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追问 让思维光芒照亮学科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什么要问题化学习?因为提问是学习的本源,是人的本能,更是人类不断发现、不断进化的自然选择,所以只有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才能进步。
  什么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是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性学习的活动,它是以“学生问题为起点、学科核心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为引导”的三位一体的课堂学习方式。
  怎样进行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是让学生围绕学科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不断思考与追问的过程:从敢于散点发问,到懂得提有学科价值的问题,再到聚焦核心问题的不断追问。
  关键词:问题化学习;不断追问;问题链;学科核心素养
  人类对于问题的探索,是一种本能。教育的原点在于激发孩子的想象而不断思考,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站在新时代语文讲台,笔者尤其诚惶诚恐,在内心深处不断追问:一堂课,我能教学生什么?有多少知识含量和生命价值?是否还在“用过去的知识,教授现在的孩子,去面对未来的世界。”教给孩子拥抱未知的能力了吗?学生自己积极思考主动追问了没有?
  爱因斯坦曾俏皮地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当你把学校给你的所有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艾略特也曾不断追问: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在生活中,我们的生命哪里去了?的确,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充满人文思想的语文老师,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有多少智慧的含量与生命的价值,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之时还剩下些什么!
  面对全新的语文课堂,作为课堂学习引领者的老师要不断反思追问,而作为课堂学习主体者的学生更要围绕语文学科核心问题积极思考、不断追问。因为新时代的语文课堂是要让学习者经历一种积极主动、自由热情、智慧与能量一起迸发的激动人心的思考与追问的过程。
  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新概念和规律性补充到中学教学大纲里去。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知识,教授现在的孩子,去面对未来的世界”。我们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是拥抱未知的能力,而不是信息和技能。
  而善于思考,勇于提问则是拥抱未知的一种重要能力。因为提问是学习的本源,是人的本能,更是人类不断发现、不断进化的自然选择,所以只有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才能进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追问。让学生学会提问,带着问题进课堂。因此以学生为本的问题化学习便应运而生。
  什么是问题化学习?
  问题化学习是以“学生问题为起点、学科核心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为引导”的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一种课堂学习活动。它是面对未来不可预测的变化与复杂问题时,学习者所应该具备的智慧与能力。
  它强调核心问题和问题系统在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中的意义。一是“变教师设问启发学生思考,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而“让学习主动发生”;二是“变教师组织问题推进,为培养学生自主建构问题系统”——从而“让学习深度发生”;三是“变教师追问,为培养学生相互追问,自我追问”——从而“让学习持续发生”。
  如何进行语文课堂问题化学习?下面我以《故都的秋》课堂阅读学习为例来进行解说。
  首先,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引导学生散点发问。
  在上《故都的秋》前,笔者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每人提出两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并按自然的4个小组,每组整合成4个最有价值的问题,由小组长写在黑板上。
  其次,引导学生有序地提出有学科价值的问题,并聚焦核心问题不断追问,形成问题链。
  紧扣单元目标,笔者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提出有学科价值的问题。本单元学习的是写景状物的散文,本文写了什么地方景物?选取这个地方什么样的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景的?为什么要这么写?郁达夫有什么样的人生遭际,本文写作背景是什么?以上问题从浅释到领悟有所深入,但还停留在阅读理解的低阶状态。老师还应引导学生继续追问:如此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作者为什么如此眷恋与赞颂?——这样写好不好?进入赏析阶段。北京城有那么多煊赫的政要名流和富丽堂皇的名胜古迹作者为什么不写,故都的秋都是如此清静悲凉的吗?——我同意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进入洞察阶段。如果我是郁达夫,并生活在我们这个新时代,我会怎么写故都的秋呢?——如果我是作者?进入移情阶段。郁达夫冷色调的故都之秋对你审美情趣的培养有什么价值与启迪?——对我有什么启示?进入自省的高阶思维状态。
  再次,利用小组合作探讨,一一消化问题;并聚焦核心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利用小组合作探讨,将问题大体消解。在合并同类项与解答问题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问题共同指向一两个地方,这可能就是本文的核心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都选取冷色调景物来写故都的秋?(选择冷色調,运用了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二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作者为什么如此眷恋与赞颂?(清静悲凉的冷色调更符合作者的心境——寂寞、孤独、忧郁、悲凉。)个人遭际和社会风云在作者心里投下了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位也不免夹杂着苦涩与悲凉,由自然之秋想到人生之秋。个人遭际:3岁丧父,家境贫寒;两度失败的婚姻;两次丧子之痛;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中。社会风云:1933~1936年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作者对革命深切失望,企图逃遁到清静悲凉的世外桃源慰藉自己痛苦的灵魂。
  其实,要实现问题化学习,最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做学习的终身者和引领者。
  也许很多老师疑惑:自问自答式的传统教学法既省时又省力,还十分安全保险,何必要让学生提问题呢?的确,问题化学习,既费时又费力,且险象丛生难以掌控。我们的课堂我们不能做主了,学生时刻处于随机状态,老师少了许多安全感。殊不知,我们提问题与学生问问题大不一样,问题只有在学生自己提出时他才会动脑筋思考并试图解决,才真正具有意义。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每事问》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利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学生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其实,对于提问,学生比我们想象的要来得可爱而感兴趣。笔者仅仅实践了一学期,学生就习惯了提问题,并不断追问。其中有四五个好问者每天拿一张小条子,里面提了若干问题。课堂上若不给他发问机会,他就不肯坐下,还不让你讲课。当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当课堂上思维闪烁火花四溅时,那是怎样的欢悦与感动!“《氓》中为什么要写斑鸠鸟,而不是其他鸟?”“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为什么讥笑自己的妹妹?“三千年前,如此温柔美丽、勤劳善良的女子惨遭休弃,对在座的女同胞有什么现实启迪意义?”“《采薇》中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为什么要写路边开的是棠棣花?”“《采薇》与范仲淹的《渔家傲》有什么异同?”“《离骚》中屈原是个男人,为什么那么喜欢臭美?”“《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为什么飞的是东南?”“刘兰芝在夫家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为什么还会指如削葱根呢?”“刘兰芝被婆婆休弃了,回到娘家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才貌双全的官二代富二代公子哥儿来提亲?”“为什么用孔雀开头,却用鸳鸯结尾?”“《赤壁赋》中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怀古伤今所怀的古人为什么是曹操而不是周瑜或诸葛亮?”“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古诗文中“青色”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面对一朵朵灿烂的思维之花,你会慨叹:学生怎么会有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有价值的问题?
  总之,语文问题化学习,就是要我们老师转变教学理念,变着法子引导学生发问。让学生从不愿提,到开始提,再到敢于提,最后懂得提有学科价值的核心问题。我们通过收集学生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进而聚焦核心问题,帮助学生构建问题系统,不断培养学生追问的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一是使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二是从知识获得的碎片化走向结构化;三是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四是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从显性来看,我们是在要求学生提问,但其隐藏的内涵则在于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高阶思维的发展。这意味着学生在提问时,思维就不再是僵化、固化的了,这一过程将直接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新时代新要求,问题化学习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不断学习,丰富我们的学科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既要对文本各问题了然于胸,又要收放自如。同时又要放低我们的身段,敢于甚至勇于向学生学习。而正是学生这些有趣的问题倒逼着我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是问题化学习的终生学习者,然后才是问题化学习的课堂引导者,最后才是教書育人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王天蓉.问题化学习——教师行动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王天蓉.上海沪江进修学院讲座《问题化学习的十五年》.2018年11月28日.
  [3]王芙蓉.上海智慧教育论坛第十三讲《问题化学习与思维发展》.2016年12月2日.
  [4]搜狐网.搜狐时尚《要教给孩子拥抱未知的能力,而不是信息和技能》.2018年8月22日.
  作者简介:
  吴月凤,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7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