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轻”“重”,追求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课堂教学的效率,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新课程提出:我们的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的机会。这个理念告诉着我们:促进学生发展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数学教学应该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话、互动、体验,实现自身的主动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数学课堂渐渐变成了对话课堂、活力课堂,师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有一些教师对新课标提出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致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与困惑,从而引发了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的数学活动,使数学课堂成了一个“主次不明”“轻重不分”的活动课堂。
一、重小组的合作学习,轻个体的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是教学策略的一种形式,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合作学习应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个体“我”充分独立的思考,就不会有讨论中“我”个性化的见解,就不会有全体学生主动、全面的参与。那样的合作也必定是流于形式的,必定是低效的。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在课前学生已准备好了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方格图等。课一开始,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们可以借助手中的工具,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应如何计算?”于是,孩子们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小组的合作中,好像非要在比比、量量、剪剪、拼拼中弄明白不可……可没过一会,教师就示意学生停止了探索、验证,并叫一个学生简单演示之后,教师再借助多媒体演示教材上的剪拼方法加以验证……
在上述的合作学习中,没有学生合作之前的思考,也没有学生合作之后的交流和评价。其实,这样的安排容易挫伤学生的合作热情,养成孩子敷衍了事的惰性,不利于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在合作之前能引导孩子先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在孩子充分的独立思考、汇报之后,再带着问题进入合作探究,似乎目的性更强,孩子的积极性也更高;在合作之后,舍得花些时间让孩子交流互动,让孩子在互动中互相启发、促進,对他们的知识构建一定有很大帮助。
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这个适当的度,懂得动静结合,在安排合作学习之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安排合作学习时,给孩子充分的操作、探究的时间;在合作学习后,要留给孩子充分的交流和展示成果的时间。我想,只有舍得才会有更多的所得,舍得给孩子多一些的时间和等待,让合理的合作学习真正地在课堂上发挥实效吧。
二、重课堂上的“说”,轻说背后的“听”
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教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即“说”的能力,认为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但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普遍存在好表现的特点,只喜欢别人听自己说,不喜欢听别人说,因此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个孩子话音未落、另一个孩子就焦急地嚷道“老师,我!我!”或者一个小组在滔滔不绝地汇报时,其他小组却仍沉浸在自己组的讨论中,有的做无关的事,有的甚至打断该组的发言抢着说,还有的重复别组的观点……以上种种现象,问题都出在“听”上。课堂上既需要热闹的“说”,又需要安静的“听”,如果没有倾听,学生就不会有深层次的思维,教学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倾听即理解”,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听”与“说”是密不可分的,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
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在学生了解了乘法算式的含义和写法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组操作活动:(1)要求学生先商量好用小棒摆一种什么图形,然后每人都摆出这样的一个图形;(2)根据所摆的图形计算出本组共用的小棒根数。在汇报展示时,要特别注意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有的小组中几个人所摆的图形不一致,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小棒的总根数吗?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乘法中两个关键要素“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个数”的理解,既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又训练了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因为合作小组一旦没有听清老师所提出的操作要求,组员之间就无法相互协作,而是各摆各的,这样每个图形所用的小棒根数不尽相同,也就无法列出乘法算式,这就凸显出课堂上认真“听”的重要性。
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这既是对学生“说”的训练,又是对学生“听”的考验。课堂上,如果学生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算法,就只能停留在自己原有的算法上止步不前,也不能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从而无法进行相互比较和择优使用。
例如:在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有的学生用“破十法”,有的学生用“先加再减”法,也有的学生是一个一个地减,方法各不相同,而且在不同的算式中使用的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一次在计算11-2时,有学生说一个一个地减能够很快地算出得数,我马上组织学生对他的算法进行讨论评价,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种题目用一个一个减的方法的确又对又快,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数学问题的灵活性和变通美。于是让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方法,并和自己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现自己算法的不足,从而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别人好的方法。
因此,在和谐有效的课堂上,学生既要懂得踊跃发言,积极表现,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又要学会倾听、等待、尊重和欣赏别人。这两个方面就像跷跷板的两头,只有两头轻重相宜,整个课堂才会呈现出平衡、有序的状态。
三、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轻教师的点拨引领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教师是课堂的主角,重心向教师“一边倒”,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很少,完成教学任务主要依靠“时间+汗水”。新课程改革以后,逐渐提倡让学生多进行“尝试性”“探究性”的学习,于是课堂上又出现了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或各个环节都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在旁边“不敢讲”“不能讲”的倾向。这种极端的做法往往造成学生在探究时耗时较多,枉走弯路;或是根本就无从下手,丧失了探究的自信心,整个课堂陷入漫无目的的松散状态。以致有的教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探究课上不完!”“探究课很难上!”我认为要改变以上这些局面,就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让教师“教—引导”的行为与学生“学—探究”的行为和谐起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和谐共生。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很好素材。课始我出示了由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和稍稍压缩后得到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发学生猜想: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来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①数方格;②重叠比较;③计算出面积再比较。当用方法③进行比较时,学生遇到了困难:用a×b吧,与前面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长方形的面积大)相矛盾;不用a×b吧,又找不到其他的数据和计算方法。这时,我再适时地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用“重叠法”比较的整个过程:长方形没有变化,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此时学生恍然大悟:要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转化成的新长方形的面积。接下来就顺理成章地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研究转化成的新长方形与这个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上。这样一个引思、导思、拓思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还让他们体验到了参与之乐、思维之趣。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发现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究过程,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导”的设计,还要重视学生“学”的体验。懂得在教学的关键处、疑难处“扶”学生一把,通过教师的层层设疑,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在问题的探求和解决中掌握新知,培养热情。这样的课堂才能更加深入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数学的生活化,轻生活中的数学本色
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提到了重要地位。只有将数学课固有的科学性、逻辑性与人文性、情境性融为一体,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投入探索活动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多教师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课外花大量时间制作课件,收集与该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信息,以体现教师广博的知识面和独到的匠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还有的教师上课时生拉硬拽、牵强附会一些数学故事、历史知识等,将数学课上变了“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记得曾听过“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就存在这样一种顾此失彼的现象。执教者考虑到这节课的概念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又是单元起始课,学生没有多少生活经验,因此费尽心机收集了许多生活中字母的用途(如扑克牌、肯德基、交通标志等),又是唱字母歌,又是介绍韦达生平、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又是引入《数青蛙》的童谣……这对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不可能在一节课内一蹴而就,整节课的练习时间严重不足,每个环节也只能“蜻蜓点水”般地輕描淡写,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也并没有掌握到位。
和谐有效的课堂应充满“生活味”和“人文味”,这样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课堂上应竭力在“情”和“理”的交融中,促进学生整体性的发展,让课堂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和谐。其实,很多名师在这一方面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记得张齐华老师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并没有将圆的知识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而是精选了最有利于学生理解圆的特征的几段资料,适时穿插在练习过程中,如阴阳太极图、“圆,一中同长也”“圆出于方,方出于矩”三个片断,对培养学生的分析、想象能力,灵活运用圆的特征解决问题,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课堂活跃了,教学形式多样了,教学手段丰富了,学习氛围也浓厚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思考更多的是:我们的学生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提高了没有。教师是教学流程的主导,应起到关键的组织引领作用,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偏离目标、脱离实质时,教师应引导矫正偏差、纠正错误、更正策略,引领课堂顺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方向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