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语〉选读》教学中的文化内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文化论著研读”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论语〉选读》是对记录“微言”、蕴含“大义”的《论语》原著章节所进行的专题式精选与重组,正确解读《〈论语〉选读》的文化内涵,是批判继承早期儒家思想的前提,为高中学生研读《论语》铺设了便捷的路径。从《论语》原著和《〈论语〉选读》教材独特的文本特征看,发现式探究教学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并提升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
  关键词:论语选读;文化内涵;发现式探究
  《〈论语〉选读》是高中“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程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正确解读是批判继承的前提,教学《〈论语〉选读》,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教材的文化内涵,准确理解《论语》原著反映的早期儒家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形成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把《〈论语〉选读》中的课文等同于一般的文言文,往往把大量的教学时间用来教文言词句,却对其中的文化内涵作简化处理,只是点到为止或一带而过;也有一些教师把《〈论语〉选读》课上成了学术报告课,把一些现成的解读全都灌输给学生。如此避重就轻和架空硬塞的教法,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直接参与解读文本内容的机会,难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阅读教学除了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之外,还需对教材进行研究,将教材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因素挖掘出来,为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内容提供帮助。从《论语》原著和《〈论语〉选读》教材独特的文本特征看,发现式探究教学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并提升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
  一、《論语》文本特征赋予的探究价值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人类早期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比较喜欢用语录体来阐述其精深的思想和学问,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虽然《论语》的作者不是孔子,但记录的大多是孔子与其弟子们的对话,其语言平实,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启人心智。所以,后人用“微言大义”来概括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思想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使《论语》拥有了无尽的探究魅力。
  与一般的语录体著作不同,《论语》并非专人所记,且记录的多为只言片语。其内容所及,时间交错,场景各异,人物众多,事情繁杂,缺乏整体的连贯性。现存的《论语》由二十篇短文组成,每篇文章都以第一章开头的词语命名,如第一篇“学而”,第二篇“为政”等。篇名大多与其名下各章节的实际内容无直接关联,而各章节之间大多也都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这一特征表明,孔子的思想虽自成体系,但分散并隐含在众多相对独立的章节之中。因此,对每个章节分别进行解读并找出章节之间的联系,成为探究《论语》文化内涵的重要方法。任何文本内涵的正确解读,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论语》中大量的只言片语,为探究孔子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空间,但同时也增加了难度。
  二、《〈论语〉选读》的探究路径和方法
  《〈论语〉选读》是对《论语》原著章节的专题式精选与重组。编者根据孔子的思想确定了15个专题,并围绕各个专题的主题词,从《论语》中精选了同一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章节组合成15篇课文,大多数课文在内容上呈现出辐辏型结构。编者还为每章作了注释与译文,降低了阅读难度,为学生解读文本、探究孔子思想铺设了路径。
  1.借助与专题中心的关系,解读相关章节内涵
  正因为《论语》原著是对“微言”的记录,有的章节可从多个角度解读,所以有的由于缺乏具体语境,甚至可能导致读者曲解或误解。《〈论语〉选读》中的大多数课文题目直接揭示或间接暗示了全篇的核心思想,如“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周而不比”等。这就为正确解读各章节指明了方向,学生只需循着这一方向去分析章节中的关键词句与专题中心的关系,就能依靠已有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借助教材所提供的注释基本理解章节内涵。如以下《克己复礼》中的一章。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这一章如果没有对“周公”的解释,仅凭字面意思,学生很难理解孔子这两个连续的感慨。但是,如果学生能结合注解中提到的周公对于周代典章制度的贡献,特别是能够注意到篇名或主题词“克己复礼”与本章的联系,就不难理解孔子的用意了:孔子推崇和向往西周文化,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周礼那样的典章制度,可是到了晚年,理想没能实现,因而借感叹自己衰老和未梦见周公来表达自己布道的失利。由此,学生可深刻体会到身处“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怀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以及理想难以实现的悲痛之情。
  2.探寻章节之间的联系,全面理解文本
  单独对《论语》某一章进行解读会有难度,还可能出现片面理解甚至产生误读。但如果把讨论同类话题的章节放在一起读,探寻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让解读变得相对容易并更加全面,更接近于言者的本意。《〈论语〉选读》把《论语》中同类话题的章节放在同一篇课文中的用意正在于此。同类话题之间,可构成互证、互补、比照等关系。如以下《为政以德》中的一章。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如果让学生去孤立地读这一章,“富之”是不难理解的,而“教之”的具体内涵就难以直接从本章中寻得;若能联系课文中与之存在互证、互补关系的其他章节所表达的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内容,学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获得这样的结论:所谓“教之”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用道德、礼乐教化百姓。
  三、发现式探究教学设计案例:《周而不比》
  《〈论语〉选读》中的课文《周而不比》由14个章节组成,它们分别选自《论语》原著的第2、4、5、12、15、16篇,主题词是“周而不比”,需要引导学生重点解读孔子的人际交往观。为此,笔者采取了发现式探究教学法,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导入整体阅读,发现课文主题
  任务与要求: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基本观念不仅渗透于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还渗透在人的平常生活之中。《周而不比》这篇课文,要探讨的是一个很接地气的话题。为了让学生弄清这个话题,笔者请学生先自读课文,了解其内容,并要在理解课文题目“周而不比”的基础上,为课文加一个副标题来进一步明确这个话题。通过交流,学生提出一些副标题,如“君子的人际交往学问”“君子的人际交往观”等。
  2.引导思考现实,总结交往经验
  任务与要求:人不仅是个体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人际交往。笔者让学生从自己平时与人交往的经验出发,说说人际交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并让各学习小组进行充分讨论,尽可能多地列出这些问题,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为这些问题排序。学习小组通过讨论与交流,明确了人际交往的一般逻辑:交往的目的—交往的原则—交往的对象—交往的基础(知人)—交往的方式方法等。
  3.探寻章节联系,解读孔子思想
  任务与要求:让学生从自己确定的人际交往的基本经验和逻辑出发,各自细读并理解课文每一章的内容,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所得,最后各组形成一篇有关君子人际交往观的综述,在班级里分享。
  在学生完成自读、交流、分享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适当补充资料加以点拨与修正,然后明确了孔子人际交往观的基本内容:君子与人交往的重要目的是“以友辅仁”,即通过交友,互相学习,提升自己的仁德修养;君子与人交往要坚持“周而不比”“群而不党”的原则,即君子与人交往要講原则,要与人和睦相处,但绝不迷失自我、结党营私;君子要结交益友,避开损友;君子与人交往的基础是要知人,但自己首先要做个仁者,才有资格去考察他人的言行、经历、习惯、犯过的错误等,才能知道对方是否值得交往;君子与人交往要讲究方式方法,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以公道心对待他人的恩德、仇怨和言论,劝告对方时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4.布置引申作业,拓展课外研读
  任务与要求:让学生从《论语》或《〈论语〉选读》中选择可以与本课相联系的章节加以研读,思考以下问题(至少要选做一个):孔子为何特别强调“以友辅仁”?孔子为何主张“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孔子为何提倡劝说他人要适可而止?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将研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而深入理解孔子的人际交往观。
  上述案例围绕“君子的人际交往观”这一中心话题和“周而不比”这个中心观点,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人际交往经验出发,充分利用课文的文本特征所蕴含的研读规律,借助课题核心词“周而不比”与各章节的联系来解读每一章节的内涵,借助章节之间的联系来整体把握早期儒家的人际交往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比较适宜的研读平台和研读机制,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研读资料的补充、研读结果的修正和提炼;学生研读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进而在充分参与文本研读的基础上理解了早期儒家人际交往观的具体内涵。而课外作业的设计,则把课内的研读引申至课外,让学生尝试着模仿教材,按一定的话题去自主选择章节并加以研读,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文献筛选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把早期儒家的人际交往观放到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去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
  (责任编辑   郭向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