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理工科大学艺术导论课程创新性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艺术导论作为理工科高校的代表性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题组从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积极探索符合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与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以此为其他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艺术导论;理工科大学;创新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8-0020-04
  当前综合人才需求的社会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传统教育体制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方向,而艺术教育在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健全人格、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和内在情感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由于传统理工科专业教育的观念使然,使得艺术教育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诸方面都无法满足当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具的理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立足于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积极探索艺术类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以艺术导论课程为例,探索符合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以此为其他的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
  一、理工科大学艺术导论课程开设的意义
  当前国内外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艺术类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涉及的领域按照内容的由浅及深包括各个艺术门类的鉴赏课程、实践课程,以及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等课程,能够满足不同爱好、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选课的需求。在这一课程框架中艺术导论无疑是独特且重要的,其内容包含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的创作,以及各艺术门类的特征与作品欣赏等,既涉及艺术学的基础性问题,又涉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等领域的相关问题,是既具理论深度又兼具欣赏性的综合性的艺术总论课程,它既是踏入艺术世界的开门课,又是可以培养艺术兴趣、为艺术鉴赏活动答疑解惑的指导课。“艺术教育具有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1],在理工科大学开设艺术导论课程更是具有特殊意义,不仅可以开发右脑,提升理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又可以认识社会、学会沟通、体味情感,心灵世界得以扩展,从而实现健康人格的再塑。
  二、当前理工科大学艺术导论课程教学现状
  鉴于艺术导论课程的重要性,我国高校几乎都有开设,但是由于各个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师生素质的不同,导致课程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在一些理工科高校。好的学校可以在师资的组织以及课堂互动的设计上做出创新性的尝试,而在一些办学实力相对弱的高校由于观念、管理、师资等方面的限制,艺术导论的课堂教学松散无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总体来讲,当前理工科大学艺术导论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框架水土不服
  教学的开展依赖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许多高校在设计艺术导论课程内容的时候考虑得并不实际。由于高校艺术导论课程的师资大多都是科班出身,所以在设计课程结构的时候有些教师会选择自己曾受教过的艺术概论的课程结构内容。艺术概论是艺术类的专业课程,授课的对象是具有专业背景的艺术类学生,其理论性极强,根本不适合非专业学生使用,而对于人文知识较为欠缺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这样的课程与听天书无异,谈不上兴趣的培养,更无法企及创造思维与审美能力的提升。还有一些理工科高校意识到了受教对象的不同而编著了自己的教材,却打乱了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内容单薄而散乱,既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立足于本校学生专业背景,设计一个难易适度、完整而系统的课程框架是上好这门课的首要任务[2]。
  (二)散漫式教学导致课程营养价值急剧流失
  艺术导论课程偏重理论性,在上课过程中面对非专业的、人文知识普遍欠缺的理工科学生,许多教师会避重就轻,理论性的内容稍稍带过或者干脆不讲,课程变成一门艺术欣赏课,或者播放一些电影或者视频,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嘻嘻哈哈学得轻松。这样的散漫式的教学方法无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理论性、人文性的内容目标,一味迎合学生的趣味,将艺术导论课变成了一顿营养价值缺乏的快餐。
  (三)以教师授课为主,师生互动不多
  在大多数非艺术类高校,艺术导论课堂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配合听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尤其在理工科高校,由于学生艺术素养普遍不高,所以教师疲于讲授最基础的艺术的知识或是理论,而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较大幅面或较有深度的师生互动,通常会采用提问的单线互动形式。这种静止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当前网络时代,根本无法对抗手机这一寸世界的精彩,最终的情形就是课堂成为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干什么的都有,就是与艺术无关,这样的教学方式亟须改进。
  (四)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教室外的延展
  当前囿于办学条件与开课形式的限制,理工科高校的艺术导论课仅限于在固定的教室开展,无法与书画室、艺术馆、博物馆、剧院形成必然与灵活的联系,缺乏课堂、教室之外的延展,不利于學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审美实践做必要的转化,课堂效果永远无法达到最佳。
  (五)弊大于利的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既是课程教学的检验标尺,同时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是在很多理工科高校,艺术导论课程的考核方式却是形式性的,一般都是以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这样的方式来得出最终的分数。平时成绩主要的测算依据为考勤,并考虑到课堂互动的参与加分,而期末成绩则是依据学生交的结课论文来划定分数。考勤率一直以来是高校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将考勤作为期末成绩测算的依据确实可以迫使大多数的学生按时到课,但是却无法强制学生们投入课程学习中,所以高考勤率还应当与高质量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自觉到课并积极配合教师实现主动学习。交一篇小论文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依据是长期以来鉴赏课与艺术理论课的惯常做法,这样的考查方式原本的意图是将课堂内容变为探究性课题,督促学生把探索的过程集结为一篇论文,是探究式教学的一种表现,然而在理工科高校,这样的考查方式却是弊大于利。由于学生艺术素养偏低以及学习态度的不端正,绝大部分的学生会利用网络下载相关的论文,并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形成一篇论文。这样的论文看上去非常的专业,已经严重超出了理工科学生应有的水平,让教师们深恶痛绝,而探究性学习的初衷早已南辕北辙。传统的平时考勤加论文的考查方式并非良策却沿用至今,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拼凑来的文章省时省力,既不会增加学生课业之重,又可以完成课程考核得到学分,正投学生所好;其二是教师在最后批阅作业的时候可以省时省力,这便是正中某些教师下怀。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考查方式既缺形式也无内容,完全是偷懒者的应付行径,随着高等教育与艺术教育改革的深化,这样的考核方式必须摒除[3]。   三、艺术导论课程创新性教学设计
  (一)设计适合理工科学生的课程内容框架
  笔者在上文中指出当前许多非艺术专业高校的艺术导论课程内容设计水土不服,没有考虑到受教对象的专业背景与教学目标的要求,出现了偏重于理论或过于简化散漫等不太适宜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学质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等后果。因此,设计一套适合理工科学生认知水平又不失学科系统性与理论性的课程内容框架,是上好艺术导论这门课的重要任务。艺术导论脱胎于专业的艺术概论,所以对于艺术概论中涉及的“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创作”等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应继续保存在课程内容体系中,但需降低理论难度,讲清表面的问题即可;而对于艺术概论中的“艺术的发展”“艺术的门类”“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这几部分,可将其压缩变革为“具体艺术门类的艺术特征与作品鉴赏”这一部分,通过对艺术分门别类的介绍,在对代表性作品的鉴赏中,实际地体会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表现语言、艺术发展的脉络与规律等艺术理论的相关问题。从内容上来讲,课程分为四大章,即“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创作”“具体艺术门类的艺术特征与作品鉴赏”这四部分。从比重上来说,前三部分偏重理论,但只占总课时的1/3,最后一部分则共分为五节,主要是对五大艺术门类艺术特征与作品的鉴赏,更侧重于作品审美特征与艺术语言的鉴赏,占据课程2/3的课时。通过这样的设计,将人人敬畏的理论巨头变成了浅显易懂、既不缺乏理论思辨又富含趣味性鉴赏的适合理工科学生接受的艺术导论课。
  (二)一门课程多位教师共同任教的创新型师资组合方式
  艺术导论概要地介绍了艺术理论的一些相关问题,课程涉及的范围、艺术类型极其广泛,对于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深谙艺术理论知识,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各个艺术门类的发展、特征、作品鉴赏等内容,但是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用自己更擅长的专业的例子,而对其他艺术专业则人为忽视或似是而非地阐述,这对于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专业的兴趣、满足不同审美趣味的学生的需求是极为不利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同时根据上文笔者所设计的课程框架,我们可以采取不同专业背景的多位教师共同担任一门课程的创新型师资组合方式,即课程框架中的前三章内容由艺术理论专业的教师教授,而第四章则分别由具有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教授。这样的师资组合形式显然是新颖独特的,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保证学科知识的专业性,而且学生会接触到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不同气质的教师,更能加深对某艺术门类特征的认识。
  (三)课堂互动的强化设计
  上文中笔者指出当前理工科高校艺术导论课的教学形式是偏重讲授而缺乏互动的,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因此除了改革课程内容之外,还要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加强课堂互动,这是改变当前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方式。
  1.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
  传统的课堂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的是教师提问学生的单线互动形式,这不太利于聚集起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通过分组将所有的学生纳入对某个课题的讨论中,不仅使得互动的幅面得到极大的扩张,同时也因学生需专注于课题的讨论而无暇顾它,使得课堂关注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成为互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扮演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自主探索,生生、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思维与研究的能力得到激发,艺术修养、艺术思维、交流能力也将得到较大提升。
  2.教学互动的次数
  当前的高校课堂受到手机的巨大干扰,很多的学生游离出课堂现实而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且不分专业课还是选修课。要想将学生们拉回到课堂上就必须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且互动的形式要灵活多变、次数变多,形成常态。因此,艺术导论课可以章节为单位,共设置8个较大规模的、全体参与的互动题目。教师对于题目内容的设置、发起的时间、组织的形式、互动的类型、教师的引导、环境的营造做设计,并在教学实践后做总结和调整。
  3.教学互动课题的社会性
  为保证互动的效果和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及考虑到理工科学生在艺术与人文方面的弱势,对于互动课题的选择可集中在那些极具社会关注度的问题。例如针对“艺术创作-艺术家的修养”这一章节,我们设置的课题是对“小鲜肉-演员-艺术家”这一艺术圈颇具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讨论,而这种社会性的互动课题即使没有多高的艺术修养亦可以有一番见解。须注意的是,对于艺术理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这几大板块的课堂互动及其课题的设置,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其内容的特性,要设计恰当的互动教学方式,并做总结和随时调整。
  4.教学课堂内外互动设计
  在理工科高校许多学生的课余生活质量不容乐观,上网打游戏现象普遍[4],文娱活动相当匮乏,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利用微信群、慕课这些在线形式或课程来与学生做课堂外的教学互动。如通过微信群发布展演讯息,可以针对当下艺术圈的热点新闻做群内交流等,亦可以利用微信群布置作业、分配任务。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这种突破课堂与时间的局限,借助于网络就能上课的线上课堂虽然有很多缺陷,但如果将其作为艺术导论课程的有效补充的话就可以弥补课程课时少而教学内容量大的这个难题。如将艺术门类的发展简史以及艺术作品的鉴赏等设计制作成艺术导论慕课课程,学生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完成该部分的学习,这就为课堂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将教学扩展至室外,在鉴赏实践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藝术教育是情感教育而不是知识性的教育,因此几乎所有的艺术类课程都应注重鉴赏的实践。在课堂上,当然少不了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体验,但往往会受到教师与同学的无意干扰,因此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独立完成艺术鉴赏的活动极为必要,这就需要组织学生离开课堂来到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去通过参观美术展、看话剧、听交响乐等鉴赏活动来独立地体验艺术之美,实现情感教育[5]。而作为教学单位尤其是理工科高校在学校建设中应加强剧院、艺术馆等硬件的建设与投入,并且努力地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以及在教学管理、学分制度上给予支持。   (五)探索多元化的综合考核方式
  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高等教育的要求,理工科高校艺术导论课程要想寻求突破就不应当再沿用“平时考勤+结课论文”的考核方式,而要探索多元化的综合考核方式。根据上文笔者对艺术导论课程课堂互动的设计,我们将该课程的考核依据设置为三个方面,即“出勤率10%+分组讨论80%+结课论文10%”三方的综合得数为该课程的结课分数。这三个方面中分组讨论所占分值最重,体现出艺术导论课程考查的重点在于学生参与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这部分的分值则完全由小组长根据成员在分组学习讨论中的表现给出,体现了公平性与自主性,也督促了学生须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内容中,避免了大多数人的边缘化。对出勤率的弱化是因为分组讨论中其实就已经包含了对出勤的检查,一个没有到课的学生自然就不可能得到讨论环节的分数,因此除去小组讨论的其他课时的出勤则需拿出来单独考查。结课论文的考查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将讨论过的课题文字化,在文字化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辨的能力和钻研的能力,这是课堂知识深入与升华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理工科生所缺乏的一种学习技能[6]。
  四、总结
  上文主要从课程框架、师资组织、课堂互动、鉴赏实践、考核方式这几个方面探索了理工科高校艺术导论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指出改观当前理工科高校艺术导论课程教学松散无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一现状的最有效手段在于强化课堂互动与创新考核方式。然而,在理工科大学开设艺术导论课本就不易,因此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就必然遭遇种种困难。比如,根据理工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计课程框架以及多位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的方案就须对师资质量与数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在普通的理工科高校很难具备;而在理工科高校,对于一门非专业性的课程设计如此高强度的课堂互动可能会招致师生们的抵触,因此需要学校做好宣传与教育工作;再者要想使得艺术导论课突破课堂苑囿,将艺术欣赏付诸实践就需要学校花大力气去建设艺术馆、剧院,并提高场馆的使用率,除此之外也要努力探索社会资源的利用,且在教学安排与组织管理上也可能存在实际的困难,需多方摸索;最后,多元化综合考核的方案势必会引起某些学生的抵制,从而导致选课人数锐减,而三方面的考量也势必会增加授课教师的工作量,这便需要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保证课堂的趣味性与质量的同时,也要学会管理课堂,鼓励学生参与自治等。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及地区社会建设越来越需要拥有多学科理论基础、多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这对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即要打破高校课程体系壁垒森严的现状,通过跨界整合的方式,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当前,电子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理工科高校应该瞅准时机努力促成这两个学科之间跨界整合的可能,而在理工科高校成功地开设好艺术导论课便是向跨界迈出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368
  [2] 董菁.作为通识课程的艺术导论教学争议研究[J].语文学刊,2014(12):118-119.
  [3] 赵婧如.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2018(9):91.
  [4] 董永强.多校区理工科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与研究 [J].宜春学院學报,2012(11):136-141.
  [5] 文枝.《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J].长江丛刊,2018(22):270.
  [6] 陈希玲.混合教学模式下艺术院校课程考核体系反思[J].广东蚕业,2018(2):77-79.
  [责任编辑:钟 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3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