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以及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思考做出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培养兴趣;引导
  中图分类号:A,TN9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073-01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的运用多种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指的就是教师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数学知识的关键点,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在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数学知识的关键点,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那么教师就需要从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数学问题枯燥无趣是影响学习的一大障碍。老师可以尝试将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趣味化,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教学“基数”与“序数”这两个不同概念时,做了十几个动物头饰,分别让小朋友戴上,然后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动物,第4个动物是谁,小象排在第几等等。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几个”和“第几”等数学概念。又如,在教学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的概念时,让学生伸出右手的食指、中指并分开,形象的做出一个“>”;再伸出左手的食指、中指并分开,做出一个“<”,这样反复几次,学生在“玩”中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分清了“>”和“<”,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教学信息输入的期待者。再如,在教学简单的求剩余应用题时,老师可以采用具有动感的图画方法来讲解,先在黑板上贴3只纸鹤,又贴上飞来样子的2只纸鹤,求一共有几只纸鹤,学生很快得出:将原来的3只纸鹤和飞来的2只纸鹤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这时,老师可以很快将飞来的2只纸鹤改成飞走的样子,学生被这一动作吸引住,从而顺利地得出求剩余应用题的解法,即从5只里去掉飞走的2只,就是剩下的只数,用减法计算,经过这一连串动作,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高潮,在饶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
  二、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
  低年级学生的思維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所掌握的知识多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教师仅获取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而不了解学生思考过程的信息,往往会由此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识产生偏差,诸如答案虽正确但思路错误等。例如,在教学“小红要做10朵红花,已经做了7朵,还要做几朵?”这类题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出“还要做3朵”这个结论。可当教师让他们列出算式时,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列出“7+3=10(朵)”这个错误的算式。其原因是由于思考过程与表达形式的脱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当学生口答之后,教师要追问几个为什么,使学生通过思考,知道他们回答得正确或错误,逐渐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从而通过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灵活而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设疑问,解除疑问,能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出示一个圆柱模型,让学生拿出圆柱的实物,比较圆柱两个底面的大小,教师可以以圆柱的一个底面为模板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和这个底面同样大小,然后把圆柱的另一底面和黑板上的圆重叠,看是否能完全重合,由能够完全重合得出原著的两个底面同样大这个结论,同时提出疑问:粉笔是圆柱吗?你能怎样证明?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教师提示,可把粉笔折断,把两个底面重叠看看,从而学生发现两个底面不能重合,因此粉笔不是圆柱,进一步巩固了对圆柱的认识,通过质疑、比较、实践对图形的认识更准确了,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了更清晰的概念。
  三、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引发学生思考
  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是数学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培养类比的思想。例如,在讲解9加几的口算方法时,强调用凑十法进行,并着重讲述为什么将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于是,在讲8加几的口算方法时,就尝试引导学生从9加几进行类比,抓住“凑十”这个关键,从而得出口算方法。(1)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填未知加数5+( )=12时,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有的学生说:因为5+7=12,所以填7;有的学生说:因为12-5=7,所以填7;也有的说:12已满10,5和5凑成10,再看12比10多2,所以填7。(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如,在讲完9加几、8加几、7加几……2加几的进位加法后,引导学生在掌握了口算方法后,找出其中的规律,迅速口答得数。如看到9将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看到8将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等,这种练习可以简缩“凑十”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迅速分解第二个加数中,迅速得出结果。
  四、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展开研究和分析,现阶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老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潘小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J].学周刊,2019(10):54.
  [2]魏秋阳.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68.
  [3]池赛.选准策略促实效——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132.
  [4]莫艳莲.多媒体课件催生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0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