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观照意象,伏延文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学实录】
  一、回顾导入
  师:送别,自古以来就是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如果把人生比作乐曲或者歌曲,送别就是其中一段不可缺少的旋律。想一想,你在小学的学习中,是否积累了关于送别的古诗呢?
  生:《送元二使安西》。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两首诗是我们四年级时学的。
  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可能你记错了,这首诗不是送别诗,是思乡诗、思亲诗。
  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赠汪伦》。
  师:好,接下来请同学来读读这几首诗,注意读诗要有节奏、有韵律。
  (生读毕《赠汪伦》)
  师:李白只是在说潭水深吗?
  生:表面说潭水深千尺,其实是在说和汪伦的情意深。
  (生读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诗中说的“滚滚流动着的涌向天边的长江水”其实就是什么呢?
  生:是对孟浩然的情意。
  师:是的,是李白对好友绵绵不绝的情意。你发现这两首诗在表达情意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了吗?
  生:都是用水来表达情意之深。
  师:如果你细读古诗,就会发现古诗中有很多这样的意象。至于什么叫意象,你可以暂时不理解,有这种感觉就很好。
  (生读毕《送元二使安西》)
  师:王维这首诗是送给谁的?
  生:元二使安西。(笑声)
  师:听起来,王维送的好像是个日本人。(笑声)他送的这个人叫“元二”。“使”是什么意思呢?
  生:去的意思。
  师:去哪里呢?
  生:去安西。
  师:所以这个题目应该怎么读呢?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很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古人的送别诗中,常常会提到“酒”,常常会以酒相送,不信你们再来看这一首。
  (出示《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生齐读)
  师:你在这首诗里找到酒了吗?酒藏在哪儿了呢?
  生:藏在玉壶中。
  (出示《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生个别朗读)
  师:谁知道这首诗王维是送给谁的呢?
  生:送给他的王孙。(笑声)
  师:他以为王孙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吗?
  生:我觉得是对一个朋友的称呼。
  师:“王孙”指的是青年男子,是个统称。在这首诗里,诗人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他是谁,我们只知道他的这位朋友是个青年男子。
  (评析:好的导入,一在“定调”,王老师说,“送别,自古以来就是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如果把人生比作乐曲或者歌曲,送别就是其中一段不可缺少的旋律”。这是为全课的内容和情感定调。二在“筑基”,无论是有节奏、有韵律地朗读送别诗,还是“水”“酒”这些典型的送别意象的激活,都为新课学习构筑了一块稳固的基石。三在“启智”,当学生发现两首送别诗都是用水来表达情意之深时,王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发学生产生新的阅读期待:“古诗中有很多这样的意象,至于什么叫意象,你可以暂时不理解,有这种感觉就很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好课需要这样的分寸感。)
  二、初讀感知
  师: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在小学阶段学过的或者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关于送别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这首诗歌介于古诗和现代诗之间。因此,它的语言既有古文的韵味,又有现代的色彩。请你们自己先来读一读。
  (出示《送别》,生自由练习朗读。师指名读,生读错了“觚”“浊”的读音,师引导其看图理解“觚”的字义)
  生:“觚”是酒杯的意思。
  师:谁知道“浊酒”的“浊”和哪个字是相对的呢?
  生:和“清”相对。
  师:是的。浊酒和清酒的区别在于它们制作时使用的食材不同。我还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今宵”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今天晚上、今天夜里”的意思。
  师:是所有的夜都叫“宵”吗?
  生:月圆之夜才叫“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比如元宵节就是月圆之夜。
  师: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知交半零落”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先来看“知交”,谁能从这两个字的字面上大致判断出是什么意思?
  生:“知交”和“知己”差不多,就是很好的朋友。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知”就是知己,“交”就是交流、交往。
  师:两个知己在一起交往、交流,彼此惺惺相惜,就好比我们学过的《伯牙绝弦》中的钟子期和俞伯牙,他们就可以称之为“知交”。至于什么叫“半零落”,我们先不讲,一会儿你自己来体会,因为诗歌的意思很多时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生:“别梦寒”是什么意思?
  师:那你知道“别”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离别、分别吧。
  师:是的。我想“梦”的意思不用讲,关于“寒”是什么意思,仍然留待你们等会儿再来体会。现在我们已经把这首诗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请你们再来读,思考:如果把这首诗歌分为两部分,你会怎么分呢?
  (生朗读)
  生:第一部分从开始到“夕阳山外山”,剩下的是另一部分。
  师:同意的请举手。看来大家都同意,谁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生: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字数和格式相同。   生:第一段讲的是离别之前,第二段讲的是离别之后。
  师:差不多,有点这个意思,但是还没说准。想一想:第一段中的长亭、古道、芳草、柳树,这些都是——
  生:这些都是环境描写,都在写作者看到的景物。
  师:(板书:环境)那第二部分呢?
  生:讲的是作者的心情,触景生情。
  师:(板书:景情)作者在环境描写里都写到了哪些景物呢?请你把它们标出来。(根据生汇报板书: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柳、笛声、夕阳、山)
  师:我们把这些景物集中地放到诗歌当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指名读)
  生:很美。
  生:有点凄凉。
  师:如果把他们两个说的意思合并在一起说,你会吗?
  生:凄美。
  生:忧愁。
  生:不舍。
  生:复杂。
  生:伤感。
  生:孤独。
  (师根据生的发言板书)
  (评析:同样是初读,同样是感知,这样的初读感知却只能属于诗歌,尤其属于古典诗歌。如果初读的是小说,整体感知通常指向人物印象;如果初读的是神话,整体感知通常指向故事梗概;如果初读的是散文,整体感知通常指向行文思路。而古典诗歌,正如王老师所问:“我们把这些景物集中地放到诗歌当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是的,指向情绪基调。这才是诗歌教学在初读环节要着力引导学生感知的内容。体裁不同,读法各异,好课需要这样的文体感。)
  三、品读意象
  师:同学们,到此时为止,没有人给你们讲这首诗歌是什么意思,也没有人一个字一个词地帮你们分析,可是你们却能感受到其中(与生合作,看着板书小结)有凄美,有伤感,有作者无尽的忧愁,有一个人的孤独,也有朋友之间离别的不舍,还有那么多不可言说的复杂情感……这是为什么呢?请你打开手中的资料,自己阅读4~5分钟来寻找答案。
  阅读资料一:
  什么是诗歌中的意象
  古人创作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往往不是直接抒发情感,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所写的景物就是“象”;寄托在景物之上的情感就是“意”。景物被赋予了情感,就被称作“意象”。诗人的聪明和文采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资料二:
  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
  长亭——送别之所。
  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有一定中国古代诗歌修养的人,只要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眼前便会自然地浮现出在长亭古道、衰柳斜阳的背景下古人设宴饯行的情景。
  古道——本义为古旧的道路,后用来强调时光流逝,世间沧桑。
  芳草——凄凄离情。
  绿遍天涯的萋萋芳草将人们的情思引向远方,碧草连天,寄托着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别亲友时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萋萋”与“凄凄”同音,因此“萋萋芳草”即为“凄凄离情”。
  折柳——送别之意。
  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再者柳树生命力顽强,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又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笛聲——怀念友情。
  民族乐器竹笛,吹尽了文人的心曲。笛声在不断的演绎中被赋予怀念友情、伤时感怀、关塞思乡等丰富的情感内涵。
  (生自学,同桌交流5分钟,师组织汇报)
  生:作者借景抒情。
  师:怎么借这些景物就能抒情呢?你能举例说吗?
  生:长亭在古时候是给信使提供餐饮和住宿的地方,后来人们都到这里来送朋友,久而之久就成了送别的地方。
  师:是的。古人每十里设一长亭,每五里设一短亭。因此李白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PPT出示: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生个别朗读)
  师:送了十里又送五里,送了五里再送十里,难舍难分。柳永也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PPT出示: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生个别朗读)
  师:我们发现,长亭不是简单的地点,它代表了分离,代表了送别。
  生:古道是指破旧的道路,用来表示时间流逝。
  师: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学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看来这也是写送别的,难舍难分,以至于比作断肠。
  生:绿遍天涯的萋萋芳草将人们的情思引向远方……因此“萋萋芳草”即为“凄凄离情”。
  师:这名同学是照着资料念的。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芳草”的理解就更好了。
  生:用“萋萋芳草”代表“凄凄离情”,一是因为同音,二是因为芳草处处都有,象征着思念和陪伴的感情一直在朋友身边,哪怕到了天边。
  师:你们读过《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吗?
  生:读过。
  师:我小的时候只读过前四句,题目就叫《草》。
  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如果只读这几句,你觉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指的是什么呢?
  生:草的生命力特别顽强。
  师:那么,如果再读后四句——
  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师:注意啊,这里又出现了“王孙”。还记得“王孙”指什么人吗?
  生:青年男子。
  师:加上这几句,你觉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是在讲草生命力旺盛吗?
  生:是讲友谊的生命力特别顽强。
  师:读到这里,我们似乎明白了,像长亭、古道、芳草这样的字眼,不是我们看到的表面上的意思,古人把自己的情感、情意寄托在这样的景物上,这些景物就有了一个新名字,叫“意象”。关于这个名词,你今天知道就可以了。这首诗中恐怕不止这三个意象。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看已有的意象你能否读好,未知的意象你能否发现。(指名读诗)
  师:刚才我们明白了长亭、古道、芳草的意思,谁还能接着往下讲?
  生:笛声能够勾起回忆,让人感到伤感。
  师:你能够在你读过的诗里找到依据吗?
  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这是王之涣的《凉州词》,没错,诗人正是借助笛声来表达离情。
  生:酒也是用来表达离情的。
  师:古人常常以酒相送,例如我们刚刚读过的诗里就有,你们还记得吗?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生:还有这一首诗歌里的“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師:那你猜猜,古人为什么常常以酒相送呢?
  生:“酒”和“久”同音,代表了他们的情意也会长长久久。
  生:喝完酒就会忘记一切烦恼,就会变得轻松愉快。(笑声)
  师:你喝过酒吗?
  生:没有。但是我家里人遇到烦恼的时候就会喝酒,可以说是借酒浇愁。
  师: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酒和离别的愁绪是分不开的。
  生:是的。
  生:人在喝酒之后常会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心声,常会和朋友一起回忆美好的往事。
  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假如两个人是知交、知己,喝多少好像都不嫌多。看来,诗人赋予“酒”太多的情感。
  生:“柳”代表柳树,“柳”和“留”是谐音,说明诗人想挽留他的朋友。
  师:是的,古人讲究折柳相送,借此表达挽留的意思。“柳”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柳树生命力顽强,代表朋友的友谊天长地久。
  师:所以《诗经》中有“雨雪霏霏、杨柳依依”这样的说法。除了这些,晚风、夕阳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象征了他们即将离别,夕阳是即将要下山的太阳。
  师:随着太阳的落山,意味着什么来临?
  生:意味着黑夜即将来临,预示着作者的心情低落、惆怅。
  (评析:以诗读诗,以诗解诗,这样的教学,才能获得诗的三昧。古典诗歌的语言,不是逻辑的语言,而是意象的语言。对此,王老师可谓深谙此道。第一步,学生阅读补充资料,初步认识诗歌意象,这是“扶”;第二步,学生聚焦课文的典型意象,进一步理解诗歌意象的内涵,这是“半扶半放”;第三步,学生扫描诗中的其他意象,巩固和强化对意象作用的认识,这是“放”。疏密有致,扶放有度,好课需要这样的节奏感。)
  四、体会意境
  师:所以你们发现了吗?这首诗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作者都不是随意写下的,而是有其用意的,都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就像你们刚才体会到的这些(指板书),那么,这首诗本身的文字里有表达这种感情吗?(读诗)
  生:“别梦寒”的“寒”。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诗人很怕和朋友分离,分离后梦到知己会很难过。
  师:我记得一开始我就告诉大家,诗歌的意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你越想讲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往往就越讲不明白。你就来说说这里面哪个字给你带来了凄美、孤独和苦闷的感觉呢?
  生:寒。
  生:还有“笛声残”的“残”。
  师:听起来是笛声残,其实是心里的孤单、伤感在蔓延。
  生:还有“尽余欢”的“余”。诗人所剩的快乐不多,几乎就随着这杯离别的酒干下去了。(掌声)
  师:你们真了不起!同学们(指板书),一开始我们以为这些词语是在描写环境,后来我们借助资料读懂了,作者还赋予它们离别的情意,此时,这个环境就又有了一个新名字——意境。(板书:意境)
  师: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呢?
  生:李叔同。
  生:弘一法师。
  师:真不简单。说起李叔同,可能大家有点陌生,但是我说一个人你们肯定知道,我们学过他的文章《白鹅》。
  生:丰子恺。
  师:是的。李叔同是丰子恺的老师(配乐出示图片、文字,师旁白),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做过老师、编辑,后来出家为僧,后人尊称他为“弘一法师”。你们看他的眼神平静祥和,传递出一种人情的温暖。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歌,要把它送给谁呢?据说,李叔同19岁的时候,只身一人从天津来到上海。上海有个城南文社,有一群文人在这里研究诗词歌赋,李叔同就这样结识了许幻园。许幻园对李叔同充满了欣赏,两个人经常对酒当歌,感慨相见恨晚。在当时,还有另外三个人与他们两个很要好,被称为“天涯五友”。其中,李叔同和许幻园关系最好。后来,许幻园就请李叔同搬到自己家里来,愿意时时刻刻相知相交。过了一段时间,由于社会的动荡,许幻园家道没落,不得已离开家乡。据说他走的那天,大雪纷飞,李叔同望着许幻园远去,站在雪地里很久很久,回到房间含着泪写下了这首诗歌。后来,李叔同还给这首诗歌配了曲,就有了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歌曲,歌的名字就叫《送别》。为什么李叔同能写出这样的送别诗呢?
  生:因为他经历了这些,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才能够写出来。   师:是的,他在借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这就叫“心境”。(板书:心境)假如没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怎么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呢?这首诗问世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这首歌在今天也广为流传。这说明什么呢?
  生:好的作品、好的文字、好的音乐都会永远留存下来的。(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评析:由意象到意境,再由意境到心境。不同的意象,统一于相同的意境。显于诗歌外在的意境,折射的却是作者内在的心境。如孟子所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我们发现,王老师的课堂,一如登山,带领学生拾级而上,不断攀升,最终抵达诗的巅峰。步步深入,环环递进,好课需要这样的层次感。)
  五、类比拓展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近李叔同,走进了他的《送别》,那么,现代人有没有送别呢?
  (出示汪国真的《送别》:送你的时候/正是深秋/我的心像那秋叶/无奈飘洒一地/只把寂寞挂在枝头/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不能够/因为人世间/难得的是友情/宝贵的是自由)
  (生自由读)
  师:在汪国真的这首诗中,有提到“长亭、古道、芳草”吗?他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呢?
  生:他是直接抒情,例如“我的心像那秋叶,无奈飘洒一地”,直接告诉人们他对于分离的无奈。
  生:还有“只把寂寞挂在枝头”,“寂寞”也是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词语。
  生:“多少次想挽留你,終不能够”中的“挽留”也是。
  师:看来,现代人在表达离别感受的时候不像古人那样含蓄,比较直接。
  生:也不像古人那样沉重。
  师:同样是离别,为什么现代人不像古人那样心情伤感、沉重?
  生:现在有飞机,想见面的话直接飞过去就行了。
  生:现代人都有手机,打个电话就可以听见对方的声音。
  生:还可以关注朋友圈里朋友发的动态。
  生:也可以视频聊天,就和见面是一样的。
  师:是的,现代人今天嘴里道着“再见”,明天就可能真的再见了,而古人分离时拱手说着“后会有期”,却可能常常是后会无期……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我们相识、相知、相伴、相守,恐怕也要相分离。生命可以逝去,时光可以逝去,唯有文字可以永恒。李叔同的文字在近一百年后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仍然被人们用来表达离情,我们现代人也不妨在繁忙的生活中,在停不下脚步的时候,拿起笔,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离开小学,面对人生中第一次与同学、老师的离别。那就用文字记录你们的心境吧,让友情继续,让美好继续……
  (评析:拓展汪国真的《送别》,出乎意料之外,入乎情理之中。出乎意料,是因为从课始的回顾铺垫,到课中的品读体悟,学生一直沉浸在一种古典情感中。这份古典情感是圆融的、完整的。因此,教学至此完全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入乎情理,是因为好的语文课不会漠视学生的存在。哪个学生没有经历体验过属于他自己的离别情呢?拓展汪国真的《送别》,与其说是为了深化理解“送别”类的诗歌,毋宁说是在诗歌与人生之间做最后一次心灵摆渡。贴近生活,融入当下,好课需要这样的时代感。)
  【教学总评】
  王老师执教的《送别》,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坚持学为中心、顺学而导,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诗歌教学的角度看,坚持以诗学诗、缘情悟诗,自觉彰显了文体意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坚持儿童视野、文化传承,建立了诗歌与诗歌、诗歌与诗人、诗歌与学生的内在关联,着眼于儿童诗意人生的涵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观照意象,让诗歌的审美意义澄明
  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有着与其他体裁迥然不同的特征。《沧浪诗话》指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那么,诗之材是什么呢?是“意象”。诗之趣又是什么呢?是“情感”。古典诗歌的教学,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意象”的观照,正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手抓“情感”的体悟,正所谓“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对此,王老师的做法是这样的。
  1.在回顾读诗经验中渗透“意象”。课的起始环节是回顾学生在小学阶段读过的送别诗,这是从题材的角度切入。但是,切入之后聚焦什么呢?王老师的做法,意图鲜明、胸有成竹。我们看,回顾《赠汪伦》,引导学生观照“潭水”这一意象;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观照“长江水”这一意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在意象选择和运用上的共同特点。最终,让学生的感觉驻留在“意象”上。
  2.通过提供认知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意象”。在学生直觉感受到《送别》的情绪氛围时,王老师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了理解诗歌“意象”的认知支架:“古人创作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聪明和文采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果说,之前学生对“意象”的理解尚停留于感性具象的认识,那么,此时学生通过这一支架的学习,对“意象”的把握已经上升到理性抽象的境界。这是学习上的一次跃升。
  3.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感悟“意象”。如果对“意象”的学习止于抽象认识的话,那么,第一,这样的认识是不完整的,第二,这样的学习是非诗性的。所谓“不完整”,指的是只有超越理性抽象思维,上升到理性具象思维,才算真正实现了对意象的全面认识;所谓“非诗性”,指的是对于意象的理解,不能止于概念和逻辑,而是要上升到诗性思维、诗性智慧,在直觉静观中了悟意象的内涵。王老师的教学,达成了“完整”和“诗性”。
  二、伏延文脉,为儿童的诗意人生奠基
  之所以将《送别》的教学放在六年级,置于小学即将毕业这一生活语境下,我想,王老师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学习中国诗词,最终乃是要成就自己的诗意人生。一代又一代中国诗人,正是以他们的诗意抒写确证着各自的诗意人生;一首又一首中国诗词,也正是以它们的精妙意象和博大意境,传承着生命和宇宙无尽的诗意。   所有的诗歌,最终要回到学生身上;所有的诗意,最终要滋养学生的生命。从过去到今天,从古典到现代,读诗学诗,终极目标只有一个——为了当下的我们看见并活出人生的诗意。
  1.从古典送别诗,到近代送别诗,再到现代送别诗,这是一种文脉的伏延。王老师的教学,只有一节课,只有一首诗。但是,我们从课的设计来看:一节课,穿起小学六年所学;一首诗,贯通中国千年文脉。
  《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赠汪伦》《芙蓉楼送辛渐》《山中送别》,这是一组古典送别诗,送别人物不同,送别地点不同,送别场景不同,送别心绪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相通的——重情重义;课的主体内容是近代文化巨擘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暮柳、残笛、夕阳、远山、浊酒……不同意象的反复叠加,只为抒发一种人生的信念——重情重义;课上拓展的是现代诗人汪国真的《送别》,虽然融入了现代人的“自由”意识,但身影之帆、目光之河依然抒写着永恒的价值守望——重情重义。
  重情重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重情重義,是我们这个民族代代相传的文脉。所有的送别诗,都是对这一文脉的确证和传承。
  2.从古人的送别情,到作者的送别情,再到儿童的送别情,这是一种文化的唤醒。如果说,意象的解读,还只是一种读诗的技术手段,属于形而下的“器”,那么,情感的体悟,就是一种读诗的价值导向,属于形而上的“道”。王老师执教的《送别》,道器不二、人诗合一,殊为难得。
  我们听这节课的起始:“送别,自古以来就是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如果把人生比作乐曲或者歌曲,送别就是其中一段不可缺少的旋律。”“送别是人生的一段旋律”,这是一种诗意人生的唤醒。
  我们听这节课的中间:“他在借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这就叫‘心境’。假如没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怎么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呢?”“没有心境就没有诗意”,这是一种诗意人生的濡染。
  我们听这节课的结束:“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离开小学,面对人生中第一次与同学、老师的离别。那就用文字记录你们的心境吧,让友情继续,让美好继续……”“用文字记录离别的心境”,这是一种诗意人生的奠基。
  说到底,学以为己。但这个“己”,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己”,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己”。学生在送别诗的文化语境中,照见了一个重情重义的自己,并将通过自己的文字,抒写并确证一个重情重义的自己。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100010
  杭州师范大学   311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5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