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标准推出之后,小学阶段逐渐重视语文阅读教学,而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阅读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小学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对其加强研究,提出更多科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掌握更多阅读知识点,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探索的重要教学课题。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纲和小学生个性特点,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现在教育领域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制定的目标是,提升小学生整体综合能力。而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课堂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培训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阅读学习的主要群体,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独立阅读的能力,并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阅读中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革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全面考虑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以及情感态度,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重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可以运用启发式以及讨论是教学方法,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教师要着重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外相互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项教学资源,一起开展综合性的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的阅读平台更加宽阔,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实践的机会。
2.重视培养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对语言的积累以及情感的感悟提起重视,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这基础上还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3.重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坚持培养学生的主观阅读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加强交流,将学生作为阅读课堂学习的群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同时还要极其重视每个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
二、阅读教学联系日常生活
语文是实际生活的体现,且小学语文教材中涵盖了很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课文,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以及阅读技巧。教师以生活为出发点,将阅读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让小学生有内在的动力学习。
教师要认识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单指课本上的阅读教学,在小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知识要领基础上,阅读教学时还可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开展更多实践教学活动,尤其是听、说活动。这样能让学生锻炼语文教材中涵盖的知识点以及技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有动力获取更多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苏教版课文《姥姥的剪纸》这篇文章时,教师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中好词好句以及写作手法,领悟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阅读中还能体会文章中作者表达姥姥心灵手巧,留恋童年的美好生活以及眷恋亲人的感情等。然后联系整篇文章,另外掌握作者小时候耍赖、调皮的性格特点时,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理解起来更为简单。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对日常生活留心观察,这样能积累更多的写作材料。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其个性特点是好奇心比较强。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在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层面开展教学活动,借助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文章内容,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多著名的文章都拍成了电视剧,所以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船长》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哈威尔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船与玛丽号大轮船发生猛烈撞击沉没时表现出的镇定,其指挥乘客与传言自救脱险,体现了船长优秀品质,这个文章歌颂船长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精神。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全面了解文章主要内容,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今教育领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學的要求逐渐提高,语文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开始逐渐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阅读教学中让小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同时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晓希.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95.
[2]郭明果.浅析如何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6(25):169-170.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