对文本内容产生关联性思考,自然能够形成关联性认知。
   二、串联文本情节进行设计,理清文本构建思路
   记叙文由多重要素构成,记叙要素、主要人物、描写方法、主题立意、写作方法等都属于问题设计的关注点。设计具体问题时,教师可以围绕核心情节展开,让学生在问题探索过程中逐渐理清文本构建思路,形成完善的认知体系。记叙文情节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特点,教师设计问题时需要观照和串联情节,贴近文本情境,提升关涉性。
   例如,《天火之谜》介绍了富兰克林冒死展開实验研究的实例,教师设计问题时从情节切入:富兰克林为什么设计风筝实验?这个实验解决了什么问题?实验操作过程存在哪些风险和危险?我们应如何看待富兰克林的献身精神?问题抛出后,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展开探究,纷纷给出个性认知。“富兰克林为弄清雷电的奥秘,自行设计了风筝实验。这个实验具有被雷击致死的风险。富兰克林明知实验有危险,但他毅然决然地实施实验。”“富兰克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无论做什么事情,不仅需要有热情,还要有执着的奉献意识,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教师串联文本情节展开问题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深度阅读学习的思维动力,使学生顺利进入思考环节。要保持学生学习思维的活跃性,问题设计就要有启发性,能促使学生进入特定思维情境。这样,才能实现问题设计的预期效果。
   三、抓住情节矛盾进行设计,提升教学互动品质
   特级教师钱梦龙认为: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有了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设计记叙文教学问题时,教师唯有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展开思考,才能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成为教学常态。教师要深入文本展开深度解析,找到文本、生本思维的对接点,充分利用文本矛盾展开问题设计,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逐渐理清文本要旨,提升学习品质。
   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自长篇小说《水浒传》,其文体特征与记叙文高度契合,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时,抓住矛盾纠结点:洪教头要求比武,林冲并没有应承,这是为什么?林冲武功在洪教头之上,而且打败了洪教头,为什么林冲自己却说输了?比武时洪教头要致林冲于死地,林冲武功高强,却对洪教头手下留情,这是为什么?学生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有学生认为,林冲为人谦和,与人为善,这是其人品决定的。也有学生认为洪教头人品很差,太过狂妄,林冲应该好好教训他,不该看什么情面。教师参与问题探究,肯定学生的评价观点,并给出自己的个性意见。
   教师利用矛盾节点展开问题设计,能够快速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让学生针对矛盾节点展开讨论,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问题探究更加深刻,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借助文本矛盾节点展开问题设计时,教师要有取点意识,提升问题含金量。
   记叙文教学有其自身规律,教师施教手段众多,利用问题展开教学,符合一般教学认知规律。教师要对教学问题进行巧妙设计,并适时投放,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主动思维的多重介入,势必能够形成重要的学习动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瑾.小学记叙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5(01).
  [2]杨火珠.小学语文高年级记叙文“主问题”的教学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31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