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打造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枯燥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引入趣味教学法,使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概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法的有效方法,希望寓教于乐教学模式的引入,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高效率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设,主要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能在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改善教学方法,使用合理的教学理念,能让趣味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也能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投入到快乐学习中。
一、创设教学情境深化趣味教学活动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学工作中应当得到教师重视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生活经验进行情境创设,高效开展教学导入工作。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导入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利用生活经验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开展数学教学。随着生活元素的融入,学生的学习意识将会得到深化,才能够更好地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悟知识点本质。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有两只饥饿蜗牛想要吃东西,其中一只蜗牛选择沿着三角形路线中斜边所在的路线前进,另一只则选择了沿着两条直角边方向的路线前进,那么这两只蜗牛中谁走的路程最短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动笔计算,或者模拟蜗牛的前进路线进行尝试对比。当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要让其讲出自己是如何得到答案的,并对这样的思考方法进行分析。没有清晰地弄明白答案的学生会产生疑惑,教师在这时便可以开始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会马上明白其中的数学原理。这时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是否存在这样的一个三角形,它的一条边的长度大于另外两条边的总长。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去画一下,看看是否能够得到这样的三角形。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实践,通过实践印证自身的想法,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能够非常好地理解并应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并对这些知识点产生兴趣。
二、游戏操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有着较为明显的喜爱之情,所以在教学活动开设之际,教师先要合理应用游戏教学法,在帮助学生感知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带领学生了解知识内容的本质。教師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限制的同时,更好地认知知识,进而能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能进一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譬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四年级简便计算的时候,教师先借助“比一比”的活动,在黑板上面画一棵树,要求每个数枝上都要挂满梨。在每个梨上面贴好小纸条,在纸条上面写上计算题,凡是摘下梨的学生都要完成计算题,只有题目回答正确才能将梨带走。教师给学生设定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摘走梨最多的学生获胜。教师使用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鼓励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容的深度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利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以竞争的形式开展竞赛,要求学生在竞争的激烈性中感知到计算的乐趣,学生在竞争的推动下学习乐趣获得提升,能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
三、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的动手操作活动
小学生的特点便是好奇心重,好动性强。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带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实现寓教于乐。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将会更加轻松、快乐地学习到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物体”相关知识点时,便可以尝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提供给每一个小组一套积木,鼓励学生对这些积木中的各种形状的物体进行观察,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之后便可以开始进行搭建。搭建积木的游戏结束之后,每个小组都要进行总结和汇报,讲出小组所选择使用的积木都是什么形状,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如果学生能够熟练地说出每一块积木的形状名称和特点,便说明学生已经对这些形状的几何体有所了解。教师还要逐渐加大游戏的难度,让学生尝试用手中的积木搭建出一个菱形或者搭建出一个圆锥体。学生如果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首先要对菱形和圆锥体的特征有所了解,从而才能选择正确的积木。这个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做起来也非常轻松,通过游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点,在实践中进行简单尝试和印证,实现寓教于乐。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合理引入趣味教学法,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能在主动学习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能更好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张佃启.浅析增加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几种措施[J].吉林教育,2014(17):88-89.
[2]喻聪慧.走进图形世界,感知数学魅力:浅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趣味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8):12-13.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4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