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材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最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但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环境的研究也越来越热。本文对影响农业生产的要素进行分析,探究人文现象以及人文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农业生产。
  关键词:农业生产;地理;地域;资源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出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内容包括:农业的区位选择、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所谓农业生产,表示的是人类利用动植物所具备的生长机能,从而得到满足生活要求的食物以及其他物质资料的行为。对于生物来说,则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自然环境也会对农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经研究后发现,从古至今,农业产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农业地域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农业生产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对农业生产具有影响的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地域的产生机制等,这也是学生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 2003版和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本章的要求
  (2003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的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2017版)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二、 教材内容具体分析
  综合两版地理课程标准来看,本章内容重点在于分析影响农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毋庸置疑,农业生产需要土壤、水、热量、光照等条件,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分析这些自然环境因素是比较简单的。难点在于要让学生能认识到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发展农业生产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农业地域的过程中,除了自然环境的作用外更多的是考虑社会环境对于农业地域形成的促进作用。在第一节内容中,课本安排了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这两个案例,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体会总结环地中海农业区位的选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而澳大利亚的混合式农业的发展则是反映出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在第二节中,则重点分析了季风水田农业的内容。根据课本内容所示,为我们呈现出了三幅地图,即: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亚洲地形分布图以及人口分布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特点也有所了解。另外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这一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学习农业时已经知晓,课本在设计这一环节时,相对来说比较细致,一个原因是学生已经拥有比较明确的知识储备,再一个结合自身认识进行探究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的。在安排商品谷物农业学习时,教材设计相对简略,目的是让学生把研究季风水田研究过程中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思考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分布以及发展特点中,这里是对学生地理学习迁移能力的一种锻炼,充分体现新课标对学生地理核心思维培养的要求。
  在第三节中,所分析的农业地域类型则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并总结出了两类,即:大牧场放牧业与乳畜业。前者通常分布于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以及南非等国家。课本首先通过文字介绍了这些地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拥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阔,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随后安排案例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设置三个小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总结归纳出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经营方式,此外还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学生讨论分析得出我国的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潘帕斯草原存在明显差异,不能完全借鉴潘帕斯草原发展牧业的做法。乳畜业在初中阶段已经具体学习过西欧乳畜业发达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所以这一部分的探究不用过多安排,直接通过提供材料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考虑乳畜业的形成因素和农业经营模式。最后教材还设计将两种畜牧业的差异进行列表比较,注重学生归纳、对比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 结合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具体分析本章内容要求
  结合2003版和2017版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不难发现针对本章内容大体要求是一致的。“探讨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首先,则确定了分析农业地域的重要因素,合理把握区位的形成条件,在进行分析时必须要综合多项因素考虑。比如气候,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但气温里春温、夏温、秋温、冬温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温差的影响都需要学生具体分析和归纳。这就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考虑问题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这实际上也是与现阶段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思维相一致的。新课标提出,学生应基于空间-区域层面作为出发点,对地理事物以及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采用区域综合分析以及区域比较等多种方式,对区域形成正确的理解,简单介绍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
  “举例介绍农业地域类型特征以及形成条件”这项要求中,主要是以举例为主。本章中三个章节,都是运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地图以及案例构建问题,从而进行探究。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契合的。根据2017版高中地理课标可知,明确提出了应对问题式教学予以更多的重视。其实质即为利用“问题”的形式,对各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整合,目标则是“问题发现”以及“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构建与“问题”有关的理论框架,循序渐进的探索问题,阐述个人观点看法。在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中,活动题就安排介绍了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亚热带沿海地区的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思考其演变过程的调整是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导向。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农业地域的形成演变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但农业区位因素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也在一步步逐渐影响农业的地域形成和演变。地理课程标准也为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结合案例,或借助信息技术整合相关地理信息,引导学生引导学生综合地认识“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关系,体验自主思考探究的过程。
  除此之外,新课标还表示,应致力于提高学生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基于地理实践考虑,则是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因素,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擅于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逐渐提高理性认识,构建出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理论框架。其实本章中的二三节内容,在案例设计上就是在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去考察、行动和思考,例如让学生通过在季风水田农业中总结出的学习方法再去归纳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畜牧业中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分布条件、生产经营方式的对比等,都是一种地理核心素养的体现。
  四、 结束语
  两个版本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有许多共同点,虽然有一些差异性,但总体上是一个持续发展和一脉相承的态势,2003版更多的是注重与实际相结合,以人地关系為主线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另一方面2017版又有许多创新和突破,比如重视培养学生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比如重视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实,这是地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神话,符合国际地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自从新课标出现之后,为地理教师提供了很多参考依据,致力于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适应他们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新课标的颁布也为地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压力,就单单在重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上,不同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要想真正地提供给学生同等的学习条件和物质基础,还需要不断努力。(通讯作者:钱鹏)
  参考文献:
  [1]陈留安.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12):84.
  [2]卞文洲.例析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J].高中生学习,2013(4):60-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13.
  作者简介:蒋雅静,钱鹏,王苗苗,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钟秀校区地理科学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