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索及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现阶段教师逐渐探索史料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且史料教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将史料教学应用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相关的历史信息,进而深入地探索历史知识。为了推进史料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对史料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反思高中历史教学,旨在将历史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教学;探索及反思
  一、 史料选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科学选择史料
  教师在选择史料的过程中应该精挑细选,并针对课程内容选择相应的史料。部分史料比较晦涩难懂,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史料,因此这样的史料应该摒弃。教师可以选择故事型的史料,通过故事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把握,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对史料的选择提起重视,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作为依据选择相应的史料,进而使史料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教学效果逐步提高。
  (二) 科学融入史料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针对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不能每一个知识点都使用史料,这样不仅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而且使课堂教学偏离了原来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针对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使用相应的史料,通过史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重难点内容,使课堂教学得到稳步开展。
  二、 史料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 充分利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之前,应当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明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相关人员在编排教材时使用专题形式,在历史教材中安排的史料具有相应的逻辑性以及紧凑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而探究教材中的深层次内容。历史教材中有丰富的史料,这些史料具有深刻性、典型性、情境性以及启示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分析史料的内容,并将史料融入教学当中,使史料得到更好的应用。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将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答案进行总结,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史料以及思考题,进而引导学生将教学中的难点以及重点进行突破。例如教师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这节课程时,该课程中讲解太平天国从兴起到衰亡的几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让学生在对比两项制度的过程中融入相应的史料,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两项制度的内容。《天朝田亩制度》中的部分内容在太平天国得以实施,太平天国属于农民政权,必然会对农民的利益进行维护,在太平天国的相关政策中保证了农民的利益,这将太平天国的斗争精神进行了充分体现;《资政新篇》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但其并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太平天国在后期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该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实施。通过史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两项政策,也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
  (二) 通过史料将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
  教师在开展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史料学习的探究作用充分发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并掌握运用史料的方法以及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应用史料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进行充分分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史料的形式可以包括图表、图形以及文字等,文言文一般是文字史料出现的主要形式,但是部分学生并不能充分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因此,部分学生会对文字史料产生错误的理解,使其不能获取有效的史料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点,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语文角度开展阅读,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抓住文言文中的关键词理解材料内涵;第二点,可以对史料进行适当地扩展。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融入历史文字资料开展教学,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使学生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并逐步理解文字史料的内涵;第三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史料,在理解史料的过程中应该将所学知识作为基础,进而更好地理解史料中蕴含的深层次内容,并得出学习的结论以及看法。例如,《罗斯福新政》中以文言文的形式介绍了胡佛,如果学生难以有效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对胡佛的人物形象也就难以有正确的把握,因此教师可以引入相对贴近生活的史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胡佛的人物形象。史料内容为:
  “在美国历史上,极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和憎恶的。窝棚称作‘胡佛别墅’;窝棚区称为‘胡佛村’;失业者手中拿的破口袋称为‘胡佛袋’”(摘自《罗斯福》上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们对胡佛的憎恶。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胡佛与罗斯福提出的政策,进而更好地了解两位人物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更加贴合学生生活的资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历史兴趣,而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史料中包含的信息,在这过程中也将阅读效果不断提高。
  (三) 利用史料设计问题
  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要正确地使用史料,将史料与课本中的知识点有效结合在一起,设计出引导学生逐步开展学习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引导学生更好地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又可以將学生的历史素养不断提高。通过史料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将学生的解题能力、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比如,我在开市级公开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针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斯大林模式经济特点,我精心选择了以下二则史料:
  材料一 斯大林规定社会主义事业同资本主义阶段形成的一切东西完全对立起来,……他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经济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二 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大國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设计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词“计划经济”,材料二中的关键词“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得出特点:政府指令性计划;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得出特点:单一的公有制;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词“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得出特点:优先重工业;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词“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得出特点:行政命令手段高度集中管理。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将史料与教学有效结合,将史料的作用充分发挥,让学生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深化知识点,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三、 史料教学反思
  通过相应实践表明,史料教学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并且可以将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史料不能在每一知识点上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在重点、难点内容上使用史料教学,进而使史料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教师使用过多的史料开展教学,史料教学将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难以带给学生新鲜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渐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科学、恰当地使用史料,并对史料进行精挑细选,最好使用一手史料,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史料的作用充分发挥,并且将史料教学的目标逐步实现。
  四、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史料开展教学,并结合相应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知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激发,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应对史料教学进行不断的探索,充分挖掘史料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将史料教学的探究作用充分发挥,并将学生的探究精神全面培养,进而使历史学习的层次性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胡秀云.关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62.
  [2]王军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史料运用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5):48-52.
  [3]杨越.浅谈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6.
  [4]张维福.关于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探索及反思[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0):72.
  作者简介:
  黄建英,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