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尤其是信息的传输,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各类资讯软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查阅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热点信息。而教育教学行业也走上了信息传输的发展轨道,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当下展现出极大魅力,拓宽了教学的范围,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微课可以有效提高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微课需要与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相融合。借助微课的力量,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微课的出现,是科技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变化所带来的结果。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最为流行,因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集中力不够,特别是遇到数学这样相对抽象的科目,更加容易分神。因此,微课的推出,将有益于小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对此,格外要求任课老师认真备课,明确了解和掌握微课的优势,发挥微课对教学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
   一、微课存在的意义
   微课的形式虽短小,但是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有关调查表明,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学生真正注意力集中、认真学习的时间,大概在20~30分钟。其他的时间都在犯困,闲聊,走神和做其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从表面上來看,微课的授课时间较短,但所涵盖的内容却并不亚于传统黑板的教学内容。
   首先,一节微课除了涵盖本章节课程应包括的全部知识点之外,同时还将学生的接受程度纳入考虑,拒绝填鸭式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印象深刻的教学方式。在备课阶段,老师需要将授课内容如何呈现、以怎样的图片、视频、搭配怎样的音频来满足教学需求。特别像小学数学科目,它不同于其他科目,没有大量的图画,有的是抽象的公式和概念,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有创造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能力,必须要有让多数学生喜欢自己课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本的授课质量。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和优势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需要激发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才能使其主动加入学习当中。通过微课,老师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数字学习的兴趣。通过色彩丰富的画面,抓住小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帮助他们将知识点更加牢记,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学习到“扇形统计图”时,微课可以将内容进行初步预习介绍,为学生播放与扇形相关的图案和视频,通过呈现清晰度高、色彩丰富的图案,调动小学生的观看欲。利用孔雀的尾巴、蛋糕等,让学生明白扇形统计图,可以用来表达数量和数的关系。
   2.提升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
   小学生年纪小,他们的自控力有限。因此,想在一节课内100%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微课的优势,就是在教学实践的把控,能够在短时间内,利用和发挥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吸引他们的关注,提升教学质量。特别是针对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多而杂,过去老师在教学中,很难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促进他们学习数字的综合能力提升。
   3.可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课堂时间有限,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往往是最基础的部分。对于一些酷爱数学的小学生而言,课堂上教的内容,往往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因此,通过微课的形式,可在日常学习的需求和教学之外,还能同步拓宽小学生的学习范围,加快老师的上课节奏,增加教学的内容,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减轻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还能使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学习其他更加丰富的知识。针对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作为课外知识的补充学习,帮助学生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针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教学,真正实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微课,老师也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老师通过合理使用微课的功能,将实现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双重提升,增加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用心的微课应该是风格迥异但核心相同,会给学生带来更加新鲜、刺激的学习体验。而对老师而言,每一节微课都是一次创作,老师只有自己永葆创造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学生创造的活力。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让更多的孩子们喜欢上数学、学好数学,期待微课在小学数学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自新.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应用[J].学周刊,2019(7).
   [2]殷建红,宋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06(2):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