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效作文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成长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半壁江山,但是作文教学同时又是一个被疏忽的课程,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教学并不专业,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获得提升和发展。而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进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着重就从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作文的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能力;有效;成长
  一、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来说,还是要教会学生观察,也就是要让学生进行写实训练,通过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技能,通过语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形象思维比较丰富,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滞后。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和描述,通过学生的语言是作文的内容比较客观具体,又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另外一方面语言也会变得具体和生动。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通过观察生活,让学生把现实的生活写实。这也是几个積累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观察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使用词语的能力,通过创造各种条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那么,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主要通过阅读课,把课文中体现作者形象思维的内容揭示出来,或创设情境使学生去想象。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放开胆子写,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用真实情感让文章感人至深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而情感是发展学生语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我发现在学生的作文里,很多语言能够反映出他们一定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而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充满情感和动力。让学生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情感,当学生心有所想、情有所感时,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作为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表达的能力和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小学生作文,还需要一定的情绪因素,要使学生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愿望,愿意去写,方能写好。因此,学生作文应该使他们写最感兴趣和最动情的事物。
  三、模仿写作,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写作能力
  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对新生事物接受还须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耐心,并且细心,要根据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幼稚的自信心,把握机会,强化模仿训练,提高写作水平。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要帮助学生选择好模仿的范文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练习作文,就要从“模仿”起步。那么仿什么呢?选什么样的范文让学生模仿,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准确掌握训练目的和重点,根据每次的习作要求,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范文让学生阅读模仿。
  2.要做到熟读范文,学会观察
  在教学中要先学好范文,通过对范文的理解和解释,按照范文的内容和提供的写作方法组织观察。范文是仿写的依据,读懂范文是仿写的前提。学生在读懂范文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写作。有经验的学生可能知道,熟读范文后,下笔时往往会自然地模仿起来。语文课本要求的背诵,其目的主要是进行文化的积累,积累主要为了更好地表达,表达包括了写作。如果背诵的名篇多了,写作时就自然从笔尖流出。所以熟读背诵是模仿的先决条件。
  四、作文要有创新点,提倡表达多样化
  在小学生作文中,属于学生的语言被大量的社会化语言和成人语言所代替,导致学生的语言缺乏个性。而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公共语言或成人化的语言。作文杂志上发表的作文,成人修改的痕迹比较重,儿童本身天真、质朴、自然的语言以及新奇而大胆的想象很少。所以,我们要向学生提倡写自己的话,使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要达到内心的感性和外在语言表达的一致。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积累语言,既在实际写作中精练了语言,同时也是一种对语言的深化积累。学生在后期的作文训练中会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让语言天然生成,成为一种特色。表达逐渐多样化,体现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成功的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通过学生在积极的言语思维中,去认识自我、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然而作文教学终不是“小作家”的培训,不是仅为考试的功利需要,而是引导学生发展心智,去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学生的心智得到健康的发展,也必然积极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才是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核心。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