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理论视角下儿童语言表达的教学启示与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域”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的语境概念,包含三个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域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发生改变,都会引起交流意义的改变,从而造成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的语言效果。“语域”理论为儿童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三个教学视角:挖掘“语场”要素,为儿童语言表达创设充裕的“语场”环境;把握“语旨”维度,为儿童语言表达开发精准的“语旨”路径;梳理“语式”类别,为儿童语言表达提供适宜的“语式”方式。
【关键词】语域;语场;语旨;语式;儿童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3-0026-05
一、“语域”理论概述
“语域”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的概念。语域就是语境,即语言环境。最早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是波兰的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认为:“话语和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必不可少。”1950年,英国语言学家弗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他提出:语言除了指“语言环境”,即上下文的关系外,还包括“情景语境”,即语言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继承了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斯的语境理论,对语境因素的种类及其在语言系统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语域”(register)这一概念。他发现人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有三种: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是指实际发生的事情,即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参加的整个活动;语旨是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参与者的语言目的或意图;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如说还是写,是即兴发挥还是有所准备,另外还包括修辞方式。语域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发生改变,都会引起交流意义的改变,从而造成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的语言效果。
二、“语域”理论对儿童语言表达的教学启示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就像植物生长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体现语境思想或语境意识的论述在我国早已有之,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说道:“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这是在提醒,说话要注意时机和场合。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章句》里说:“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作者根据字、句、章、篇的相互关系指出了上下文语境对语言的表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的这些经典论著,都没有出现语境这个概念,也没有语境的理论和专门讨论。
在我国的现代汉语研究中较早系统研究语境概念的是陈望道。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将语境划分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何如;王德春认为“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何兆熊把语境分为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两类;王建华立足于语境同语言的关系,把语境分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类。[1]凡此种种,都是从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上进行研究。
韩礼德“语域”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從语境的本体性上进行了研究,并对语境的社会性特征进行了探索。他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就是对语言功能的掌握,学习语言就是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语域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也是揭示了语言表达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与话语方式。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提供了较为具体的教学视角,且至少有以下三个启示:
第一,从语场层面看,为儿童语言表达的教学提供了话题视角和活动方式,让教学情境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而不仅仅是笼统的语言环境。表达话题以及表达活动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儿童语言表达的效果。
第二,从语旨层面看,为儿童语言表达的教学指出了不同的维度,儿童语言表达因表达对象间关系的不同而产生意义的差异,语言表达的意图不同同样带来表达意义的差异。
第三,从语式层面看,为儿童语言表达的教学理清了语式图谱,儿童语言表达的方式(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不同,语言表达的意义就会不同;语言表达形式(修辞表达、非修辞表达)的不同,语言表达的意义就会不同。
三、基于“语域”理论的儿童语言表达教学策略
(一)挖掘“语场”要素,为儿童语言表达创设足量的“语场”环境
韩礼德语域理论认为,语场即语言发生的环境,它有丰富的组成要素,话题和活动是两个主要因素,活动方式对语言表达效果具有一定的显性意义,而话题对语言表达效果的显性意义较为隐蔽且大多不被教师关注。因此,组织儿童语言表达的教学,就要在话题和活动的开发,尤其是话题的设计上立体思考,为儿童语言表达创设充裕的“语场”环境。
1.从话题入手,兼顾选择式话题和接受式话题。随意性的语言表达对儿童语言能力的提升作用是较为有限的,要在一定时空内快速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就要有目的地为儿童设计适宜的表达话题,话题内容应该是儿童感兴趣的、熟悉的、能引起儿童表达欲望的。从这一层面出发,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儿童巧妙选取话题内容。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上《钱学森》时,就要了解儿童对文本内容的兴奋点。一般来说,儿童对军事的敏感度总是较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要很好地理解这句话,不妨从“五个师”入手,以“五个师是多少人”为话题引发儿童的语言表达,这样的表达就会因为儿童对话题的乐于接受而产生效果。“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这句话中“很穷”的背景是儿童没有经历过且很难产生兴趣的话题,就不适宜以此来设计话题。当然,要想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较好的做法是让儿童自主设计和选择话题,从他们的发现、困惑、兴趣等出发。这样,语言表达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2.从活动入手,兼顾游戏式表达和非游戏式表达。活动是儿童语言表达的组织形式,教师应充分彰显其特点和优势。活动意味着儿童可以有更自由的学习时空和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可以丰富学习的生趣和意义。
活动有游戏式和非游戏式之分,一般而言,游戏式活动往往更受儿童喜爱,更易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更能提升儿童语言表达的欲望和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地组织游戏式的表达活动。可以通过演一演的方式寓教于乐,如学习苏教版五下《将相和》、苏教版四下《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一类的课文时,就可以在角色游戏中锻炼儿童的语言表达,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力。当然,语场活动的创设也要从实际出发,非游戏式表达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教学苏教版四下《特殊的葬礼》,同样是创设总统演讲的表达活动,就不宜使用游戏式。
(二)把握“语旨”维度,为儿童语言表达开发精准的“语旨”路径
韩礼德认为,语境是为语言表达服务的,每一种语境总是代表着语言主体的表达意图,这种表达意图集中表现为语旨。语旨方式的不同既体现了表达主体间的身份关系(如亲人、同学、师生等)的不同,也体现了语言主体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输入型表达、输出型表达),由此带来了语言表达效果的不同。所以,基于儿童语言表达的教学就要把握好“语旨”维度,为儿童语言表达开发精准的“语旨”路径。
1.以关系切入,同伴间表达和师生间表达并举。课堂表达,无外乎儿童同伴间表达和师生间表达,两种表达对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影响各有差异。因为语言优势的落差,师生间表达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儿童语言表达的质的飞跃,儿童语言表达水平提升效果显著,一种则因为这种落差距离儿童现有语言水平较大,致使儿童的语言表达受到压制。同伴间表达,儿童的语言水平基本处于同一个起跑线,无所谓水平落差,这种同伴间的语言表达很少产生语言表达的负影响。当然,其积极影响也较微弱,但这种交流方式更为儿童所喜欢,因为这是无落差无压力的语言交流,对儿童表达主动性的唤醒是十分必要的。理想的儿童语言表达要在语旨的关系层面上平衡,才会形成良好的语旨情境。
2.以目的切入,输入型表达和输出型表达并举。儿童语言表达的意图决定了语旨方式的不同,每一个儿童的语言表达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倾向。任何表达都存在着输入型表达和输出型表达,基于文本理解的语言表达也称输入型表达,属内化式表达;基于文本理解之外的表达也称输出型表达,属外化式表达。两种表达方式的难易度存在差异,直接影响儿童语言水平的高低。理想的语旨建构需要同等关注这两种表达方式,根据教学内容,为儿童开发精准的语言表达方式。
一般的做法是,在完成文本意义的初步感知后设计输入型表达,为儿童深入理解文本做好铺垫,这就是所谓的“披文以入情”的过程,这时候的表达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般不宜提出过高的表达要求;熟读课文后,儿童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意义发现,这时就要顺势而教,为学生开掘语言表达的出口,并适当提供语言表达的语汇材料以及适宜的语言支架,这就是输出式表达,也就是所谓的“情动而辞发”的过程。唯有将两种表达融合进行,儿童的语言表达才会得到质的提升。
(三)梳理“语式”类别,为儿童语言表达提供适宜的“语式”方式
语式体现了韩礼德“语域”理论的表达形式,表达形式是语言表达的外在密码。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应,也就代表了不同水平的语言表达。韩礼德的“语式”重点在于修辞表达和非修辞表达,强调了修辞表達和非修辞表达的不同价值。同时,对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也进行了使用范围的比较。任何一种表达方式的改变,都会产生不同意义的语境,也就会导致不同水平的语言表达。
1.按方式展开,合理选择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常规意义上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一直存在于语文学习的日常生活中,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约定俗成的概念,韩礼德则从这司空见惯的表达方式中发现了“语式”语境。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确实存在着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同样一个意思,口头表达总会随意些、浅显些、简短些,而书面表达则更加规范严谨,有时也许更要讲究一定的文采。当然,作为学习和生活中的两种表达方式,各有各的使用范围,也各有各的表达优势,这要根据一定的表达需要而定。
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语境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审时度势,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让儿童交替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既要有想象说话的练习,也要有书面写话的实践,这样,才会构建起扎实有效的语式情境,才会有儿童语言表达力的全面提升。
2.按形式展开,合理选择修辞表达和非修辞表达。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修辞通常要求准确、易懂、流畅、生动,充分利用交际情景传情达意。在中国古代,先秦就已经有了关于修辞的零星言论。例如庄子很重视寓言的效果,惠施十分重视比喻的手法,《诗经》也有基本的修辞手法:赋、比、兴。
韩礼德之所以把非修辞表达放在与修辞表达同等的位置,恰恰体现了其“语式”语境的独特之处,因为,无论是现实生活表达还是文学作品的表达,不可能都是修辞表达,修辞表达和非修辞表达也是红花绿叶的关系而已。修辞和非修辞产生的语境自然有色彩的不同,同样,不同色彩的语境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教学中,教师既要抓住文本的修辞语言,带领学生细细品味、反复揣摩、广泛运用,不断提高修辞表达的能力;也要关注文本中质朴的白描文字,练就儿童全面驾驭语言的能力。把握了语言表达,也就很好地把握了“语式”语境。
综上,语境的定义很广,不同学派、不同学科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不相同。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选择是顺应不同语境因素的结果,这些语境因素涉及了交际主体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语言语境。儿童语言表达的过程既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也是顺应语境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好儿童语言表达和语境的耦合之舵,不仅从语境的本体性概念——“语域”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去寻求平衡,还要从社会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方面去开拓视野,让语境在语言中获得意义,让语言在语境中灵动地运用。
【参考文献】
[1]成利军.语境研究综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16(3):78-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9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