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切入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相对于直白的文本而言,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找好文言文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文言文的题目出发,进行文言文的切入,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作者;背景;题目
文言文是古人所使用的文字,具有晦涩难懂等特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的环境是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之间具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如果教师没有找好课堂的切入点,而让学生贸然分析文文言文,势必会让学生形成畏难的心理,降低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高效文言文课堂的构建,教师应当进行文章切入点的优化设计,从而为高效文言文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一、从作者切入
每一篇文言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背后的创作者,同时,在文章中也会渗透作者的思绪和情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文言文的作者为课堂切入点,让学生在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中,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主旨和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杨氏之子》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文章中的作者出发进行教学的切入。《杨氏之子》这篇文章的创作者是刘义庆,南朝宋宗室,是我国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曾经任职秘书鉴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书籍,在38岁时开始撰写《世说新语》,并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其个性简素、爱好文学,同时不愿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利争夺中……教师将上述内容传达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对《杨氏之子》的创作者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从而以刘义庆寡淡的角度去鉴赏本篇文章,使得学生更好地把握《杨氏之子》这节课的基调,提高学习的效果。
显而易见,从作者出发构建文言文教学的切入点,对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中具有积极意义。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章的作者出发,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文章,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二、从背景切入
文章的背景是介绍一篇文言文的有效手段之一,既能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搞清楚文章的来龙去脉,从而让学生从更有深度的角度对文言文进行解读。同时,在文言文中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有一些文言文也属于景物纪实,教师对学生进行背景的讲解,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探究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进行文言文理解和分析的兴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晏子使楚》这节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文章的背景,进行教学的切入。《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许多文人义士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各为其主,谋取霸业,晏子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公元前547年,齐景公即位,由于齐景公在晋国访问时的狂妄态度引起了晋国的不满,因此派出军队对齐国进行攻击,迫于此,齐景公让晏子作为使者出访楚國,寻找救兵。在课堂中,教师将上述内容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文章背景的过程中,能够理解《晏子使楚》这节课的来龙去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显然,在开展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基于创作的背景,实现教学切入,让学生在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中,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中的深意,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三、从题目切入
文言文中的题目往往是对文章的高度凝练,有的文言文题目中表达了作者创作的意图,有的文言文题目中抒发了作者的情思。而在进行文言文教学切入点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基于文言文的题目,以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思考有关题目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进入文言文的学习,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伯牙绝弦》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问题的形式,从文章的题目进行切入。在课堂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述“伯牙”是一个人,“决”的含义是别决,使学生初步理解题目的整体含义是“伯牙不再弹琴”,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伯牙绝弦呢?”“伯牙绝弦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呢?”等问题,让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中,逐步深入《伯牙绝弦》这篇文章的学习,并从题目为出发点理解文章,提高《伯牙绝弦》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在进行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以题目作为文言文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自主思考文章题目的同时,自觉进行文言文的学习。
总而言之,找好文言文的切入点,实现文言文的高效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以多元形式构建语文课堂的切入点,提高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为高效文言文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雍韦伟.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8(32):21-22.
[2]游高淡.培养兴趣,让学生爱上文言文[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53.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