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以往教师单纯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用,这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素质教育是现代的目标,那么生活化教学势必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高中化学更应注重生活化,使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做到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文阐述了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及其实施方法。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意义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1-0089-01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新的更广泛的科学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加高效准确的掌握所学知识。
  一、高中化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以往應试教育的环境中,教师为追求升学率的提高,往往只对学生一味灌输课本知识,学生也只是被动接收,死记硬背,这就使得高中化学更加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更加低下。在素质教育的新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高中化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化学科,所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就更显得行之有效。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将化学知识和内容生活化,为学生创设学习化学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更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极高的学习化学的热情,使学生发现学习化学对生活的影响和意义,以及他们的生活对于化学知识的需求和渴望。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二、高中化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生活化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又能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培养,使用化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运用生活当中常见素材,组织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得到形象生动的理解、运用和掌握。教师要注意选取和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化学素材,这样就能使学生体验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当中与化学有关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制各种生活用品等等。通过化学实验来体验和解释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质量。
  (二)联系生活实际和化学知识,提出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各种与化学知识相关却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能力。例如,可根据化学知识来分析现在的环境保护问题以及农村提倡的茅改厕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组织交流,分析,发表意见。对于学生的努力和表现,教师要予以充分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决心,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
  (三)结合生活中电视或电影情节,吸引学生强烈探知欲。看电视或电影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项极大兴趣爱好,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爱好为出发点,把所要讲授的化学知识要点与电视电影情节相结合,让学生被化学的魅力深深吸引,提高学生对化学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例如,学习硫酸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问问哪个同学看过《越狱》这部电影,如果有同学看过,就让这位同学为大家讲讲电影当中主人公如何精心设计化学反应方案从而成功越狱的情节,如果没有人看过,教师可亲自为同学们讲讲,这一方法无疑会吸引学生的强烈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展示化学的强大魅力。
  (四)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开拓视野。除了课堂当中一系列的学习和强化,教师还可以组织安排适当的化学课外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充分巩固和练习。例如,教师可安排小型化学竞赛活动、校外雨水的pH值测量、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厂、开展化学展览等等活动,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开拓学生视野。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是教育。生活化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化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高中化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生活化教学,使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应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精心设计生活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和视野,全面提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顾建鸣.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微探[J].2017(24).
  [2]张苧丹.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J].2016(07).
  [3]张明卫.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浅探[J].2008(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7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