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文凭组织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特点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国际文凭组织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行为以及跨学科、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合,为学生就业创业或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鉴国际文凭组织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经验,我国应加快中职教育的国际化、推进职业教育的终身化、注重课程改革的适应化、促进教育与产业融合化、实现质量评价的体系化。
  关键词:国际文凭组织;职业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6-0087-05
  
  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IBO)创立于1968年,是经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注册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世界公民[1]。IBO成立以来,先后开发了大学预科项目(Diploma Programme,DP)、中学项目(Middle Years Programme,MYP)和小学项目(Primary Years Programme,PYP)课程,分别面向16~19岁、11~16岁、3~12岁学生实施,已推广到128个国家。2012年始,IBO针对16~19岁学生开发并实施了职业教育项目(Career-related Programme,CP)课程,试行4年后,在60多个国家或地区推广[2],受到广泛赞誉。在我国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分析IBO的CP课程特点,可为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带来启示。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一)课程理念
  IBO 致力于培养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年轻人,教育学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CP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工作技能、批判与伦理思想、自我指导、合作精神、坚韧性和坚定性、信心与信用、关爱与反思和探究精神[3]。CP课程专门为对职业教育感兴趣的学生研发,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生活和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工作態度和思维习惯,又要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有意义的成就提高自尊,实现全面发展。CP课程鼓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职业方向,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拓展国际化视野。CP课程作为国际教育的一部分,允许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文凭学校依据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决定CP课程内容,有效满足本国或本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CP课程的出现,体现了IBO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意味着IB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4]。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行为
  IBO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视为CP课程的主要目标和关键要素。CP课程鼓励学生养成创新思维和创业行为,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使学生能够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能够基于外部条件生产出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CP课程善于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已有经验,突破传统习惯限制,逐步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CP课程之前,设定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形成探究的欲望。在实施CP课程之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能够对事物实施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积极审视挑战、应对挑战。
  2.培养学生跨学科、跨文化意识
  IB课程体系为满足“国际流动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而设立,其本源有明显的国际化特点。CP课程要求学生能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思考问题、审视自己的学习,形成跨学科意识,确保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实现创新与创造、就业或创业。CP课程既强调培养学生形成独立工作的能力,也高度重视学生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养成,鼓励学生成为负责任的社区活跃成员。CP课程重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在各种情况下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观点,实现与他人的顺畅沟通。在沟通时,能够充分考虑和尊重各方面的观点,加深对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3.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结合
  CP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格外强调技术技能的培养。IBO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类学校毕业生的文化素养积累及技术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机构应该让学生掌握未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类知识和技能,为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CP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相互兼容,学生通过学习CP课程,毕业后既可以就业创业,也可以继续深造。CP课程将专业科目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养成与学生兴趣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了多条路径。同时,IBO与认可的DP课程认证机构、企业及高等学府合作,为CP课程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技术技能获得“情境”,能够让学生将所学技术技能直接应用到工作场所之中。
  二、课程结构及内容
  (一)课程结构
  IBO 将课程结构视为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相互配合和联系的方式,包括课程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类型及配置等[5]。为完成自身使命,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IBO 将CP课程设置为DP选修课程、CP核心课程和技术技能课程三个组成部分。学生学习CP课程,首先要至少选择2门与职业取向相关的DP课程,为学习CP课程奠定基础。而后再学习CP核心课程,奠定专业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最后是技术技能课程,学生通过系统学习,逐步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并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在技术技能课程的学习过程中,CP课程实施机构或其合作机构要向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实际的职业场景,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生产实践。
  (二)课程内容
  1.DP选修课程   DP课程由认识论、拓展创新和行动服务三类课程组成。认识论类课程主要探究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反思所学和反思经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展创新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学生探索、研究、写作和创新能力;行动服务类课程为体验式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DP课程含有语言和文学研究、语言习得、个人和社会、科学、数学、艺术等六个学科群,学科群内设有不同门数的课程,并分为高水平、标准水平两个标准,授课时数分别为240和150学时[6]。CP课程学生仅需要从DP课程两个学科群中各选择一门课程,即可构建起自己特定的课程体系。课程级别选择由学生依据自身职业取向决定。
  2.CP核心课程
  CP核心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强调从实践中学习,旨在创建一座连接学生选修DP课程和技术技能课程的桥梁,整合相关知识。学生学习核心课程,能够提升自身素质,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核心课程包括学习方法、服务学习、反思项目和语言发展四个部分。学习方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重点培养学生工作场所的学习能力,促进技术技能发展,以此让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及职业环境;服务学习是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与应用,以满足社区需求为目的,需要学生经常参加与专业活动相关的社会服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交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思项目要求学生自己确定一个伦理问题,对其进行分析、批判、讨论和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养成高层次研究和写作能力、扩展性沟通技巧、智力发散和创造能力;语言发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所必须的社交技能和多元文化意识,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应用多种语言,能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洞察世界。
  3.技术技能课程
  技术技能课程集中体现了CP课程的职业教育特点,由提供CP课程的IB学校与IBO合作机构联合实施,也可由IBO授权的合作机构单独实施,确保学生拥有充足的实习实训机会或合适的工作岗位,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有意义的环境中掌握相应专业技术,积累相应技能。学生完成技术技能课程学习后,通过相关考试可获得相应的课程证书及所在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CP课程提供的技术技能课程均得到了当地权威部门或者政府的认证,或被高等学府认可为入门级课程,或得到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认可。技术技能课程按模块设计和实施,每个模块均能满足学生学习一项完整技能的需要。IBO高度重视CP课程技术技能内容的先进性,注重与世界各国先进技术组织或技术项目的联系。例如,“项目引路”项目是美国规模最大的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其优质的课程、注重实践的教师培训、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影响[7]。IBO与该项目合作实施CP课程,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工程、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得到了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和高等学府的高度认同。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CP课程采取IB学校与IBO授权的社会机构合作实施的办法,不同专业拥有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多年来,IBO一直坚持全球范围内寻求高质量合作伙伴,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CP课程学习的平台,为学生就业创业或继续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8]。例如,IBO合作伙伴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是全球注册会计师服务专业机构,提供注册会计师资质评审和专业教育服务。IB学校与ICAEW合作实施CP课程,为16~19岁学生学习相关专业提供了结构化途径,能够帮助学生从ICAEW提供的金融、会计和商业专业中选择CP课程,包括两门DP选修课程、核心课程等六个专业课程模块。学生完成CP课程学习后,可顺利进入金融、会计和商业等领域就业,或进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相关专业。
  (二)课程评价
  CP课程评价具有严格的标准,实行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学生结束课程学习后,参加由IB学校组织的笔试,由学校外部IB课程考官评分。课程分数设置为1~7分,1分为最低分数,7分为最高分数。核心课程中的反思项目由学校负责评价,而后再由学校外部IB课程考官评价。评价结果设定为从A到E五个级别,A为最高级,E为最低级。核心课程中的学习方法、服务学习和语言发展等课程,由IB学校向外部IB课程考官提出考试申请,经审核确认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评价,外部考官为评价主体。所有IB学校都必须接受IBO分支机构的定期或不定期审查,持续保障课程实施质量。任何希望提供IB课程的学校或团体必须首先获得IBO的授权,保证学校或团体能够做好实施CP课程的充分准备。
  IBO认识到,21世纪用人单位对CP课程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P课程必须保障学生能够学到所需技术技能,进而实现顺利就业创业。对于那些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CP课程以其深厚的知识功底和娴熟的技能基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等学府认可。CP课程鼓励学生在全球范围内审视课程学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觉意识,确保学生能够实施跨文化交流。CP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伦理教育,包括原则、态度和行为准则等,确保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怀。学生通过研究和写作能力的锻炼,为进入高等学府学习做好了准备、积累了经验。通过外部考试和审核机制,保证了学生学习评价效果的真实性。
  四、特点及启示
  (一)特点
  1.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也决定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IBO总干事西瓦·库马里(Siva Kumari)博士指出,IBO 的教育愿景建立在创造更美好的世界之上,力求培养具备国际情怀、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9]。IBO在世界各地發展IB学校,推广CP课程,旨在鼓励学生能够从全球化视角审视自己的知识,实践自身技术技能,成为具有国际化思维和文化敏感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提供宽广的职业发展道路。IB-CP协调员罗伯特·格兹达(Robert M Gazda)认为,CP课程能让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两年内变得更加自信、更具安全感[10],能够实现就业创业或进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   2.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终身学习是当代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IBO遵循的课程开发理念。IBO认为,人的生命始末是持续学习的过程,各阶段活动也是探索性学习。CP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条件,让学习融入人的个体生活之中,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了解、掌握、探索、思考事物,进而养成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在CP核心课程内容中,通过开设学习方法、服务学习、反思项目等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3.持续优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CP项目是IBO专门开发的职业教育项目,但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学术性”。CP课程规定了学生必须选修的DP课程科目,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反思项目,呈现出浓厚的学术色彩,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为重要的是,CP课程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状况选择职业方向,依据个人兴趣选修DP课程,将职业发展置于自身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掌握和兴趣之上。实施CP課程的IB学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学科或专业优势,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例如,CP课程试点学校美国宾厄姆顿(Binghamton)高中利用所在城市产业优势,为学生选修商科或走上商业相关工作岗位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案,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养成[11]。
  4.实施产教融合的教育方法
  CP课程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持续深化相关知识的理解,锻炼相应的技术技能。IBO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求具有职业资格认证能力和职业教育能力的高质量企业、行业、机构及高等学府合作,共同实施CP课程,为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职业方向提供多次机会,为就业创业或进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做好准备。通过与相关机构合作,CP课程也逐步得到世界各国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知名企业和高等学府的认可,使学生能够掌握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或高等学府深造的选择权。IBO合作机构具有围绕CP课程制定职业教育实施方式方法的权利,确保学习效果能够与学生选择的职业目标达成一致。
  5.建立内外结合的评价体系
  CP课程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目标为本的评价模式、严谨细致的评价标准和主体明确的评价过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CP课程内部评价由IB学校自行组织,采用档案袋评价法记录了学生对所修科目掌握情况,由任课教师评价并上报IBO,再由IBO指定的评审员和调节人进行评审与复核,体现了教育质量的生成过程。外部评价由IBO统一组织,北、南半球国家分别在五月份和十一月份实施,由IBO命题和阅卷。每门课程的满分为7分,学生获得24分可获得国际文凭,获得38分以上可申请进入世界名牌大学。
  (二)启示
  1.加快中职教育的国际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逐步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我国职业教育逐步显现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管齐下”国际化路线,基于国情的自主培养与双向互动的国际化体系初步建立,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宗旨的国际化目标日益明确[12]。借鉴IBO开发的CP课程经验,应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制定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加快推进课程改革进程。
  2.推进职业教育的终身化
  2018年初,国务院提出《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强调保障人人享有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借鉴CP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能够在就业后不断更新知识,强化技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促进劳动者通过持续接受职业教育,使自己逐步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现代工匠”,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
  3.注重课程改革的适应化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的持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升学为导向的“双向裂变”状况。前者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后者强调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陷入尴尬困境。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开办了高考升学班、对口升学班等,使职业教育变成应试教育。借鉴CP课程经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也应坚持育人为本理念,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要求,加强普通高中课程与技术技能课程的融合。引导中等职业学校立足所在区域的产业优势,与企业、科学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等联合,举办或参与举办特色职业学校,满足学生就业、升学、创新创业等多重要求。
  4.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化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产教融合尚需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质量、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借鉴CP课程实施经验,国家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规制,妥善解决行业企业资本趋利性与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提升校企合作育人、协同育人力度,不断创新中等职业教育组织形态,促进中职教育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发展。
  5.实现质量评价的体系化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社会主体参与明显不够。借鉴CP课程评价经验,中等职业学校要在完善校内评价的同时,扎实推进外部评价。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等共同制定质量标准,共同实施评价,与此同时,积极推动社会教育质量评价机构的发展,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质量水平,增强社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参考文献:
  [1]IBO.Making the PYP Happen:A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 International Primary Education[M].Cardiff: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2010.
  [2]IBO.What is CP [EB/OL].[2018-06-07].http://www.ibo.org/programmes/career-related-programme/What-is-cp/.
  [3]IB.CP Collaborations[EB/OL].[2018-06-07].http://www.ibo.org/programmes/career-related-programme/what-is-cp/cp-Collaborations/.
  [4]徐鹏.IB国际课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126-127.
  [5]Short Kathy Gnagey,Harste J C,Burke Carolyn.Creating Curriculum: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a Community of Learners[M].London:Heinemann,1996:26-31.
  [6]IB.DP Curriculum[EB/OL].[2018-06-07].http://www.ibo.org/programmes/diploma-programme/curriculum.
  [7]娜菲沙·麦哈木提.美国“项目引路”项目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55-63.
  [8]IB.University recognition[EB/OL].[2018-06-07].http://www.ibo.org/programmes/career-related-programme/what-is-cp/university-recognition/.
  [9]邓静.国际文凭组织参与新一代留学项目助学生获得国际经验[J].世界教育信息,2015(12):78-79.
  [10]刘茂祥,余燕. IBCP带给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五点启示[J].上海教育,2016(11):26-27.
  [11]孟世悦.美国宾厄姆顿高中的IBCP实践[J].上海教育,2016(11):6-10.
  [12]胡微,王亚南.职业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及战略抉择——基于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8(1):82-86.
  (责任编辑:刘东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1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