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现有效猜想引领科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猜想指的是结合自身已掌握的知识,经过完整的分析、总结、对比与联想,对某个问题做出的大致猜测。实际上,许多后来被证实的定量定律都源自最初的猜想,可见猜想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同样需要顺应新课标的新要求,展开观察、实验、猜想与证实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唯有实现有效猜想,才能对科学课堂形成良好引领。
  猜想是在观察、实验验证或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发展趋势或本质规律进行归纳、判断的思维过程。猜想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思维方法,它的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感性经验,它的主体是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活动,它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起到一种引导性作用,是探究活动的主线,是激发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催化剂”。巧妙地引入新课,诱发猜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小学生对于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而在科学课堂中各种带有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现象,充分刺激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较于其他文化学科而言,学生对于科学课堂教学会更加投入与容易接受。而在对科学知识进行推理的过程中,有效猜想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需要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去进行猜测。如此看来,通过实现有效猜想,能够助力学生思维发散训练,引导其养成自主探究习惯,使其思维更加灵活性,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成长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运用猜想去引领科学课堂,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效果与教学质量。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况,展开有效猜想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对于新奇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对于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探知欲望与学习兴趣,正是在这一兴趣的驱动下,學生的学习才会获得原始动力。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问题的设置,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探知欲望,使其能够顺其自然地展开猜想与探究。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去对学生的猜想方向进行引导,逐步提升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在讲解“滑轮与轮轴”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建筑工人利用滑轮与轮轴进行建材运送的视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特别强调学生对滑轮与轮轴和钢丝绳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建筑工人要利用滑轮组合去运送建材,这样做显得多此一举吗?”此时有的学生便会从基本生活认知出发进行猜想:建筑工人这样做的目的绝对不会是徒劳无功的,无非是更加稳定,或是更加省力。也有学生猜想: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是为了安全考虑?不管是哪一种猜想,都是学生探知欲望得到激发的表现,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尝试用实验器材去做出滑轮与轮轴的组合模型,通过动手实践去展开有效猜想,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设计直观课堂实验,引导学生有效猜想
  在展开小学科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结合所教内容去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需要探索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猜想。一般来讲,小学生的猜想都会借助于实际的生活经验与已掌握的知识,为了让学生对猜想的方向更为明晰,教师可通过设计科学实验去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出实验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猜想方向有一定了解,在树立知识条框的基础上,一同设计直观的课堂实验去进行有效猜想。
  比如,在讲解“电磁铁的磁力”相关内容时,为了对影响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探究,教师便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猜想:“电磁铁的磁力有大有小,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你们为识是什么呢?”部分学生会认为与导线长度相关,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与导线粗细相关,同样也有学生认为与铁钉大小、电池数量、通电时间以及线圈匝数等相关。既然学生提出了诸多猜想,为了对这些猜想进行验证,教师便可通过直观的课堂实验去一一判定。如可让认为与线圈匝数相关的学生去进一步猜想:线圈匝数的增多,磁力是增大还是变小呢?如此一来,学生的动手实验中便有清晰思路,其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效率会更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也因此得到提升。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有效猜想方向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学生主体地位愈发重视,同时要做好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既然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同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子,去引导学生的猜想方向,使其能够对科学课堂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激发其创新意识。
  比如,在讲解“热胀冷缩”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我们生活中用热水壶烧水的视频,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随着温度升高,水壶里面的水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进而提出相关问题对学生的猜想进行引导:“水壶里面为什么会有水跑出来?”此时部分学生会猜想:水到达一定温度后就会增多,所占空间也会增大,于是便跑出水壶了。因此,教师可结合这一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学生进行猜想,并且通过添加红色燃料入水中,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水在加热后出现膨胀的现象。当然,既然水在加热后会出现膨胀,那同时我们加入冷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教师又可基于此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猜想。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作为一门趣味十足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具体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对学生猜想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要结合所教内容与小学生生活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积极猜想,从而深入探究。当然,我也要明白,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在实现有效猜想的基础上,小学科学教学理应着重培养学生重视实证的科学态度,对科学课堂形成良好引领。
  【作者单位:漳浦县南浦中心学校  福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73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