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略论低年级学生说写能力的课外拓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课外生活中训练低年段学生观察、想象、说话等能力,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既可丰富课堂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内容,又提高学生说写会说到会写的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写作文打下基础。
  关键词 激趣;写话;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A,K262.25,V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129-01
  六七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教师从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低年级学生多数胆子小,说话声音轻,想说又说不清。在课堂以外,应尽量结合生活,从身边的实例开始采取正面激励的方法,嘉盛学生大胆发言,抓住其闪光点逐渐地让小学生想说敢说。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兴趣。而课外生活的中有很多小学生的兴趣点,抓住课外生活中的兴趣点,鼓励学生把探索求知延伸到课外去,让学生对写话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交际、写作等综合能力。
  一、细延伸,鼓励学生探索求知
  要有比较敏锐的语感,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训练,就是咬文嚼字。一年级课文虽浅显,一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有:和其他词意思区别细微的词,如《小小的船》中的“月儿”;看似平淡、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现力丰富的词,如《雷雨》中“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的“压”;要联系上下文揣摩才能理解的词句,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免往前看……”中的问句。咬文嚼字的主要方法有:
  (一)比较法。就是把文中的词换词比较,来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运用比较法,初步体会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再换词比较,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如下:①这句话写什么?(乌云)乌云怎么样?(乌云压下来)“压下来”是什么意思?(降下來)怎样的乌云?怎样压下来?(满天、黑沉沉)“满天”、“黑沉沉”表现乌云什么特点?(云多、云层厚)这么多的乌云遮住天空,越降越低,好像要靠近地面,课文用了哪个词?(压)②引导学生用“降”,“落”同“压”比较,体会句中“压”的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的表现力。(物体小,一般用“降”;落到地面,用“落”、“掉”;“压”字有一种越逼越近的感觉,而“降”、“掉”则不能使人产生这种感觉)③就这句话想象乌云满天、越压越低的情景。
  (二)延伸课外。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不是表示询问的,而是表达小白免对小燕子的话将信将疑的心理,这个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教学过程如下:①联系上文引出句子;小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免相信吗?从哪句话看出来?要是小白免相信燕子的话,它会怎么想?(要下雨了!)②联系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课文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小白免不完全相信小燕子的话?(小白免不是直接跑回家,而是又去问小鱼为什么跑出来。)从而领会到这句话表现了小白免将信将疑的心理。
  (三)用想象的方法理解。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把有关词句的情景具体化,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句,如《蒲公英的种子》中的“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中的“哪儿”一词的教学,先启发学生想象“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什么地方?(山冈、平原、小溪边、房前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这么多的地方,不管是山冈、平原、小溪边等,都可以用“哪儿”表示,“哪儿”可以指任何一个地方。最后要求用“哪儿”说一句话,在应用中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词。
  二、巧拓展,激发写作兴趣
  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结果。为此,教师应抓好写的训练,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把所说的话具体地写下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发现、创造的源泉,认真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会使儿童从中有所发现,受到启迪。为了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我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让学生时时留心,处处在意,把每天观察到的事、人、景物等让学生以见闻句形式写下来;在班上交流、评议,教师点评;最后把优秀的习作贴在“比比谁最棒”学习专栏里,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感受成功的喜悦。结果学生都能写出许多好句子。在此基础上我也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新,在表达形式上、内容上不加限制。如:同样是写“看见大白鹅”的见闻句。有的写成“今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白鹅在水里游。”有的写“我和哥哥星期天在河边看见许多大白鹅在水里游。”有的写“星期天在公园里,我看见几只大白鹅在湖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样,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发展,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一训练,既可丰富课堂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内容,又提高学生说写会说到会写的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写作文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只有善于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创设情境,教给方法,说写结合,并在观察、想象、说话等方面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为中高年级的作文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可见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于教师而言,关键在于“巧导”;于学生而言关键在于兴趣;于兴趣而言,键在于引入生活活水。我们要大胆地迈开教学改革的步伐,转变观念,充分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掌握探索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索的习惯,持之以恒,学生的探索能力必能得到可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0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