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DIY走进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DIY”原意为“DO IT YOURSELF”,是指不依赖或聘用专业的工匠,利用适当工具与材料自己来进行居家住宅的修缮工作。DIY的概念最初只涉及家居领域,渐渐地被扩展到所有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物上。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开展DIY活动,既练手又练脑,对人的智力、创造力的开发有着积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提高学习能力。”基于新课程标准,我校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DIY引入课堂,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完成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把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让学生设计制作家乡的特色印记,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艺术装饰品,能美化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设计制作英雄人物的泥塑,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等。
  DIY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熟悉各种材料特性,掌握制作工艺,增强材料和工具的运用能力,能使学生得到一种直观的审美愉悦。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把艺术感知同工艺制作手段、制作材料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玩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把普通材料变为一件艺术品的乐趣和喜悦。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趣味,激发学生对学习和艺术的兴趣,十分有益。
  比如,为了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课程:小麦的种植与收获、寻找春天、我和落叶交朋友、家乡的春节等。这些活动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了综合性学习的体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DIY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耐心细致、和谐有序的习惯。集体合作的手工活动还能让学生团结友爱、遵守纪律,增强合作意识。
  比如,学习课文《落花生》时,笔者在校园里找到了一处没有绿化的花圃,于是策划了一个活动:种花生。笔者没有给学生讲解如何种花生,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策划,并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列出来,再想出解决的办法。然后,学生分小组开始行动:查阅资料、互相商讨、请教有经验的人,最后他们自己动手把花生种了下去。接着,是静静等待花生发芽、开花、结果。每隔一段时间,笔者就带领学生去观察花生的生长情况,并提醒他们适时浇水,写好观察日记。到收获的时候,我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一次收获过程,切实感受了一把丰收的喜悦。为此,我们还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收花生的作文,孩子们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过程。学生在经历过这些DIY活动之后,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可谓“游刃有余”了。
  不管是种小麦、花生,还是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生活中处处留下了学生的身影,留下了学生的足迹,留下了学生的欢声笑语……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着,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收获着,这一切都源于讓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源于让DIY融入课堂教学。
  (责 编 帕 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7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