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新课堂标准要求下,基于传统大课间操而发展出来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是教育部关于落实学生完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础性运动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落实陽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结构。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让学生继续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积极锻炼身体,提高综合素质,放松心情,消除学习疲劳状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健康成长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中小学已推广进行多年,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现实性的困难。本文结合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经验,对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以期望能提高各种小学大课间活动的现实效果。
  关键词: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效性探究
  改革开放政策推进后,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水平得以极大提升,但是根据中学生综合素质普查结果,发现我国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水平逐年呈现出下降趋势,我国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体育素质锻炼提出更高要求。为了不断加强中小学生体育水平与健康状态,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大力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从而能够保证中小学学生能够基础性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新教育体制下改良原有体育运动特色体育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载体,把传统课间操拓展为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丰富原有的传统运动内容,其中既包含规定的体育运动内容,又加入了体育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的新体育运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基本体能。
  一、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训练,同时训练时又可以进行体育学习。体育大课间活动,因为其独特的优势性被各个学校作为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多年来,体育健身操的单一性,约束了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使教师、学生都感到枯燥,缺乏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加上学校管理松懈,理解与认识不到位,使得体育健身操浮于形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不到理想的体育锻炼效果。学生消极应付,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素质、轻松心情愉悦身心的良好效果。
  集体出操有利于加强学生精气神训练,广播操整齐划一,武术健美操刚劲有力,这些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促使体育锻炼保持长期稳定性,可以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同时能够促进学校的管理状况,有利于塑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完成素质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形式多样化、丰富化
  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要增强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应该开拓思维、大胆创新,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各种各样丰富的体育课外活动。利用体育课、班会课积极动员学生,调整学生思维意识,树立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的体育理念,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要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积极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
  同时各学校要加强重视,积极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充分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要加强参与教师的培训,组织各类专家来校授课,有效提高全体教师的组织和教学水平,组织开展效果较好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取长补短,最后因地制宜形成独特的体育教学模式。
  三、 要积极落实体育导师巡查制度
  为了保证体育大课间活动顺利开展,班主任要在体育活动中要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班主任作为班级凝聚力的核心,要主动转变自己的思想,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也要积极参与到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去为学生加油鼓气,要对活动不认真以及在体育锻炼中违纪的学生,要从思想上加以引导,对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要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加以引导和鼓励。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主要组织者,要有大局意识,积极联系各年级负责人以及各班级班主任,积极促进活动的落实,及时了解学生训练方法,并随时根据学生身体健康情况,调整体育强度。
  四、 一校一特色,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生体育素质锻炼户外运动,但是受场地器材等多方面条件因素的制约,所以活动不能要求统一的模式与形式,一切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形成每个学校独有的特色。要选择符合学生心理、体质、性格特点和现实规律的特色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要根据学校实际地理情况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而调整,要大胆创新,积极想象,开展各种特色的体育项目,要做到既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班主任与体育教师要共同参与其中,对体育活动进行组织指导和管理,要用软件弥补硬件不足,精心组织和合理安排高效的课间活动,可以由学生和老师自制活动器材,同时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能有效促进核心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丰富体育教研活动。
  根据长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不断地改进研究与丰富。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但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去克服,去协调,丰富体育课的形式与内容。以学生为本,根据学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办学特色与文化底蕴,开展丰富多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把学生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学校文化和社会以及青少年对体育需要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人文精神,以及学校的优良学风、校风。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校特点,加强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创造人性化、和谐化、民主化的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活动的趣味与快乐。同时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达到人人积极参与、人人锻炼的目的,从根本上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地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洁.现代流行动作元素融入校园课间操的研究[D].日照:山东体育学院,2014.
  [2]杨玉良.论网式足球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师友,2012,35(5):58-60.
  [3]姚瑞刚.江苏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案例分析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4]陈达君.立足五性提高实效一改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0(3).
  [5]徐艳萍.甘肃省金晶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0).
  [6]刘锦瑶,张运亮,王建华.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模式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
  作者简介:
  芦艳林,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