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德育管理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视野下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教育质量普遍提高,德育工作也逐渐普及,但还有部分学困生的存在,对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而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班主任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认真和学困生进行沟通,找到相关问题并努力解决。就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特点和成因,对新视野下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德育管理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德育管理
随着新视野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在教育中愈加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管理教育工作。作为小学班主任,做好学困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只有做好学困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展示教育工作者塑造灵魂的风采,在班级中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因此,对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刻不容缓。
一、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特点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区别于其他学生,在学困生的内心缺乏学习动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因为学习较差,在学习中受到教师的批评、父母的训斥较多,因此有一定的自卑感。会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因为学困生经常受到别人的轻视,在言行中经常表现出反抗性,部分学困生的性格表现为自由散漫、冲动暴力、孤僻冷漠、逆反心理较严重等,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别在小学高年级中,面临升学压力,在学习方面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逐渐在学习中失去信心,逐渐影响到学困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二、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正所谓:人之初,如玉璞。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孩子的听力与视力等也是正常的,但在听、说、读、写、算以及推理等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却是明显的困难,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成绩低下,学业暂时达不到标准,学习心理有障碍,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1)学习基础弱;(2)缺乏自信;(3)行为习惯差;(4)家庭教育不到位。
三、新视野下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德育管理策略
1.以尊重为基础,提供进步机遇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作为教师对孩子给予平等的尊重,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平等、公平的目光与尊重,逐步消除自卑心理,并适时提供表现机会,让孩子重拾自信。如:五(1)班的小青(化名)同学,单亲、喜爱画画、性格孤僻、学习成绩较差。作为班主任的我利用展示栏专门展示了她的作品,同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在其他方面对她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她很快就接受了我的建议,并逐步按要求做好,现在的她已经能和其他同学玩在一起了,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以关爱为途径,营造和谐关系
爱是教育的一切,教师的关爱对学困生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对学困生的引导很重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学困生的沟通,从生活上、学习上、课堂上、课余时间等全方位去爱学困生,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良苦,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六(1)班的小晨(化名)同学,我认为他的智力、动手能力比一般的孩子都强,但各科的成绩都不太好,上课调皮不专心。通过与他及他家长多次沟通,了解到他妈妈在他一年级时就离家出走了,家里只有他和他父亲,父亲上班三班倒也没多少时间陪他。于是我买了新衣服送给他,让他感受到了我的关爱。在课堂上关注他,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给他正确的心理引导。慢慢地,他行为端正了,成绩也上来了。
3.以合力为助力,促使不断进步
德育工作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深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家庭沟通,并形成合力,让德育效果做到1+1>2,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两者相结合,相互促进,让孩子全面进步。如:上面提到的小晨同学,除了我在各方面对他的关爱与帮助,还主动与他父亲沟通,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要求他父亲能多关心他的生活与学习,后来,他父亲把他爷爷接过来照顾他了,爷爷也能每天过问他的学习、作业等情况,孩子的品行与成绩都进步得很快。
4.以脱“困”为目的,促使全面发展
学校是学困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学困生进行德育改造的导师。通过教师的正确引领,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分析每位学困生的心理状况、个性及生活学习情况,增加对学困生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开展德育工作。同时在班级中给予学困生特殊的关爱,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放弃,态度不强硬,切切实实地帮助孩子把不良行为改正,让学困生脱“困”,健康地成长为阳光少年。
综上所述,针对新视野下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德育管理工作,班主任应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尊重学困生,采用鼓励式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争取家长共同对学困生进行德育管理工作,充分提高对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德育教育质量,达到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大鹏.浅谈小学学困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1.
[2]崔叶香.学校困难生的成因和教育策略[D].苏州大学,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