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各项习惯养成的阶段。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对错,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立足于此,浅谈目前小学习惯养成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具体分析学生养成习惯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习惯培养
   班主任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上的启蒙者,尤其是小学阶段,班主任既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来说,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习惯养成。
   一、小学习惯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中,都过于注重学生成绩的好坏,忽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习惯培养意识,从而导致小学生除了学习,其他一切事物都不重视,使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其次,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但是模仿能力极强,很多不良习惯或者不良现象如果不加以制止和改善,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相互模仿,造成较大影响。最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也相对较差,我们常说,一个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21天的持续努力,很多学生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缺乏坚持,教师和家长也缺少约束,从而使习惯培养不了了之。
   二、小学生养成习惯培养的策略措施
   小学阶段的习惯培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学生学习习惯和学生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塑造性格、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方式,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从学习和行为上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往往更加喜欢自由、无拘无束,不愿意被死板的课堂所束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逐渐喜欢学习、爱上学习,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其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所以,对于模仿能力极强的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培养习惯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可以在每天的课堂开始之前,让学生依次阅读一篇小文章,可以是小故事、散文或者古诗等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可以在班级中专门留出一个位置设置为“读书角”,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开阔视野,培养阅读习惯;教师还要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通读、精读、泛读、略读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合理选择阅读方式,让学生逐渐养成“乐读”“悦读”的好习惯。
   2.严格训练,持之以恒
   众所周知,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坚持和努力,所以在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严格训练、持之以恒的目标和态度,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引导和鼓励,对于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坚决制止和取缔,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训练学生书写习惯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学生带有负面情绪、书写不认真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引导学生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规范的书写习惯。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以身作则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和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行为举止直接表现出一个学生的教养和涵養。在学生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鉴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学习榜样。如果教师主动将身边的垃圾捡起,那么学生看到后自然而然会学习教师的行为,养成保持卫生的好习惯;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用温柔、文明的语言和学生沟通交流,那么学生自然而然的养成不大声喧哗、语言文明的良好行为习惯。
   2.制定民主化的行为班规
   小学生年龄小,相对缺乏自制力,所以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离不开教师的管理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死板、僵硬的管理条例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压抑感,实际效果也并不明显。所以,教师在规范学生行为时,要注重班规的民主化和主动化,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班规的制定,并积极遵守,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班干部轮流制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日常行为管理中,既可以了解班干部工作的难处,又能强化学生自身的责任和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学生觉悟和自觉性,从而逐渐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习惯培养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做好学生行为上的引导者,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习和行为两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与此同时,学生习惯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健康身心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丁学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8):64-65.
   [2]曲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8):239-241.
   [3]马俊俊.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文献研究[J].现代教育,2018(5):58-59.
   [4]燕鸣春.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8):44-45.
   [5]赵玉状,姚秋者.班主任工作要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6(1):92-93.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