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足球课的有效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如今“全民健身”的热潮中,不管男女老少都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同样也是大家关心的焦点,因此小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足球教学也位列小学生新课程标准中,都说学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可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案和制度,如何提高“娃娃”的足球水平?这是困扰了很多体育教师的问题,旨在探讨如何进行高效的小学生体育足球课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课;有效教学;团队合作
   足球这项运动的本身性质就已经决定了我们不能单单注重学生的个人水平,我们应当从集体的角度来制定教学方案。明确了我们的教学方向,那么下一步我们的方案就要向这方面靠拢,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在我看来这项集体运动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明白足球的相关规则并且学习基础操作。第二阶段,各小组实施对抗赛,提高小组内的默契和集体荣誉感。第三阶段,让学生通过练习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在我看来小学阶段的足球学习主要目的是要让孩子们了解足球并且提高孩子们的主动性,从而真正地喜爱这项运动,而不是被迫喜欢。
   一、根据学生的身心状况制定合理的训练内容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身体处于生长阶段,所以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多多少少存在不同。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寻找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我们都知道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活跃度也很高,将同学们按照男女交叉在一组进行训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师生的配合下进行互动,开展一些有趣的小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足球的了解和操控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高年级同学身体素质好,那么我们就可以让他们互相之间进行比赛,既可以提高同学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团队间的配合和集体荣誉感。低年级的同学可以优先训练基础操作,例如传球、射门、带球等必不可少的基礎。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发挥我们作为老师的作用。
   同样,在遇到性格内向不愿和团队合作的同学时要及时进行疏导,在竞争时也要把握张弛有度,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让训练的方式尽可能适合大多数孩子的身心状况,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
   二、提高学习的兴趣,完善规则学习
   低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长阶段,注意力不集中、耐心不足都是很正常的。枯燥的日常训练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水平提升,还会导致他们对足球失去兴趣,甚至讨厌学习足球。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考虑到他们的兴趣,从而开展一些有趣的练习方式,这样才能将孩子们的注意力紧紧地栓在这里。虽然在小学这个阶段以提高兴趣为主,但是也要让孩子们有所获得!
   举个例子,在进行射门和守门训练时,可以由AB两组之间进行对抗,由AB两组分别扮演守门员和点球一方,输的一方要围着操场跑圈作为惩罚。这样做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同时输的一方也得到了锻炼。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大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达到我们高效教学的目的。
   在赛场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种情况,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会使问题的解决更加高效。运动员要遵守赛场规则,服从裁判,不要因一时不服气顶撞裁判,习惯要从小养成,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监督学生,对于小学生进行规则的教育很重要。
   三、增强团队合作,激发团队潜能
   我们都知道,竞争、合作才是足球运动的专有特点。个人英雄主义在这里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是不容忽视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好胜心是特别强的,我们要抓住孩子们的这种性格,足球恰好能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足球水平,同时也保证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对于足球队的训练一周可以分四次进行,每次先进行10分钟的热身防止身体受伤,之后进行传球、射门、运球等基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分成两个小组,学生轮流当组长,由老师考核。考核失败的小组由老师惩罚组长,这样组长会尽心尽责,队员们也会因为集体荣誉而努力通过考核。
   此外可以设置足球比赛,进行同年级之间的足球较量,可以设置奖品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竞争力。学校之间也可以互相沟通,进行学校之间的比赛,激发同学们的激情,让孩子们身心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足球训练不是老师的一味灌输,而是孩子们有兴趣有想法地主动学习。一旦学习变成被迫的,那么我们就失去了最开始的目的,严重时还会获得相反的效果。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采取最适合他们的训练方法,通过小组对抗、趣味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足球课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峰,俞亦儿,沈初效.小学阶段足球教学的几个好方法[J].运动,2012(10).
   [2]姜全林.中小学校园足球一本通[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6.
   [3]李晓波.太原市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