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应当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主要的内容,共同构成了数学核心素养这个有机的整体。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当做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091-02
数学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倾向,在课堂上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却忽视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致使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越来越消极,数学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面对这种情况,探索如何改善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十分有必要。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生活所服务。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活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抽象和建模学习,尝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感和恐惧感,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比如,在学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一节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解释概念时给学生引入了这样一个场景:企业在制定招聘的标准时会考虑到学历、身高、性别等要素,有的企业在这些条件都满足时,求职者才可以参加应聘,那么全部的这些条件就是求职者的必要条件,有的企业则是要求求职者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参加应聘,那么其中的一个条件就是求职者的充分条件。这样,通过一个生活化的具体实例来让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两个概念,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清晰,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且学会使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有助于学生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长期以来,受到教师单一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不高,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大,很多学生都难以独立理清数学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创设合理的学习条件,通过层层的提问,让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在科学合理的思维训练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并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人公作用。
比如,在学习“直线的方程”这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一般表达式的规律,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60°的角的终边在哪一象限?与60°的角的终边相同的角还有哪些?这些角之间可能相差多少度?最少相差多少度?这些角和60°角的关系是什么?可以用一个表达式表示出来吗?这样,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找出终边相同角的规律性,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规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促进学生良好逻辑思维推理的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适度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强化学生的类比探究意识
数学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经验,使用类比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类比探究即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类似的探究,通过对旧知识的分析,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关联。类比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实现知识迁移,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了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学会了等差数列的推导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推理的过程,并通过对相关数列如1,2,8等的观察,进行归纳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经验来认识到等比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做到类比探究,深化学生对等比数列的理解。教师在使用类比探究的教学方法时应当注重类比对象的基础性,使用较为常见的内容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提升类比探究过程的可操作性,让学生更轻松地做到举一反三,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種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助力,给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正确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优势。多媒体是我们最常使用的一种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直观思维,拉近学生与数学课堂之间的距离,降低数学知识的抽想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函数的一系列变换很难真正地掌握,因此,我使用多媒体设备,从正弦函数的基本公式y=sinx开始,变换为y=sinx,再变换为y=sin(x+φ)……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变换,让学生对比这些公式的图像之间的差别,有助于学生区分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又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一节内容时,我使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现空间几何体的各个角度,使抽象的空间几何图形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直观又方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因此,教师应当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并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和传统化教学之间的度,利用多媒体设备强大的图形展示功能培养学生数与形结合的意识,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与方法与渗透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一直都有强调数学思想与方法,然而大多数时候学生都是一知半解,并且在解题的过程中也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在使用着数学思想与方法,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一知半解,很难真正地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针对实际的情况,教师应当要突出思想方法对问题的指导,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形成使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比如,在学习与函数相关的内容时,教师要积极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学会在数与形的结合中掌握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和性质。并且将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传统的解决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便利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本文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展开了一番探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尊重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的自然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将目标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促进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让数学学习成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助力。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张勇.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12).
[2]史宁中,林玉慈,陶剑,郭民.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访谈之七[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0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