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素质教育得到了不断深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小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标准。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课程,其宗旨在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小学生全面的发展。所以,本文从素质教育背景出发,从多个方面对于小学科学教育相关策略进行了探索分析,以希望能够全面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科学教育;思考
  一、 引言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这对于小学科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着重强调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实现学生良好的发展。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其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探究式活动,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真正内涵。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仍然延续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堂教学中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二是部分教师采取包办教学策略,为学生做好全部准备,导致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等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施小学科学教育是值得探索和深思的重要课题。
  二、 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和学生观
  小学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首要前提在于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和学生观。实际上,教育观和学生观并不是理论和抽象的,其是具体和形象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贯穿于其中。教师应该形成“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平等的、尊重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良好的条件,赋予学生足够的自由性,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三、 紧密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当前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标准下,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采用兴趣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的扩展。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层次和心理状态,对于实验往往会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会有较为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与实践活动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利用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索科学。又如,小学科学内容大部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生活科学”的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作为框架,将实际生活中的信息素材等以创设情景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科学观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四、 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地进行扩展。例如,实际生活中还有非常丰富的、有效的教学内容,如可以展示实验现象的实物、模拟实验等。因此,对于可以直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的,教师可以将实物直接进行展示,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来源于生活的真正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如在学习《将固体放于水里》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并且将其放置在水中,有的会直接浮于水面,有的则会直接沉入水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于这些现象极容易会出现忽视的现象,通过展示该实验,可以引发学生通过科学的角度对常见现象进行思考,提高科学实验的说服力。部分实验无法进行直接展示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如在学习《昼夜交替》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性质。
  五、 加大教学方法的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科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活动性特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与成人相比而言,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也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直观化的教学法等。
  六、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科学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在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学生开展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构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以放松的、自由的心态进行合作学习。第二,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对班级全体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应该严格遵循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有关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想法进行分组,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再次,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实时观察每个学习小组的探究学习情况,并且给予及时的指导,使得每位学生都得到表现的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使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能力均得到充分的发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七、 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并非易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深刻理解素质教育以及新課程标准相关要求和标准的前提下,加强对科学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微.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65.
  [2]李霞.试析如何加强学科渗透,优化小学科学教育教学[J].中华少年,2017(31):143-144.
  [3]杨晓天.让问题引导进步——小学科学教育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22):49-50.
  作者简介:
  刘洋,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7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