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过虚词揣测情绪 透过情绪感悟情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以《藤野先生》中的重要虚词为抓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情节,通过虚词揣测人物情绪,透过情绪感悟人物情感,进而使藤野先生的品格更明晰地展现于学生眼前。
  [关键词]《藤野先生》;虚词;情绪;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3-0009-02
  一、整理虚词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整理出文章的重要虚词,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求破解文字内涵的密码。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第1自然段)
  2.大概是物以希为贵吧。(第5自然段)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第29自然段)
  4.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第31自然段)
  二、探究虚词
  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4人一组,分工合作,结合文本,探究虚词背后蕴含的深意,最后交流。
  (一)聚焦“无非”
  生1:“无非”透露出“我”的不满、厌烦情绪。
  生2:“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中的两个“也”字点明了“我”产生不满、厌烦情绪的原因,这也是“我”选择离开东京的主要原因。作者用“富士山”“油光可鉴”“标致”等词语体现了“我”以与他们共同学习为耻,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陈腐之气与“我”在国内学生身上感受到的很相似。
  生3:清国留学生流连于美景,似沉醉其中,让人不禁发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叹。
  生4:在“我”看来,清国留学生根本不是来学习,进而报效祖国的,“我”认为自己与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生5:在“我”眼中,清国留学生是一群不学无术的人,他们只知道跳舞赏景,一味玩乐。
  生6:“我”想找到一块净土,潜心求学。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明确提出,希望卒业回国,救治像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战争时便去当军医。他希望自己能够以医学来疗治国人的伤痛,以医学救国,体现了他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感。
  生7: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我”認为自己的志向没有办法实现,也正因为如此,“我”在东京是待不下去了,既然“无非”如此,没有什么改变的希望,那就到别处寻找希望去。
  师:“我”眼中的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1:第九自然段中提到的藤野先生“穿衣服太模胡”,“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与“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等细节相互照应,体现藤野先生是个不大重视打扮的人。
  生2:他把时间都花在研究人的骨头、帮助学生添改讲义、帮“我”指正血管图、关心学生解剖实习等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可见藤野先生是一个有钻研精神、关心学生发展与进步的老师。
  生3:清国留学生的嘴脸与藤野先生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将“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及“我”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鄙视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生4:他是一个治学严谨的老师,“我”的血管图画错了,他指出了“我”的错误,并叮嘱“我”一定要画正确。“我”向这样的老师学习一定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二)聚焦“大概”
  生1:“大概”隐含着“我”对环境暂时满意的情感,仿佛听到“我”长舒了一口气,也许是因为这里还没有其他“清国留学生”到来,还是一片净土,还是一个在“我”看来适合学习的地方。
  生2:在寻找适合学习的地方的过程中,“我”只记得“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而“日暮里”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出现频繁,常常与思念故乡、思念故国、慨叹人近暮年、忧思国事衰微等情感相联系。“我”清楚地记得这个地名,说明这个词语触发了“我”情感的闸门,体现出“我”希望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医学的地方的愿望,表达了“我”较为迫切的心情。“水户”是与反清复明的朱舜水有关的地名,所以“我”这个爱国青年会记得。
  师:看来这个组的同学是很用心地思考过的,能够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做到了活学活用,这很好。大家能把途中见闻与“大概”的关系说得更明确一些吗?
  生2:“我”有着想家、想学医报国的复杂情感,当找到了适合的学校和关心“我”的职员和老师后,焦虑的情绪得以释放,所以“我”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大概是物以希为贵吧”,可见心情放松了。
  生3:当终于找到了一个“我”认为较为合适的地方时,“我”对它充满了期望,“我”希望在仙台能够学好医学,报效祖国,所以,“我”对仙台暂且满意,认为它比浮夸、无聊的东京更适合“我”。
  生4:“大概”也暗含着“我”对学校职员操心“我”的食宿的感激,衬托了作为老师的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更为细致,“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也更深。
  (三)聚焦“当然”
  生1:“当然”暗含着“我”在遭遇了匿名信事件后愤怒的情绪。
  生2:“我”的愤怒情绪没有办法发泄,“我”又不想把事情闹大,就采用了说反话的方式来讽刺那些不相信“我”有能力考及格的人。
  生3:学生会干事认为“我”是得到了藤野先生漏的题目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这种行为深深刺伤了一位弱国学子的自尊心,“我”的个人能力和人格被完全否定,实际上是中国人的能力和人格不被所谓的日本的“爱国青年”认可。这种行为背后隐含的思想根源就是所谓的日本的“爱国青年”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鄙视,学校里出现了一个考试没有“落第”的中国学生,这不符合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所以他们一定要找出一个“我”没有“落第”的不可告人的原因,结果如其所愿,他们想当然地发现了藤野先生在“我”的讲义上做的添改,并想当然地把它们当成了藤野先生漏题给“我”的罪证。   生4:“我”愤恨的情绪背后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而日本“爱国青年”的行为更衬托出了藤野先生认真热心、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性格特点。
  生5:藤野先生没有日本“爱国青年”那种对中国人的偏见。他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怕“我”不肯解剖尸体,后来发现“我”并没有受这种思想左右,他便放心了,说“没有这回事”。他对“我”的认识是变化的、发展的。他并没有直接否认鬼神的存在,只是在心里担心“我”,弄清原委之后坦诚地说出了自己想法的转变,这很好地体现了他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生6:敬重鬼对一个学医的学生来说不适宜,先生并未直接否定,他很宽容,他关心的只是不要影响了“我”的学业,他没有说任何尖酸刻薄的话,这就表现出了藤野先生宽容和蔼、关爱学生的特点。
  (四)聚焦“特别”
  生1:“特别”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努力学习的医学并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国人和国家。
  生2: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的欢呼声仿佛是理所当然的,因為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强大的,所以他们如此兴奋是应该的,而“我”这个与电影中被砍头的、看热闹的人同属一国的人被他们鄙视,也是自然的。
  生3:“我”坐在座位上,看着电影中被砍头示众的是中国人,看热闹的也是中国人,在底线不断被挑战的过程中,“我”愤恨的情绪也达到了极点,“我”对世界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转变,“我”认为能够彻底疗治国人的并不是医生,而是文学家,所以“我”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文中说:“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课文下的注释也印证了这一点。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师:“我”将要转学时去与藤野先生告别,先生对“我”的态度如何?
  生1:“我”告诉先生“我”要离开仙台、不学医时,藤野先生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这沉默中蕴藏了藤野先生含蓄的深情,此时无声胜有声,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生2:“我”托词要去其他学校学习生物学时,藤野先生也只是叹息说:“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藤野先生在即将与“我”分离时,依然还是从“我”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担心“我”在仙台学的解剖学对“我”未来的学业没有裨益。
  师:藤野先生是一位具有高贵人格的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在藤野先生的教育下没有因为愤怒而失控,没有因为国弱而自卑,而是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不仅鼓励“我”认真完成学业,更呵护了“我”这个弱国学子的自信心。在大厦将倾的危局中,这份鼓励和呵护尤为可贵,因此“我”对藤野先生十分的敬佩。藤野先生不仅仅影响了“我”一瞬,更影响了“我”一生。(此时学生对“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情谊的领悟也水到渠成了。)
  “我”的情绪、情感变化表
  (责任编辑   农越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9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