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机制和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机制,提高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从源头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体需求侧开始研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探索他们的需求,深入分析影响需求侧的因素,做有针对性的资助育人方案并进行实践研究,来健全资助育人机制。
  关键词:需求侧;资助;育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4-9324(2019)21-0075-03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基本形成了“奖、助、贷、补、免”这一多元化资助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专家学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如王思华[1](2015年)等人进行了“中国梦”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通过实施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几个方面促进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曹国永[2](2016年)等人将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以资助为基础来开展育人工作,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说服力和教育意义。学术界的不断探索,研究的方法多样,成果丰富,然而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个体研究不多。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群体共性,但同时他们每个人又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其内心世界和个体需求侧不尽相同。从源头开始调查研究受资助学生的内心和需求侧,对如何资助育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旨在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等方面了解学生的需求侧,以期构建精准实践育人机制,提高资助育人的效力。
  一、样本分析和调查方法
  课题组抽取了山东省15所不同地域的高校开展调研,发放问卷305份,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98.4%。调查对象包括136位男性,164位女性;文科94份,理科206份;大一71份,大二79份,大三78份,大四72份;中共党员19份,积极分子53份,共青团员222份,群众6份;农村地区234份,城镇地区66份。调查对象性别构成合理,专业、年级、政治面貌、城乡分布齐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一是文献研究法,对以往的资助育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了解研究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本课题研究。二是问卷调查法,邀请有关专家、学生代表成立研讨小组,共同设计、制定、完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基本需求、发展性需求。三是综合分析法,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资助的需求侧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3]。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需求
  基本需求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如费用、学习、大学英语、心理等情况。
  调查显示,59%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来源于亲人供给,28%的学生来源于国家资助,7%的学生来源于奖学金,6%的学生是自给自足。没有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温饱问题无法解决,并有83.7%的同学对自己获得资助表示满意。74%的同学成绩在班里排名过半,26%的同学没过半。74.7%的同学没有挂过科,21.7%的同学挂过,但补考通过了,3.6%的同学补考后仍处于挂科状态。68%的同学大学英语四级成绩高于425分,32%的同学低于425分。1.3%的同学表示因家庭贫困情况每天都有不公、自卑、焦虑、自暴自弃、没面子等情绪,3%的同学表示经常有,37.3%的同学表示偶尔有,58.4%的同学表示没有。调查还显示,学习生活费用靠自给自足的人数中女性多于男性,靠助学贷款的农村人数多于城镇人数,农村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过半的人数女性多于男性,大学英语四级分数高于425分的人数中女性多于男性,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有过不公、自卑、自暴自弃、没面子等情绪的人数中农村人数多于城镇。
  (二)发展性需求
  发展性需求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能够顺利毕业的基础上更好地横向和纵向全面发展,如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感恩励志、资助内容和形式的期待等方面。
  1.技能方面。调查显示,18.3%的同学参加过除了专业课学习以外需付费的学习活动,如舞蹈、乐器、轮滑等,81.7%的同学没有参加过。21%的同学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较强,66.3%的同学认为中等,12.7%的同学认为薄弱。85.7%的同学表示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充满自信,14.3%的同学表示不能。15%的同学表示精通现代基本办公软件,47.3%的同学表示较好,33%的同学表示一般,3.7%的同学表示薄弱。86.3%的同学表示需要参加口语、写作、阅读等专项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调查还显示,女性的交往能力高于男性。男性对现代基本办公软件的熟悉程度高于女性、城镇学生优于农村学生。城镇学生参加付费学习活动的人数多于农村学生。随着年级的上升,人际交往能力、对办公软件的熟悉程度亦成上升趋势。大四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较差。党员同学的综合技能要高于其他政治面貌的同学。单亲、孤儿对技能的提升需求更迫切。
  2.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显示,21.7%的同学学习生活计划制定的频率是1天/次,47%的同学是1周/次,18.3%的同学是1学期/次,3.3%的同学是1年/次,9.7%的同学无计划。56.7%的同学毕业以后意愿读研,33.7%的同学意愿就业,5.6%的同学意愿创业,4%的同学表示没想过。90%的同学通过讲座、报告、经验交流会、培训、主题班会或上课获悉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10%的同学表示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37.7%的同学课余时间一般用于休闲、恋爱,8.3%的同学用于赚钱,54%的同学用于参与文体活动或学习。47%的同学表示晚上一般11点前睡觉,45.7%的同学表示12点前,7.3%的同学表示1点前或没规律。40.6%的同学表示了解一点甚至不了解就业前景,59.4%的同学表示了解。78.7%的同学表示针对未来的就业有做一些铺垫工作,如考级、考证、参加专业培训等,21.3%的同学表示没有。调查还显示,女性对学习生活计划的制定高于男性,对学习生活无计划的大一学生多于其他年级。读研的意愿女性强于男性,毕业以后准备就业的农村学生多于城镇。空余时间用于休闲、恋爱的城镇学生多于农村,大一、大二多于大三、大四。大二、大三参加考级、考证人数多于大一、大四。党员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要高于其他政治面貌的同学。   3.感恩励志方面。调查显示,90%的同学表示愿意帮助别人,10%的同学表示缺乏帮助别人的渠道。4%的同学表示获得资助是应该的,23.7%的同学表示很开心,71.3%的同学表示内心充满感恩,1%的同学表示无所谓。94%的同学表示通过资助不仅得到了经济扶助,而且激励了自己努力学习,回报社会,6%的同学表示对自己没有影响。93.3%的同学表示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或家庭的贫困现状,6.7%的同学表示不可以。91%的同学表示知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成才的典型案例,9%的同学表示不知道。调查还显示,女性更愿意无私奉献帮助他人,感恩意识更强。农村同学获得资助时更开心,感恩意识更强,更节俭,对励志故事听过的更多。大一年级学生对资助的感触最弱,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习改变命运越来越不认可。单亲、孤儿较其他同学而言更愿意帮助他人,因为贫困表现得更加励志。
  4.资助内容和形式的期待。调查显示,22.7%的同学最想获得的资助是金钱,77.3%的同学是知识技能培训、心理辅导、能力素养培养、职业规划、勤工助学等方面。67.7%的同学表示希望开展针对性专项教育、培训或帮扶活动,32.3%的同学表示无所谓。59.3%的同学表示参加过勤工助学工作,18.3%的同学表示没申请上,22.4%的同学表示没有申请过。90%同学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获益最大的是能力锻炼和经济补助,10%的同学表示与预期不符,没有收获。38%的同學表示希望被家访,31.3%的同学表示不希望,30.7%的同学表示无所谓。84%的同学表示希望开展像心理沙龙、英语角、夏令营等学习活动,7.7%的同学表示不希望,8.3%的同学表示无所谓。调查还显示,女性更希望开展专项活动,农村学生申请勤工助学的更多,城镇学生不愿意被家访的更多,大三同学参加勤工助学的最多,并认为能力锻炼更多,大二年级的学生更愿意被家访,单亲、孤儿较其他同学而言更不愿意被家访。
  三、构建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
  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级、地域、家庭背景、政治面貌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资助的需求不尽相同。针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对资助育人方案进行实践研究来健全资助育人机制,提出如下建议:
  (一)抓好新生入学教育
  统计发现,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家庭情况来到大学以后容易产生自卑、焦躁、抑郁等心理,进而出现交往能力弱、环境适应差等问题,加上享受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帮扶政策,不再担忧学习生活费用,导致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缺失、学习自主性不高、意志力薄弱等不良状况。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起点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大学各阶段发展的好坏,故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适应和规划好大学生活,积极提升贫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主题活动关爱他们的身心成长,培育他们自强奋斗的精神品质,形成自信、向上、乐观的良好心态,以顽强的意志来改变命运。
  (二)抓好主题班会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主要针对大一新生,对于后续的教育引导还需要抓好各阶段的主题班会教育。每个年段的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如在调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大一的学生对于学习更迷茫,大二的学生更想被关注,大三的学生更愿意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综合能力,大四的学生对未来更恐惧等。这就需要利用主题班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安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修身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升学教育等。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恰逢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扶,更有效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性需求。
  (三)抓好第二课堂教育
  大学里除了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外,还需要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来锻炼自己,第二课堂的质量关乎着人才培养的效率。每一项活动设置的背景、意义、目的、环节等都要求精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衔接当下的热点和教育点,杜绝重复无意义的活动项目。力争活动的点子来自于学生又回到学生中去,学生在活动中既是创办者、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从整个活动的切身体验中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而不是强制要求学生参加一些死板硬套的活动主题,避免宣传式、任务式的活动项目。如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增加生命珍贵认识,开展感恩教育;利用义工服务、勤工助学、志愿者活动增加公益服务机会,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利用朋辈辅导、团体辅导、心理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加健康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自强不息等。
  (四)基于需求侧差异实施针对性帮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侧在不同背景下有明显的群体内部差异。以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为例,在调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单亲、孤儿对技能的提升需求更迫切,较其他同学而言更愿意帮助他人,因为贫困表现得更加励志,较其他同学而言更不愿意被家访,参加勤工助学的比例更高,更希望参加专项培训。因此,对于单亲、孤儿的困难学生,我们要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同时,对于单亲、孤儿的家庭情况要注重保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被伤害,给予他们阳光和自信。
  总之,基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体需求侧,做有针对性的资助育人方案并进行实践研究来健全资助育人机制,有利于提升资助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满足学生在除经济外的各方面的需求。当然,学生的需求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又会有新的需求出现,这就要求资助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不断调整调查项目,逐步提高需求侧体系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王思华.“中国梦”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4).
  [2]曹国永.把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更加有机结合起来[J].中国高等教育,2016,(9).
  [3]张晓冬.对山东省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研究[J].职业与教育,2014,(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