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植根情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选编进教材,旨在让教师借助经典对学生实施融合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教育,以及情感世界、精神世界构建的教育。现在的阅读教学,还在把大量时间花在繁琐无趣的讲解分析与机械无味的思维训练上,忽视了对学生文化情感的熏陶,使本应充满人性化、情趣化的阅读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力、创新精神不但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反而被深深地埋没了。因此,阅读教学应努力激活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热情,让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平行发展。阅读教学也只有植根于情感这片沃土上,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情感
一、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感氛围
(一)建立师生情感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时,还应注重对学生情感及人文素养的培育,使教师教的情感与学生学的情感交融统一,构筑起师生间、生生间纵横交错的情感网络,使学生在这样的情感网络中得到启迪,受到熏陶,点燃起学习、探索的火花。
课堂上,教师应采用鼓励性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情感网,既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师生间、生生间情感的多向交流。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可以尝试成功的情感体验。体会与他人交流的愉悦心情,此过程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二)巧设教师的语言
教师若要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就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艺术,形成一种强大的“粘着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出适宜的课堂氛围。
如:讲授《丰碑》时,教师饱含激情地说:“当我们一起来到那冰天雪地、狂风呼啸的云中山,站在了这位可敬的老战士面前时,我们的心情怎能平靜,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的课中过渡语。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
实践证明,教师生动的语言。能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进入情境,带动情感,使其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动,并迅速进入求知的最佳状态。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依靠粉笔加黑板的方式进行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现代化手段,从视觉、听觉、动感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渲染气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望。
二、理解感悟相融,挖掘情感因素
阅读教学总是伴着思维与情感进行的,在学生理解感悟语言的时候也就是大脑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同时也是情感伴着文字而起伏变化的时候。
(一)理解语言,发现情感因素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鼓励培养学生自己理解语言且发现语言中情感因素,可从质疑开始培养。如:《丰碑》一课,学生难以理解课文中把军需处长称作“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就先引导学生分别理解“晶莹”及“丰碑”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再联系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最后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课文,抓住军需处长冻僵后的衣着、神态而体会出他的崇高精神,就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情感。
(二)感悟语言。体会情感因素
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就是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从学生的想象力开始,因为想象不仅可以充实、丰富学生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
如:《丰碑》一文,当读到“将军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后,可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时将军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学生的思维会顿时活跃起来。
感悟能力的培养,要根据不同课文选择不同的方法和侧重点。学生对语言感悟能力越强。语文能力便会越高,人文素养也会越高。
三、合理的分组是成功的基础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即将到来,需要未来的人才具备主动性、创造性,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及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为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并不定期互换角色,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例如:若要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使成员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组成“协作性小组”;而旨在让每个学生都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一名报告员向全班报告本小组的观点,就组成“口头报告小组”等。不管采取各种分组模式,目的都在于创造机会让不同学习能力或者看法不同的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具有创造力并能主动学习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四、诵读积累经验,升华情感体验
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学生只有在动情的朗读中才会做到与作者情感的交融贯通,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把作者的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领悟祖国文字的魅力,要想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就应在阅读课上减少分析,加大朗读训练,多给学生留出练习朗读的时间。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应充满情感,有情的语文教学才会充满活力,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1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