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物制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生物制药产业更青睐于掌握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人才,而如何培养这类人才是一项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教改课题。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制药专业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从事生物制药企业生产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从“学校课堂”到“企业生产”的过渡机会,为企业输送了一批兼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生物制药人才。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生物制药;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5-0141-02
  一、引言
  生物药物主要用于传染病预防、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急救。当传统化学制药和中医药在癌症、艾滋病、冠心病、糖尿病、罕见遗传疾病等恶性病症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时,生物医药则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5年,生物制药产业将会大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二、生物制药产业现状
  近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上市的创新药物中,有20%属于生物技术药物,超过80%的新药在不同程度上利用了生物技术开发手段,一大批生物医药成果正在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1]。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大规模和深度发展,以及干细胞、组织工程、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等生物技术的快速推进,生物技术将对人类健康产生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想象的重大影响。生化制药、微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制药、生物试剂等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有专家认为,我国在基因工程产品开发领域中的“上游技术”比国际技术仅落后3—5年,但“下游技术”却至少相差15年以上[2]。因此,我国要加强“下游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缩短差距以加快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进程,就需要加强生物制药人才的培养。既懂生物技术,又懂制药工程设备与管理以及营销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将受到企业的极大欢迎。此外,生物制药企业生产设备先进,但日常维护困难。制药企业需要既懂药品生产工艺又会仪器设备操作、维修养护的岗位人员。
  三、生物制药专业培养方案
  基于此,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制药专业培养方面,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结合学院现阶段特有的“本科生导师制”和“学团制度”优势[3],与生物制药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探索并实践了生物制药部分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校企合作模式”。我校生物制药专业要求毕业生除了具有普通本科生应达到的知识、素质能力外,还要掌握生产一线操作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生物药物研究、生物药物生产、药物分析检验、药品营销等岗位(群)要求的专业知识,掌握与岗位需求相关的职业资格知识及提升学生发展潜力的知识,具备生物制药企业、药物制剂企业、生物制品企业、药品营销企业的岗位生产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廉洁自律的职业素质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择业就业能力。主要的实施方案有以下四个。
  1.提倡本学院教师更多与企业联系,实时了解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开展“企业博士后流动站进站”、“企业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式与浙江省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取得联系,并深入了解企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派学生进入企业生产研发一线做毕业设计(论文),由学校+企业“双导师”进行管理;二是将企业研发过程中的技改项目或技术开发子课题带回学校,让学生利用学校优良的科研平台资源进行毕业论文研究,其成果可进行企业转化。
  2.设计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毕业课题,构建校企合作顶岗毕业设计(论文)方案。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对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立项:第一,以企业的技改项目作为毕业论文的课题。这类课题既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第二,以企业或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项目或其子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课题。第三,通过教师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教师、学生和企业共同商定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
  3.针对实习单位毕业生,建立合理的“双导师”负责制。在产学研相结合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多数时间是在产研单位进行具体实验操作,高校教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陪伴在学生身边给予指导,因此,我们采用“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指導。“双导师”由高校教师和企业聘任指导教师共同担任。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任命有经验的产研单位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高校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论文结构、实验方法的完善和写作的规范化等内容,产研单位的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验过程的具体技能指导。“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实施。
  4.建立校企合作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模式。为了保证产学研毕业设计(论文)取得较好效果,首先,我们按照学生的志愿,优先选择品行兼优的学生参加产学研合作的毕业设计(论文)。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相对较强的自控能力,更有可能做好与产研单位和学校的沟通与协调管理的工作。其次,优先选择距学校地理位置较近的产研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如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的生命科技中心、高新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优秀生物制药研发与生产企业园区,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能够尽量减少交通不便给学生带来的困难。学校教师尽全力和企业商谈和解决学生的交通费用,原则上坚持学生在学校住宿,以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的生活方便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后,根据产学研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学生有问题随时联系校内指导教师,每周与校内指导教师交流沟通至少一次。每周校内指导教师与产研单位指导教师交流沟通至少一次,及时掌握学生实验进度和学习表现,及时解决问题。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实行中期总结汇报制度,在毕业论文的中期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检查。同时,要求产研单位教师协助做好考勤和评价工作。毕业答辩前一周,学生回校整理材料,完成毕业论文。经过校企双方努力,上述措施得到了充分实施,能够较好地保证产学研合作下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四、未来展望
  该教学改革实施两年以来,共有约2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实施了“双导师”负责制,这些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毕业论文实践训练后,80%以上在相关生物制药企业就业。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大多数与企业生产或研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企业储备研发项目相关,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实训过程中都能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关键问题,其中两名学生的毕业论文成果申请了发明专利。学生在经过该模式下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的培养后,都能顺利进入相关领域著名药企工作。在与企业密切合作的过程中,本学院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信任互惠关系,并建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新建的基地也为学院学生进一步参与该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实训平台,实现了“校企合作”模式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徐凌云,刘志国,徐伟民,陈平.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制药本科人才培养体系[J].药学教育,2011,27(04):4-7.
  [2]齐华,林晖.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经济师,2004,(5):11-12.
  [3]张文平,陆秋萍,李司,金甲,王丹,吕正兵,盛清.导师制+学团制: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32(04):166-168+1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78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