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也谈情绪的自我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情绪管理;自我成长;生命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5-0075-0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让我们品尝到生命的各种味道,为我们的生活涂抹上各种色彩。有些颜色是轻快明亮的,比如喜悦、幸福、满足、温暖;有些颜色是沉重压抑的,比如害怕、悲伤、孤独、内疚;有些颜色是清淡如水的,比如平静、自在、舒适、放松;有些颜色是浓烈爆发的,比如愤怒、激动、欣喜。一个身心和谐的人体验情绪的过程,犹如平静的水面,大部分的时间是安详宁静的,风吹过,水面起了波浪,风走了,水面又会慢慢地恢复平静。而当一个人遇到了心理危机或出现了心理失衡,会体验到强烈的、消极的、难以释怀的情绪,这会严重地影响他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情绪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个角落。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认为心理咨询师应该是平和的,不应该有情绪,不应该被卷入。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当我是以一个人,而不是以一个大脑在与来访者交谈的时候,我就会有情绪。这就是精神分析讲的反移情。反移情并非是咨询的阻碍,反移情对咨询产生积极或是消极影响,主要取决于咨询师能否对自己的反移情进行妥当的处理。适当的、正常的情绪反应是精神分析中重要的治疗工具,咨询师投入感情,对来访者保持必要的兴趣,更容易进入来访者被压抑的内心世界。以感情理解来访者,可以使来访者产生共情的感受,从而收获自尊和勇气。
  国内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曾说过,情绪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部分,人格的发展离不开情绪的自我成长。对于心理学从业者来说,提升对情绪的觉察力,管理好情绪,实现情绪的自我成长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笔者的成长之路,从接纳情绪、读懂情绪、管理情绪、表达情绪四个部分谈情绪的自我成长。
  第一,接纳情绪,给情绪更多的空间和允许。
  接纳情绪是不把情绪进行简单分类,给情绪更多的允许和空间。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教导某些情绪是好的,某些情绪是不好的,于是,慢慢地,我们就会发展出对不同情绪的不同态度。比如,愤怒、悲伤、沮丧是不好的,当我们经验这些消极情绪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压抑、转移、否定试图摆脱这些情绪;而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快乐、欣喜、满足是好的,我们会花费我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去追逐快乐愉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是我们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压抑不能使消极情绪消失,追逐也不能使积极情绪永驻。接纳情绪,并非放纵情绪。接纳情绪是指“我是情绪的主人,我允许各种情绪流经我的生命”,放纵情绪是指“我承受不了强烈的情绪体验,情绪已经把我淹没,我需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身边的人身上”。
  举个例子来说,在我的原生家庭里,我的母亲经常会有“极端”的愤怒情绪,当然,这个“极端”是对于小时候的我而言的。母亲常常被愤怒控制,和身边的人有激烈的争吵和争执。我在原生家庭中习得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愤怒,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情绪,它会伤害到别人。我对愤怒有很多的恐惧、害怕、羞耻和憎恨。然而,即便我非常反感愤怒,在我生命的某个阶段,我常常因为小事而愤怒。那时,我的生命中好似有两股能量在打架,一股是愤怒,一股是对愤怒的压制。我的生命能量似乎耗散在这样的消极循环中:愤怒—否认—自责—愤怒,我的身体,在肩颈的部分,经常会疼痛,这影响着我的学习和工作。越来越加剧的疼痛让我慢慢发现:否认、讨厌、拒绝并不能使愤怒消失。
  第二,读懂情绪,了解情绪背后蕴藏的信息。
  当我们对情绪有更多的允许和接纳后,我们才有机会靠近情绪,读懂情绪背后的信息。
  冰山理论是萨提亚模式的重要理论之一。萨提亚用冰山来比喻一个人的自我,露在水面的部分是冰山很小的部分,是指一个人容易被看到的外在行为或语言,大部分的内在世界就如冰山潜藏在水底的部分,巨大而常常不被看到。他们由浅入深包括应对方式、情绪、对情绪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等层次。
  冰山理论告诉我们:情绪不单单只是一种体验,每种情绪的出现,同时蕴藏着我们对情绪的感受及我们对某件事情的观点和想法,情绪的产生根源于长期未被满足的期待和我们的渴望。相比起期待、渴望和自我等层面,情绪是最容易被我们感受和觉察到的。因而,情绪是信使,它们的到来是来帮助我们去探索自己:去了解自己的想法和信念;去探索自己的期待,包括自己对别人的期待、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自己认为的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去明晰生命的渴望。这样,我们才有机会触及“我是谁”“我为何而来”等关于生命的终极答案。
  当我不再一味地否定、抗拒愤怒的时候,我开始慢慢地触碰到愤怒,我看到了我的愤怒背后充满着许多绝对化的信念和教条;我看到了我对妈妈的期待,我期待妈妈能够稳定,能够给予我支持和理解,我期待我自己能够有能力影響到妈妈,可以改变妈妈,让妈妈更幸福和快乐;我看到了我渴望安全和温暖,渴望被理解和尊重,渴望自己有价值和成就。
  第三,管理情绪,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在接纳、读懂情绪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好情绪。管理情绪的目标是拥有更多平静、和谐的情绪体验,并且能够有效地转化消极负面的情绪。
  管理情绪首先需要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上,当我们经验不舒服的情绪时,很多人常有的模式是向外指责。例如,我们会想:如果不是孩子拖拖拉拉,我才不会那么生气;如果不是因为带领者那么糟糕,我才不会和她争吵。当我们把原因推卸给别人的时候,我们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力量。我们只能从自己开始,改变才能发生。情绪的成长需要突破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这是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需要从念念分明地觉察自己、关照自己开始。
  情绪的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调整不合理认知
  认知行为疗法(CBT)认为,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不是事情决定了感受,是人们对于某件事情的想法和观念决定了他们体验到的情绪。用积极、健康的思考方式取代消极的思维方式,能减少生活中的消极情绪体验。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思维误区,常见的有非黑即白、以偏概全、夸大一切、妄下结论、个人化归因、贴标签、条件性思维(总爱讲“应该”),等等。调整不合理认知,需要我们首先明确自己的问题,确定这些问题对自己的影响,然后设定有效的目标来调整它们。   例如,我觉察到我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式:这个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孩子的生活应该是这样安排的,先生应该主动承担家务……这样的条件性思维误区让我对事情、对身边的人有绝对化的要求,当他们达不到我的要求时,我经常会体验到消极的情绪,我很容易因小事而向外指责。这影响了我的亲密关系,让我只关注到“事情”,而忽略了人本身。
  (2)对自己的期待负起责任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期待,期待孩子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期待自己被人接纳和认可,期待家人是富足快乐的。期待是对人对事清晰的认识,当期待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体验到消极情绪。对自己的期待负起责任意味着,知道期待是属于我自己的,我可以和身边的人去沟通期待,我可以选择放下不合理的期待和调整期待值。
  例如,我从小就期待我的妈妈是情绪稳定的人。可是,妈妈的很多行为总是让我很失望,我的期待总是无法被满足。当我一直紧抓着这个期待的时候,我就会很敏感于妈妈的情绪,当妈妈的情绪有点不稳定,我就会对她产生不满和责备,我们的关系因此变得很紧张。而当我回到自己身上,看到我的这个期待也许是妈妈尽力了也达不到的时候,我就选择放下这个期待,降低这个期待值。当我放下对妈妈的要求,我们的关系中就能多进来一些理解、接纳和宽容,爱才有机会在我们之间流动起来。
  (3)照顾自己,满足自己的内在渴望
  如果说期待是“想要”,那么渴望就是“需要”。我对别人对自己有这样那样的期待,我需要什么呢?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吃、喝、睡、性等基本生理需要、安全感需要、归属感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萨提亚认为人类普遍的心理需要有爱、价值、自由、尊重、认可、关注与接纳。
  人们满足渴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认可自己,自己满足自己;另一种是依赖于外在汲取,从小习惯从父母那里索取,长大后又从恋人、朋友那里索取。
  照顾自己,满足自己的内在渴望是指我可以对我的渴望负责,可以学习自己满足自己。我看到了我对妈妈的期待背后源于我对于安全、温暖、联结与爱的渴望。我看到父母的有限,放下对父母的索取,学习自己温暖自己、爱自己。这样做之后,我才深深地发现,其实,这些部分我一直都有,我的生命宝藏箱中装满了我苦苦向外索要的东西。
  第四,表达情绪,绽放自己的生命。
  在接纳情绪、读懂情绪、管理情绪的基础上,要学会表达情绪。
  表达情绪意味着自在地体验情绪,自由地表达情绪。情绪是一種生命能量,是生命力的象征。情绪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情绪让我们充满着动力与活力。自由、充分地表达情绪,是自我的绽放。我们有很多表达情绪的形式,包括运动、音乐、艺术、语言等。这里说的“自由”并非无所顾忌、不分场合地表达,而是指我们拥有对情绪的主动权,我们可以兼顾自己、他人和情景,更充分地表达自己。表达喜悦,向身边的人传递美好;表达愤怒,更明晰我们的疆界;表达哀伤,意味着离别和新生……
  接纳情绪、读懂情绪、管理情绪、表达情绪,这是我的情绪成长之路。当我们带着更多的耐心和信心与我们的情绪相遇、沟通,定能读懂它带来的专属于我们生命的宝贵的礼物。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361000)
  编辑/于 洪 终校/梅 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6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