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键词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关键词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创新型作文考查形式,审题立意是此形式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教师要让学生善于分析“关键词”的内涵,理清“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令,结合时代主题来审题立意。
  【关键词】关键词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涌现出来的一种相对于以往的新材料作文样式更新颖、写作更丰富的作文样式,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性的改变和创新;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又出现了关键词类型作文,写作指令具体,任务型写作功能更加突出。
  一、关键词的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对“关键词”的解释为: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我们这里要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一句话、一件事的关键词汇,或者是大多数群体特别关注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提到的词语。我们以2017年全国I卷作文为例,来看看“关键词”的内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內容来源于央视的一组连续报道,被改造成一句话。句子后半部分列出从调查中获得的、外国留学生感兴趣的十二个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等。这十二个关键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画面感特别强。十二个中国关键词就是当代中国大江南北的十二幅大画,画面里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全都由考生自己去想象描绘,发挥的空间非常大。仔细揣摩,十二个关键词所对应的内容非常贴近考生、贴近现实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亲切,容易产生思想情感共鸣与交流。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内涵
  “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有意在多角度材料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就事论事,呈现出思维的深度,紧扣材料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即完成任务。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使考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任务驱动型”作文命制要求高,其命题材料的选取必须遵从“一点四面”:“一点”即立德树人,“四面”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法治国与创新。2017年全国I卷作文的写作任务,要求从材料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个任务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二是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三是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把握好这三个点,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三、关键词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1.关键词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一定要注意对关键词的正确合理的解读,2017年全国I卷作文中出现的十二个关键词的内涵相对比较好理解,这些关键词就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考生对此并不陌生。而有些命题中的关键词就需要我们对其内涵有一个确切深刻的理解。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8届高三摸底测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炎黄青年报》公布了近年中国流行语,包括“工匠精神”“互联网+”“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红”“断舍离”“中国梦”“点赞”“吃瓜群众”“正能量”“中国式”“最美”“山寨”等,并开展以“从流行语看中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将择优发表。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投稿,要求选择其中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写好这篇文章,对材料里提到的中国流行语的内涵就必须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如:“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得以迅速流行开来,各行各业都开始提倡“工匠精神”。只有充分地理解了这些关键词的内涵,考生的作文才会审题准确,立意深刻。
  2.明确驱动任务,要有对象意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更强调对象意识与读者意识,要选择好关键词,入情入理地多维度阐述。还是以“从流行语看中国”为例,来解读明确驱动任务,要有对象意识。
  (1)以“从流行语看中国”为主题:通过对流行语的分析,表达自己对中国社会的看法。
  (2)向《炎黄青年报》投稿:要有对象意识,预设中的读者是青年。
  (3)选择其中两三个关键词:“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就是围绕话题创设情境,一个话题可以包括多个情境,十二个关键词就是十二个大情境,在十二个关键词里再以两三个为一组合,就有二百八十六种可能。面对二百八十六种选择,考生一定是有话可说,至于说什么和说得怎么样则能够体现文章水平的高低。
  (4)使之形成有机关联:“有机”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关联”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可以按照具有相同的性质、特征组合,如将“互联网+”“网红”和“点赞”分为一组;按照相因相承的关系组合,如“断舍离”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一组。
  3.审题要着眼于社会层面,体现时代精神风貌
  作文的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要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方面,要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要高远,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时代感强。
  如:作文“从流行语看中国”,其材料改编自语文类权威杂志《咬文嚼字》2008—2016年度中国历年“十大流行语”,引导学生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角度来看待和思考社会现象,属于社会现象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将“从流行语看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流行语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流行语”;引导考生用流行语激扬青春梦,关心热点新闻与现实国情,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四、关键词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延伸
  当然,关键词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类型也不仅仅是关键词,也可以是关键句,或者其它类似的素材,如: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的作文题,也可以看作是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延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镜头一:法国某著名百货公司,人潮涌动,中国游客争相购物。
  镜头二: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三字经》。
  镜头三:中国高考前夕,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发微博鼓励中国考生“未来将因你们而生”。
  镜头四:非洲马里,中国工人在援建医院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镜头五:中国产的仿制刀具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后仍完好无损,德国网友一脸惊叹。
  镜头六:西班牙足球俱乐部,前来求学的中国少年在绿茵场上训练,挥汗如雨。
  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看了以上六个镜头,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个镜头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
  题目中的材料列举了中国与世界联系互动的六个“镜头”,这些镜头来源于近两年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涉及当代中国与世界之间联系的方方面面。只要围绕“中国与世界联系”来选择材料中的两三个镜头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表达自己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及思考,就属于符合题意。
  五、结语
  关键词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已经作为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呈现在考生面前,其审题立意也必须引起一线教师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重点抓住“关键词”的内涵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令来审题立意,紧紧围绕时代特色来行文,直观且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和人生观,考生必能写出精彩的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J].语文学习,2015(Z1):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48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