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社团活动是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促进特长发展,提高思政工作水平,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探索保证社团组织机构紧凑灵活,保证社团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保证社团角色定位准确张弛,保证社团活动内容适合适宜,保证社团评价措施多元有效,能积极促进社团活动的课程化,对拓展教育空间,转变育人模式,发展学生特长,发展学校特色,提升教育质量,推进育人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团活动;课程化;探析
社团活动是丰富校园文化,提高思政工作水平,推进育人事业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促进特长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减轻课业负担,克服探索精神萎缩,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一句话,探索社团活动的课程化,对拓展教育空间,转变育人模式,发展学生特长,发展学校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四个"保证",是实施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重要保障。
一、保证社团组织机构紧凑灵活
建立社团组织机构是提高社团综合运作效率,加强社团管理,全面推动社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编制社团组织结构时应加强"人"的建设,注重辅导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专业教师与非专业教师的结合。一般情况下吸收对本社团活动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加入本团,选配有专业特长的老师担任技能性要求较高的社团课程,选配其他老师则根据自身特点和特长担任一般性课程,使社团组织"兵精将强"。同时,应综合考虑社团管理部门设置的必要性。如社团活动课程化管理层级越多,管理队伍越庞大,信息传递越不对称,会成为其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将扁平化管理引入社团管理势在必行。只有根据学生社团的特殊性明确唯一的管理机构,消除多头管理,精简机构设置,省去没必要的管理环节,建立一支紧凑的横向组织,才能达到纵横相济的目的,实现组织灵活敏捷,富有柔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二、保证社团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尊重每个孩子的生命存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核心理念。社团的课程设置,应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社团课程设置覆盖面应广。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丰富多彩的,决定了社团活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必须广泛,要尽可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此,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我们设置了三大类社团课程:修身类、启智类和健体类。修身课程着眼于人的心灵成长;启智课程关注人的智力成长;健体课程强调人的身心和谐。三类课程涵盖了学生发展的全面。如瓶画社团课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瓶上作画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还要把生命教育的元素贯穿于瓶画创作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善于观察,乐于想象、敢于创作的生活态度。
(二)社团课程设置应适合学生。学校基于"多元理论",将社团开设与学校绿色课程建设相融合,设立了校级和年级两个层面,三大类的30多个社团课程。由于学生社团紧贴学生生活,且较少外来干预,容易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社团活动的非功利性,学生参与完全是基于内在需要,学生在社团中的感受,容易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服饰设计、戏曲、编织、瓶画、花样跳绳、趣味科学、国画、软笔书法等校级社团课程,内容丰富、动手能力强,深受学生喜欢。经典诵读、快乐英语、课本剧、硬笔书法、趣味数学等年级社团课程更是哪些致力于学科知识探究的学生的最爱。所有社团活动都遵循了学生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贴近生活,直击兴趣,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点,建立了学科的联系点,抓住了引导的关节点,给足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在学校社团这一广阔的田地里,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打破年龄、年级、性别的界限自主选择,自由徜徉,自觉发展,让社团成为了学生自主管理、主动发展的新型课堂,成为课内外开展特长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社团课程实施应做到"三稳定"。人员稳定: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社团建立社员信息管理台账,社员中途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退出,辅导教师应尽量保持稳定,不可频繁调换。时间稳定:每周星期四下午二、三节课时间开展活动,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停止活动。地点稳定:充分利用校内各功能室、操场,把学生组织到相應教室进行社团活动。"三稳定"管理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保证社团角色定位准确张弛
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是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相互独立,但又不能分割,教师在社团中不是牧羊人,而是领头羊,是引导者、参与者、管理者、积极的旁观者。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有效的形式提升社团的层次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在社团活动中除了担任指导员以外,还要亲自参与活动计划的制定,课程的策划,活动的组织,以及社团发展的定位等,并且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共同推动社团活动的健康发展。评估社团不在于教师学历多高,职称多高,能力多强,管理学生多严,而在于是否以及如何为社团发展做出贡献。特别要坚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来提高自己的社团管理水平。由于社团的特殊性和发展性,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所以在选拔和配备指导教师时一定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坚持"校内外结合,长短期相济,固定和流动相补充"的原则,打造一批水平高,能力强,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人,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是受益者、参与者和维护者,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参与到课程和活动中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激发内在的主人翁意识,进而主动参与到活动组织、秩序维护以及社团未来发展谋划中来,而不是简单的被安排,被参与。学生在社团活动化过程中,通过体验和学习,增强了自我认同感,一部分有潜质的学生通过额外的培训和指导成长为社团的骨干,协助教师参与到社团简单的指导工作中,成为小老师,带动社团,带活社团。
结语:社团不仅承载着素质教育的希望,更坚实着孩子成长的基石。通过社团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自我探究能力,已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领域,当我们将社团活动与生命教育捆绑在一起,学着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去审视社团管理与课程建设,用生命教育价值理念去评判社团活动的教育意义的时候,我们体味到了别样的味道,并深感此中意味深长
参考文献:
[1]栾洁.谈社团活动的有效组织[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95-96.
[2]杨柳.谈小学社团活动的设置、实施与课程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02):17-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5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