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材整合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新的基础教育选择,通过把握“学科核心素养”这个关键点,以教材整合为手段,能够达成更高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材整合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实的慎重选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形成的综合素质,能够促进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适应。指学生在学习、实践该学科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该学科特征为基础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品质以及学习经验的综合,绝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和重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渗透主观意识,最终把知识转化为一种有效思考方式。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包括以下五个内容:1.科学探究、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发散思维,主动去探究知识,超越老师的教授知识范畴,形成创新性的认识;2.化学变化守恒平衡的概念。注重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并能很好理解化学变化中的各个变量中的守恒,以及变化之间存在的平衡;3.证据推理、对化学模型的认知。利用证据(真实现象)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进行假设,然后通过分析和推理,探索研究对象的性质、元素和关系,建立化学模型,用模型解释化学知识;4.“宏、微符号”三重表征思维。让学生将宏观、微观、符号这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和拓展认知,从而将三重表征完成整合,构建知识框架;5.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强调对于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渗透,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深入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并能够跟社会现实及人文素养等进行结合,这就要求老师能对教材和课标要求进行有效及适当的解读,从而能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有效、有机的渗透进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
二、立足于课程标准,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有效的整合和利用教材
(一)转变教学观念,整合有效教材,更好地培养核心学科素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化学教师不能死守着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权威地位,总把自己放在课堂中心,让课堂老围绕着自己讲课和设计来转。我们要把自己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和教员,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多掌控课堂时间,如果我们单纯的用传统的方法来处理教材,拘泥于教材中的教学顺序进行教学,最终还是会把课堂变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观念,用新观点来看待教材,基于课程标准及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来处理教材,把我们“按”教材教转化为我们“用”教材教。大胆的按照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有创造性的处理教材,进行有效的教材整合,才能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二)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关键环节
实验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是化学核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随着现代教学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新教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既不能拘泥于传统实验方式以及教材所安排的实验,但也不能全部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代替实验。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科核心质量的特點,创造性地运用实验手段进行教学。特别是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内容和方法。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需要的是确保学生的核心素质得到培训。
(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学习“二价铁与三价铁”知识时,老师要首先基于课程标准、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事先设计好学生的预习要求、预习导学案、小组讨论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预习,完成预习学案,并与小组成员合作,争取通过共同学习来突破重难点和疑点。在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时,特别要强调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好记录,把自己不懂的知识罗列出来,以方便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教学时提出。到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事先收集好学生的问题,选择多数学生的疑问点及易错点,通过课堂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完成这一步骤后,安排学生独立完成“铁二价铁三价”的转化实验,将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转化为独立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
通过有效的教材整合,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可以让高中化学的教学更加有效和合理,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终身发展及个人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有益,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追求。因此,我们高中化学老师要面向学生,面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创新达到更好的教育成效。
(钦州市浦北县浦北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3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