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校携手共育 同促健康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只有双方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文章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及时联系,用爱感化家长”“有效家访,用心沟通家长”“适时鼓励,用真打动家长”三个方面,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家校共育;及时联系;有效家访;适时鼓励;健康成长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只有双方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家校共育,就是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家庭、学校等进行多方沟通与合作,共同培育和教育孩子,从而达到最佳育人效果的一种育人体系和机制。家校共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家校共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我校分部,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普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也没有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家校共育也往往流于形式,缺少实质性的交流等等。那么,怎样才能打通家校之间的隔阂,实现两者的有效沟通,让家校共育合力最大化?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
  一、 及时联系,用爱感化家长
  2017年10月諸暨学农期间,我班小李同学在自由活动时,被别班同学意外伤到手,导致左手手腕处两处骨折。在当地卫生院做了简单复位后,医生建议最好回绍兴进行后续治疗。我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小李的妈妈(小李是单亲家庭,爸爸在他8岁时就已去世),也许是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小李妈妈表现得比我想象中更惊慌与无助。没有办法,我只好让带队领导向基地求助,能否派一辆车送我们去绍兴,自己则联系好了在绍兴市中医院工作的先生。考虑到小李妈妈不太熟悉情况,又只有一个人,怕她应付不过来,我又随车前往绍兴。好不容易到了中医院,我又马不停蹄地找医生、缴费、配药,等到全部结束,已是晚上7:30了。临走前,我又偷偷塞给小李妈妈50元钱,叮嘱她务必打车回家,尽快给小李弄点吃的。学农回来后,考虑到小李妈妈服装厂里三班倒,且家住城南,到医院复检不方便,我又毅然揽下陪小李去医院检查的任务。原本以为一个月就能结束,结果足足看了两个半月,每周跑1趟,前后达10余趟,每次少则2、3小时,多则半天。
  小李看病期间,有时是我及时联系他妈妈,但更多时候是他妈妈主动联系我,一方面了解小李伤势的恢复情况,同时表达感谢;另一方面也及时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与思想状况。因为联系得多了,我有时也会给她一些关于孩子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建议。以致后来小李手伤恢复后,她也习惯性地和我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让我们欣慰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李恢复得不错。2018年1月开始,他已试着自己骑自行车上下学了,不仅如此,受伤后的小李心静了不少,学习成绩也有了惊人的进步,由原先初一的二十多名,到现在稳定在班级十名左右。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生活中处处都隐含着教育的契机。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善于抓住家校共育的有利契机,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在家长需要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家长充分感受到你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并由此变为无穷的动力,再加上双方及时地联系与沟通,教师适时地点拨和引导,那么,家校共育的合力自然也就显现出来了。
  二、 有效家访,用心沟通家长
  2018年3月,学校组织初二、初三师生开展春游远足活动,目的地是大禹陵。临到春游的那一天,其他学生都准时到校,唯独缺了小数。在我的印象里,小数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还算是一个老实、听话、勤快的男生。不过本学期,他的变化似乎有些明显。开学还不到一个月,他就因为“蘑菇头”的发型,数次被值周老师指出要求重剪。任课老师也跟我反映,开学以来他和初三几个品行不太好的男生走得很近。那天春游他没有跟我请假,可直到出发仍不见他的人影。我只好给他妈妈打电话,电话那边提示“所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一连打了三个都是如此。打他爸爸的手机又被告知“号码不存在”。春游期间,我再次打他妈妈的手机,依然是刚才的提示。
  好不容易等到春游结束,学生放学,我第一时间赶到小数家进行家访。看到小数在家平安无事,我这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我先简要地跟他妈妈说了电话一直打不进的事情,她说最近好像是有这个问题,她会及时去处理的,而他爸又刚好换了个手机号码。弄清事情的原委后,我尽量心平气和地问小数:“知道老师为什么来家访吗?”他解释说:“自己昨晚去游泳,可能受凉了,早上起来有点头痛,想着大禹陵也已去过好多次了,所以就想偷个懒,不去了。”还补充道:“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害老师担心了,以后会及时请假的。”接下来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一方面肯定了孩子在校的整体表现,为人幽默风趣、重情重义,平时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等,另一方面结合他本学期的情况,又着重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学校活动应积极参加,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及时请假;校纪校规要自觉遵守,不剪不符校规的发型,也不做违反校纪的事情;交友要慎重,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随波逐流;还有,要珍惜时间,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放到学习中来。
   “五·一”小长假期间,小数爸爸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小数和一个初三的学生借了朋友的一辆摩托车骑,因为骑得太快了,两个人都摔了一跤,而那个初三的学生可能因为害怕,早已溜之大吉了。他们当时正带着小数在医院处理伤口,小数胯骨处还缝了五针,脸上、手上也有多处擦伤,可能要请一个星期的假。还说,他已经借这件事情好好教育小数了,小数也跟他保证今后会与那些初三的学生断绝来往,把心思尽量放到学习上来。当天下午,我再次上门家访,除了让小数安心在家养伤,我也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不是老师要危言耸听,也不是老师要阻止你和初三的同学交朋友,而是你自己要分得清楚什么样的朋友可以深交,什么样的朋友只能是点头之交。现在,你已经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其实,一个人的成长就像小树一样,如果不及时修剪,小树就会长斜了、长歪了。当你要长斜、长歪的时候,老师、家长来教育你,就是帮你扶正,让你健康成长。”他的爸妈也在旁边不断点头表示赞同,一再让小数好好听老师的话。此后,虽然他也会不时犯点小错误,但只要稍微提醒一下,他基本上还是能管住自己的,而家里他的爸妈现在管得也比较严。期末考试,他进步了整整11名,成为班中进步最大的学生,语文也拿到了单科进步奖的奖状。   有效家访,可以将它理解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感觉到需要家校合力,才会进行的目标性、必要性家访。家访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灵活调节,尽量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一分为二地分析孩子,同时也要善于抓住转化的契机。
  三、 适时鼓励,用真打动家长
  2017年10月,我班小黄同学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在市人民医院住了近一个月(她的母亲也于2014年因同样的病情导致半身瘫痪,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小黄的姐姐没有办法,父亲住院及出院后的一段时间,只好辞职加以照顾,家中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学校。学校也尽最大努力,帮小黄减轻家庭负担。11月,她从德育室领到了崭新而又漂亮的皇冠王自行车,实现了自己的微心愿,从此以后,她就可以自己骑车上下学了。此外,我还帮她争取到了学校“爱心午餐”的名额。
  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共同关爱下,小黄同学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不仅行为习惯表现良好,学习成绩更是不断进步,先是语文听写经常得到表扬,接着是英语(这是她相对薄弱的学科),听默写进步明显,然后是数学、科学两科,课后问问题非常积极。学习着,努力着,同时也收获着。期中、期末两次大考,她分别取得了班级第六、第四的好成绩。也因此,在家校联系本上,我写得最多的就是“今天听写满分,特予以表扬,望繼续努力!”“学习认真,能主动问问题,望继续保持!”“最近学习状态不错,加油!”而她姐姐也总会及时在下面回复“谢谢老师!英语还是要多背多记。”“老师费心了!我会继续督促她的。”“加油吧,黄某某!”。相信小黄也一定看到我们这些交流的信息了,所以她更加踏实勤奋,默默坚持,只为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孩子如此,家长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做得好的时候,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赞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真心、真情、真诚,唯其如此,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最大合力。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只有家校共育,不断探索,真情感化,用心培育,才能使每一个孩子在用爱编织的世界里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费颖.在常规管理中挖掘德育元素[J].班主任之友,2017(11).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陈丽萍,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市文澜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4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