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问题情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而问题意识作为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和教学内容出发,创建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建
教学情境的创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至关重要,而且,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都有着极强的意义。因此,教师就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建。这里所指的问题情境,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教师通过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引发学生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和探究的热情,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目的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创建问题情境的时候,就要注重问题情境与学生已有经验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在小学数學教学中创建问题情境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
一、 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教师在提出问题、创建问题情境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以此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方便学生接受和理解。而且,只有生活性较强的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引发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结合日常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千克、克、吨》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各种称重工具,正确认识和感受质量单位,可以进行简单的换算。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为学生展示了苹果、鸡蛋等物品,然后,提出了问题:怎样得出这些物品的重量?有的学生就提到了秤。据此,笔者就引导学生回忆了生活中见过的秤。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由地说出了生活中常见的秤。紧接着,笔者提出了问题:一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最后,笔者带领学生用秤做了实验。经过动手操作,学生就亲身体会到了一千克的重量。学生在分析和思考笔者提出的问题时,运用到了自身的生活经验。这样的问题和实践活动,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 创建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确保情境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同时,教师要使问题情境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保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探索和分析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比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两只猴子面前有四个桃子,要想把这些桃子分给这两只猴子,要怎样分呢?哪种方法最公平?这时,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最公平。紧接着,笔者提出了问题:如果只有一个桃子呢,要怎样分给两只猴子?学生在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对分数有了一个基础的认知和了解。可见,笔者创建的问题情境,不仅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引导提问,培养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都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也就是说,很多学生都不具备主动提问、自觉思考的意识。这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说,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问,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图形的运动》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等方式分析图形的运动过程。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展示了游戏:俄罗斯方块,并且,提出了问题:在俄罗斯方块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据此,笔者就成功引出了平移和旋转两种图形变换的方式。紧接着,有学生提出了问题:平移和旋转有怎样的相似之处?又有怎样的不同?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认真思考过的。所以,笔者就要求学生自主思考了两者之间的异同,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魅力。
总而言之,问题情境的创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建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在潜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此外,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提出,从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薛礼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措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2):41-42.
[2]施文艺.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有序思考——谈有序思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有效运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作者简介:
林君茹,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蓬华中心小学蓬岛校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6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