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师生更和谐 教育更有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学生教育教学中常有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困难。分析他人的感受,调整自己的心态,只说感受,少用评判性的字眼要求学生。总之,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能够把人的沟通问题更好地解决了,很多问题就此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沟通;批评;非暴力
  一、 现状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观念里,暴力意味着身体攻击、战争等,而这类事情似乎与我们相距甚远。但事实上,颇具隐蔽性的语言暴力被我们随意使用,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语言上的指责、讽刺、说教,以及态度上的疏远、冷淡、轻视、漠不关心等,这些随意出口的评价、指责等给人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上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正是这些无心或有意的伤害,造成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与障碍。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有的时候会感到困惑:有的时候一心为了学生,可是学生好像并不领情,有抵触情绪的孩子也不在少数,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二、 非暴力沟通
  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提出了一种沟通方式,它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对于师生关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就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能够使人们情意相通、互尊互爱、和谐相处的沟通方式。运用“非暴力沟通”,在理解和体谅对方的前提下,师生双方都能充分表达需要和感受,不再指责对方或埋怨自己,而是用心去了解对方的需要,用关爱去理解并包容一切,师生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非暴力沟通”具備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教师如果能理解并运用好这四个要素,就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实现有效的沟通。
  三、 如何运用
  怎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呢?首先,表达说出感受,不是评判。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想或者说出来评判的话:你怎么总是违反班级纪律?你怎么这么笨,讲了10遍了,怎么还是不会?你是不是故意捣乱?……班主任的威慑力让学生当时不敢回嘴,敢怒不敢言。可是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情绪显露出来,到了初二的时候,学生的逆反情绪已经战胜了他对老师的恐惧,自然会有各种不尊敬的行为出现了。学习了这堂培训课之后,我想以后我再遇到学生的问题时,我会先指出事实,再说出我的感受,提出我的要求。比如遇到学生自习课不守纪律的时候,我可以这样教育他:“某某,我看到你自习课没有写作业,和别人说话了,老师觉得之前对你的教育有很多了,是不是哪一点你和我的想法不同又不敢说呢?如果只是忘了守纪律,那么以后要严格约束自己,因为纪律是保障所有人的利益的,你说呢?”我想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很多暴力沟通是因为比较。比如我着急时顺嘴说的:“你看你,怎么总是这点分数?某某总是在学习,你怎么总发呆?你怎么反应这么慢?”等等。实际上,这样的比较谁也不喜欢,孩子们更是如此,甚至越比较越有一种不屑的心理。老师的初衷和实际取得的结果往往在比较中背道而驰。其实,有时候我总觉得刀子嘴、豆腐心,现在想一想,凭什么别人要原谅你对他下的刀子,还要替你说好话。这样伤害了孩子,家长的心里也不好过,那么原本的家校联合的目的就不能达到了。老师再需要家长的帮忙时家长的热情就不高了,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一定要提醒自己,说出去的话是要有作用的,让人能够接受的,而不是激起很多人的反感的。还要接受现实,人和人之间有差异性,不能用一根准绳去要求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只要他觉得自己的今天胜过自己的昨天,那么,他就是进步的、积极的、向上的,为什么不夸他呢?
  再次,要体会学生的感受与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就如同一个心脏病专科医生不了解心脏构造一样,工作会像在黑夜里走路。”很多时候,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由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如果我注意到了每一个学生或者每一类学生的感受和需要的话,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周五了,学生觉得一周的学习很累了,非常渴望能够有一节额外的体育活动,这个时候,我就适当地提出一些安全上的要求,叮嘱好班干部,然后让孩子们出去放松一下自己。事实证明,一节课的活动,并不耽误他们的学习,有的时候反而因为劳逸结合,孩子们的头脑更加清醒了。可见,注意观察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在班级管理上有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尊重学生,处理事情对事不对人。在实际生活中,老师对学生行为不满的时候,就会对学生做出批评,促使学生不甘愿地承认错误。出现否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在学生心中会落下阴影。如果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贬损越多,越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产生我不行的印象。因此,老师在发现学生犯错误或是出现不该有的错误的时候应该换一种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处理事情对事不对人。如,在学生要求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家长签字时,有的学生会模仿家长的笔迹签字。老师发现后,可以这样批评学生,你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是欺骗。不用再上升到评价其人格不诚实,甚至家庭教育缺失。这就属于激化矛盾,而且没有效果。而前者更表现出来对学生的尊重,实现了有效的沟通。
  最后,我还有自己的一点补充想法。非暴力沟通是语言上的艺术,除此之外,还要配合表情和语气。有的时候,即使客观地陈述事实,由于带有不同的语气,导致听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和感受。当你是真心诚意地想要解决问题,带着诚恳的语气与和善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多的人愿意和你沟通。
  四、 结语
  一个小故事:江上船动,一人曰:风动。一人曰:帆动。一高僧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仁者爱人,此为道。不论任何法,都要自道中衍生。班主任带有一颗仁爱之心处理学生的事件,方法就不难施行了。
  参考文献:
  [1]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王彩萍.爱与尊重——改善师生关系的桥梁[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8(Z2):128.
  作者简介:
  居蓓,中学一级,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市光明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7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