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学会感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小学生守则(修订)》指出: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本设计通过体验活动,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从小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通过家长孩子情感互动,倾情体验,讓学生明白感恩是一种爱的表达,从而促进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家校共培育,亲子共成长。
家校共育 主题班会 活动设计 反思
【中图分类号】G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15-01
本班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任性、自私,还动辄就发脾气,不能深刻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更不能体谅父母。通过这次活动,家长更加理解与支持老师的工作,达到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保驾护航的目的。使孩子们更加懂事,尊敬老师,爱爸爸妈妈,知道老师与父母的不易、辛苦与良苦用心,更加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了。
【班会设计】
1.且听:爱的声音
活动:播放音频: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背景音乐《懂你》)
引导: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一次次无私的付出,我们照单全收。当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却成了我们急于挣脱的束缚,我们期待父母能够理解我们的烦恼,可我们是否真正理解父母的真心呢?
小组辩论:父母究竟可不可以打孩子?观点一:可以,打也是一种爱,棍棒底下出孝子。观点二:不可以,打人犯法,应该有更好的沟通方法。
集体归纳:打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但万一父母一气之下打了我们,也要理解父母,不能与父母闹矛盾。我们孝敬父母,首先要努力找到与父母的有效沟通之道。
【设计意图】理解是沟通的前提,通过辩论,让学生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和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2.且思:爱的真谛
班主任:同学们,你们想过,爸爸妈妈把我们养这么大倾注了多少心血与汗水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家长的视频,让我们来听听家长是怎么说的。
(教师播放视频。家长谈一路抚养孩子的点滴小事与不易。)
【设计意图】首先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讲述养育自己的不易,势必会引起孩子情感的波动,从而感染身边的同学,让其他学生也感同身受,体会到自己父母的不易。
听完两位学生分别谈感受,班主任适时追问。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学生的叙述、追问,深化情感。
班主任: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在危急时刻他们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你的生命,下面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幻灯片(图片、文字、《天亮了》的背景音乐、创作背景)。一起听《天亮了》这首歌。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在感受到父母平凡、朴实的生活之爱后,通过这个故事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伟大、无私的,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
3.且说:爱的表达
班主任:父母这么爱你们,你们是否想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如果让你对爸爸妈妈说一句话,你想说些什么呢?如果让你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你会怎么做呢?还有其他的方式吗?感恩父母,我们应该这样做……
【设计意图】从小事起慢慢引导,分享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同伴身上学习为父母做点小事。
4.且行:爱的行动
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他们的一次次牵扶,让我们在远离父母的时候,放飞理想。
班主任:最后,老师想让你们在这节课上,给爸爸妈妈准备一份惊喜:写一封信。把你最想对他们说的话都写在这上面,然后和你们精心制作的照片一起送给他们。(配乐《感恩的心》写信)
全体宣誓:亲爱的爸爸妈妈,从今天起,我一定听您的话,不惹您生气,坚决不做违法的事,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以优异的成绩作为对您的孝敬与报答,将来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一定好好爱你们,尊敬你们。
【设计意图】让每个孩子带着自己的爱为父母写几句话,达成情感的表达,送给父母,相信父母看到这封信时的表现和话语对孩子又是一次很好的后续教育让学生在行动中践行感恩之心。
【反思】
通过《且听、且思、且说、且行》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力地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1)亲子互动,共同提高。我们应结合传统节日的有利契机,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我为父母端杯水”“我为父母洗洗脚”“我帮父母做家务”等活动,邀请家长配合学校,让家长享受到孩子的孝心和爱心,改善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利用“阳光体育节”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亲子体育项目,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更好的体会亲子之间的默契,让孩子更多的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使其更自信、更阳光!
(2)定期召开家长会。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会上,班主任应根据自己的家长会方案,以学生汇报为主,教师的说教为辅,使得家长会气氛显得融洽、和谐。通过家长会,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增进每一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同时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真正达到家校共育的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