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好奇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串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和能力、情感构成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涉及数学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形成与发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堂互动与交谈,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并提出具体的设计原则及方法,希冀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延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学习兴趣
   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在解决数学问题中进行数学问题,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枢纽,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将数学知识与能力、情感等构成数学问题,设计成数学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和探讨,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的探究性与自主性。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串时应当重视自身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解答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探讨交流,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事业,将学生的数学思维由浅入深地进行培养,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一、设计数学问题串的原则
   数学问题串的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例如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对解决最终问题有什么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并且进行准确的表达,同时要严格控制数学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删减选取难度适中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能够确保数学问题,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够使其跳一跳摘得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导入新课程,要力争激发学生的数学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在接触数学新知识后,在关键点进行重点提问,如此有助于学生切实掌握本节课堂的重难点知识。在例题讲解之后,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题目的变通之处进行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与流畅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动性。
   同时问题设置要具有层次性,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在日常的教学与接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微妙变化,捕捉容易被忽视的学生,通过设置具有层次性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水平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要根据教学目的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提问对象,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选择像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再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得到收获。
   二、设计数学问题串的方法
   (一)創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数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探究知识的生命线,所以教师必须创设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开展数学教学,教师应当加强生活化情境的有效创设,鼓励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能够加强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质疑,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愉悦,感受到成功,享受到乐趣。
   (二)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主要指的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以学生的个性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拓展,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释放个性,展示活力。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问题的设计要做到因人而异,必须要有关联性,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的过程中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启发与诱导,使学生能够在已知与未知的条件间架设桥梁,从而加强知识的有效吸收。
   (三)创设梯度难度的情境,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数学问题情境可谓是随处可见,教师应当设置精彩连贯的问题串,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多边形”中三角形平分线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已知三角形ABC,角ABC与角ACB平分线交于点I,根据条件求角BIC的度数。然后教师再列出假设条件,引导学生根据上述条件进行解答,通过设置梯度情境鼓励学生逐层加深合作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敢说、敢想、敢动的热情,教师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够有所收获,感受成功。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问题串,通过创设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加强生活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同时要设置具有梯度难度的数学问题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合作探讨,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淑娟.发挥主体能动性,提升探究实效性:浅议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8):52.
   [2]赵海祥.巧借问题之“水”浇灌学生思维之“花”: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2):228-229.
   [3]沈巧泉.紧扣主体差异特性实现有效问题教学:提升初中数学问题性教学效能策略运用刍议[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5):125.
   [4]胥峰.让学生在问题解答的天空“自由飞翔”:浅谈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23):124.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1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