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主要是通过朗读来进行阅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储备还不是很丰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有限,语文教师可以加大对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加深印象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的文字,升华为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小学语文课文表达都很直白,感情色彩比较充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领悟文章的词句,领会文章的主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提出了几个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朗读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朗读材料比较单一,教师往往只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课本上的材料是有限的,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教师没有把课本和课外阅读材料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2.朗读教学不够深入
在三年级朗读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朗读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朗读完课文,还是不能准确把握文章思想感情,学生很难从字里行间挖掘到文章的有效信息,朗读课文只是为了敷衍教师。
3.朗读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
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是按角色朗读课文,没有从朗读技巧、语调高低等方面来指导学生朗读。单调的教学方式,没有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推进小学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把握全文,奠定朗读基调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词汇和阅读技巧,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时,要注重培養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要想准确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必须引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朗读,带领学生进行“精读”,针对重点词句、段落进行重点阅读,着重分析词句、文章结构、情感脉络。教师在帮助学生把握朗读基调以后,学生就可以理清作者的情感线,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例如我在讲解课文《花的学校》时,先结合课本给学生介绍了这篇课文的主题,泰戈尔用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引导孩子们用饱满的热情来进行朗读。课文主要是以孩子的口吻向妈妈讲述自己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首先帮助学生把握住了朗读的基调——孩子的口吻,儿童心里的自然和学校。我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时,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象为课文中的“花”,用童真、欢快的语调来进行阅读,针对重点句子“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我引导孩子们针对拟人化的动作“跑”“跳舞”“冲”,体会“花”的活泼和可爱,让学生体会作者拟人的写作手法,把花当做孩子来写,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美,让学生完全融入课文中。
2.采用丰富多彩的朗读教学方法
我在朗读教学中,经常会采取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手段,例如组织学生听朗读录音,播放新年诗歌朗诵会的视频,从视觉和听觉上,激发学生对朗读教学的兴趣。组织学生听优秀朗读示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一些朗读技巧,掌握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转换、情感的抒发等技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在朗读学习中,还可以深入学习语文知识,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灵活设计朗读教学方案
朗读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朗读素材的变化,朗读技巧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在开展朗读教学时,在备课时会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的朗读设计。在进行重点词句和段落的学习时候,我会有意识地进行重读,帮助学生尽快读懂课文。
例如我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精读”,带领学生对教学重点词句、段落进行精读,帮助学生准确抓住文本的命脉,进行文本的深度朗读。帮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切入点“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朗读时要围绕“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这一问题展开研读,学生在品读红头与青头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中感受到它们之间的情谊,同时又学习了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刻画内心的写作方法,一举多得。
三、结束语
在进行三年级朗读教学时,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把朗读教学和日常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传授学生朗读的技巧,帮助学生把握朗读的基调,运用丰富多彩的朗读教学法来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提升三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丽.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考试周刊,2015(72).
[2]吕珠源.追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10).
编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7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