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劳技教学的生活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劳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和基础性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时又广泛地应用于客观实际。从“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和劳动实践回归于生活”两个方面,阐述了在课堂上应用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些劳动技术,让学生体会实践的乐趣的教学体会;和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积累一些劳动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来促进劳技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技教学;生活性;劳动实践;技能培养
  劳动技术课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和基础性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实践,是客观现实的抽象,同时又广泛地应用于客观实际,所以生活离不开劳技,劳技和生活这种“亲情”是永远无法剥离的。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紧紧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积累的劳动技能教给学生,真正体现出劳技教学的生活性这一特点。
  一、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在教学中,如何把一些劳动技能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易于理解,必须联系生活实际。
  1.从学生兴趣出发,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效果,让学生把那些知与不知、深知与浅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例如,在教学“我学会了锄草”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录像:一田小麦长得很生机勃勃,小明的妈妈却把一部分“小麦”拔掉了,这是为什么?学生一下子议论起来,各抒己见,纷纷发言:“小麦长得太稠密了。”“拔掉的小麦生病了。”“小明的妈妈弄错了。”等等。教师让学生继续观看录像,把拔掉的“小麦”重新长上去,“小麦”抽穗后,这时,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小明妈拔掉的是和小麦长相非常相似的燕麦。由于教材的内容就是生活经验的反映,这种劳动技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从而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劳动技术的重要性,觉得生活真有趣,学习劳技真有趣。
  2.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感知劳动技术
  人们生存需要劳动技术,所以劳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理解掌握生活技巧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如何焖米饭”这时,同样的火,同样的米,第一锅里放入和米一样多的水,第二锅里放入是米两倍的水,第三锅里放入米两倍以上的水,让学生猜哪个锅里焖出来的米最好吃。通过多媒体演示,发现锅里放入是米两倍的水,焖出来的米饭最好吃。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了焖米饭的技巧,回家后就可以向家长大显身手了。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劳技就在我们生活中,增强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
  3.回归生活空间,应用劳技教育
  劳技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少走弯路,更好地利用所学的劳动技巧和方法,提高劳动效率。在教给学生劳动技术的同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参与具有生活背景的实践活动。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劳动技巧、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实效。比如,组织学生搜集家长和自己在生活中的劳动技巧,课堂上让学生把生活小窍门介绍给大家听,让学生掌握到了教材上没有的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知识。
  二、劳动实践回归于生活
  劳动实践是劳动技能的再现。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对劳技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验,还可以强身健体,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学生所能及的劳动实践,在实践中,再积累一些劳动技巧,可促进劳技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1.劳动实践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任何一项工作,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智慧,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劳动,分工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几次必要的义务劳动。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或植树种草,或浇水锄草,或平整土地,或清理垃圾。充分利用学校这个空间,共同完成劳动实践任务,传授一些生产实践经验,让学生从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从小受到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从而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2.劳动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社会本身就是最大的课堂,任何知识都源于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亲自动手去做、去体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不可能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劳动技术课的特点决定了进行劳动实践的重要性。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星期布置学生为家庭洗一件衣物,打扫一下房间院落卫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农活,干一些家务等,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督促,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大大加强。
  3.劳动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
  许多孩子,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不会拿笤帚扫地、拿拖把拖地,甚至早上起来都不会叠被子,更谈不上动作的协调性。人体的动作协调能力是一个长期实践训练的过程。许多工作,要求人的动作协调性是非常高的。在教学活动中,布置学生进行翻地的劳动,可訓练手脚的协调性;切菜切面、洗衣服的家务活,可以训练左右手的协调性,这样也提高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
  总之,只有让学生对劳动技术产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劳动技术的价值。在教学中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劳动技术,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很好地提高劳技课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劳技素养。
  作者简介:任录山,出生于1971年01月,男,民族:汉族,学历:大专,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就职单位:武威市凉州区松树镇莲花山教学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