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数学活动为平台,促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原本的“双基”变为“四基”。其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引发了诸多老师的实践与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有效的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深度、广度和有效度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活动;平台教学;学生数学
  一、体验探究,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印象深刻的是亲身经历所得到的感受,因此,很多经验的形成必然要经历动手实践的过程,使经验通过体验来实现,即:“在做中学”。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它是一种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经验等,虽然这只是学习个体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或者是不那么严格的隐性认识,但这种经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从动态上看,它是过程,是经历。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有了推导梯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学习经验,学生自然就会猜测到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应该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找出圆和转化后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但是第一个环节,圆形怎么转化呢?在解决曲线的问题上,学生们遇到了困难,学生凭借以往的学习经验是想象不出来的,需要教师充分放手,给学生学具,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请大家把手中这个圆片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多对折几次,一边折一边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抛出活动问题。
  学生一边折一边观察,突然有的学生大叫:我发现折的份数越多,曲线就越接近直的线段,你们看它像什么形状?另一个学生立刻接着说:折的份数越多,我看就越接近一个三角形,老师因势利导用多媒体展示折的情况: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学生发现的曲线的变化,验证了刚才自己对折时的猜想,学生异常兴奋。不用教师启发,立刻动手探究起来,学生对圆面积计算理解越来越深入。
  二、感悟情境,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戴尔的“经验之塔”把经验从低到高分为三层:塔基——做的经验;塔腰——看的经验;塔尖——想的经验,上面的例子则属于“做的经验”。
  當“做的经验”无法积累,“看的经验”可以作为另一种必要的补充进行。如解决问题时会遇上理解播种机的作业宽度、压路机压路面等情景,实地参观显然不太现实。如果借助观看视频或教师有技巧地黑板演示,一样能有效帮助孩子得到间接经验,从而真正理解题意。
  教学《圆的认识》,教师邀请学生:“我最近刚搬家,愿意到我家去看看吗?”“愿意!”孩子们非常乐意,学生们兴趣高涨。“请你们用数学眼光观察这次特殊的参观过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大屏幕上显示着从学校出发,一路的风景,小区里的建设,老师家里的摆设……,情境是老师创设的,发现却是学生自己的,学生放眼观察生活,他们惊异的发现: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井盖是圆的,锅盖是圆的、圆桌还是圆的等等,学生获取的信息很多,在实情实景面前,学生获取信息变得轻松自如,他们的眼光开始“亮”起来,收获越来越多,在细致观察、丰富积累的基础上,他们自然而然生出了疑问:为什么这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孩子们满脑子疑问急切的等待上课。多媒体细致的再现生活,为学生的观察、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促使学生迅速投入知识的探究中。这些想学、要学、盼学的迫切愿望是学生通过自身感悟、在丰厚的生活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真真切切的要学,一改以往教师的千呼万唤,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他们真真切切的在生活中“触摸”到了知识。把学习变成自身需要,“求知若渴”,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从而积累观察、操作、猜想、归纳、转化等活动经验。
  三、适时引领,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积累活动经验总得依赖一些活动,但是所谓活动并不一定都是指直观的操作活动,行为操作的经验是基本活动经验,抽象的思考、探究的经验、利用知识进行迁移、转化等也是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五年级学习分数意义之后,教师为学生出示这样一道挑战题:有两条绳子都露出了一部分,迅速判断哪条绳子长?
  第一条露出了5米,是这条绳子的1/4。
  第二条露出了6米,是这条绳子的1/4。
  面对这样问题,学生有些手足无措,此时教师适时引领:这两条绳子每条的1份是多少?有这样的几份?有了探究分数意义积累的“份”的活动经验,学生迅速从部分想到了整体,由1份想到了几份,从而准确地进行了判断,这就是抽象经验的价值所在。
  学习者开始是在实际经验中作为一名参与者,接着作为一名间接事物的观察者,观察到的是真实事物的替代者,最后,学习者观察到的是一个事件的抽象符号。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内培”的过程,而教师适时巧妙的引导,好比杠杆,让学生的抽象经验水平往更高层次发展。
  尊重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有效积累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搭建平台,巧妙引导,让学生经历积累经验的过程才能成就富有魅力的数学课堂,进而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积累小学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5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