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推广,小学教学已不再以考试为最终目的,而是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的教学考查标准。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学生在某一学科的态度、知识、思维、运用迁移能力的总称。这显然,较之传统教育,其对学生的小学阶段教育更加全面更加立体,也更加吻合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个人的教育经历的起点是在小学。小学是学生学习上的起跑线,对学生后期的学习经历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小学开始就要重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数学学科为例,从小学开始数学老师就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概念、记住公式,还要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吸收数学思想的精髓,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具备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举一反三,能够在数学思想的引导之下,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遇到的难题。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从学习的内容和接受的教育理念来说小学才是一个人求学经历的真正起点。从小学就开始向学生传递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很好的启蒙引导作用、激发作用和铺垫作用。
1.启蒙引导作用
小学生由于刚刚入学,对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学习方法、教学模式都不熟悉,需要经历一个过渡适应时期。教师在学生的过渡适应期内就起到了很关键的启蒙引导作用。如果不能及时地把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这一先进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就会失去先机。一旦学生形成了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教师就很难察觉出来,要把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念再次拉回正轨就会十分困难。
2.激发作用
对小学数学提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实用性的学科,它是自然科学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与很多学科都有交叉。我们大力提倡借助数学课这个载体培养孩子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为了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足够的能力借鉴自己掌握的数学思想和数学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为自己个人的发展清除障碍。这种理念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铺垫作用
小学是中学教学的重要起跑线,它对学生后期的学习来说都是铺垫和前奏。在小学就要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要学会大胆提问、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并要善于观察,取材于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1.执行力不够理想
小学生大都是6到7岁的顽童,自身的成长与发育还都处于初级阶段,对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抽象的概念不能吃透,而对教师而言,很难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从现实生活找到贴切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培养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2.家长配合力度缺乏
家长由于绝大多数都不在小学数学教学岗位上工作,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教学模式还有教学理念都不甚知之。再加上自身工作的问题,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问题往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少,这使得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上,家庭方面的配合力度缺乏。有的家长,甚至是把学校理解为托儿所,总觉得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百分之百由老师来承担,对家长来说那是职责之外的事情。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也给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和老师要借助家长会等平台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要使其意识到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两条腿走路,学校方面和家庭方面都不能掉队,要默契配合、形成合力。
3.载体与理念契合度低
这里所说的“载体”实际上是指“教材”。小学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就是两位数以及加减运算,应用题也都是十分简单的,对数学思维训练起不到很好的推进作用。所以教师如果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很难体现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求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数学教材的重点编写内容是放在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上,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能够消化吸收书本知识,所以就难度而言,普遍较为容易。为了化解这一难题,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并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安排课外学习内容,并适当地进行提高训练。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笔者在翻阅了国内外诸多的小学数学参考文献以后,并在充分比较国内外小学数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上存在的诸多差异后,总结了以下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普遍反映情境创设法、递进循环教学法,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1)情境創设,降低理解门槛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和自身阅历的影响,理解力还普遍不是很高,跟不上老师上课进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入的时候显得异常困难。为解决这一普遍难题,有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提出了“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法的提出考虑到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它要求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执教过程中把知识点落在创设出的情境之内,使学生能够在创设的情境的辅助之下,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在利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在情境的创设上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要贴近生活;要有趣味性,以更好地吸引学生;要服从于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与知识点的结合要紧密。做到以上几点,情境创设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2)递进循环教学,温故而知新
递进循环教学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所谓递进是指以学过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做铺垫,过渡到新的知识点。这里的递进作用就体现为“由易到难、由熟到生、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第二,这里的循环讲的就是教师要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经常带着学生巩固复习旧知识,以便及时地弥补学生的知识体系漏洞,有效地抵抗遗忘、查漏补缺。 2.借助数学教具,辅助数学课堂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许多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发现,在数学课堂上借助数学教具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里提及的数学教具涵盖的内容非常多。例如,七巧板、圆规、量角器、空间立体几何图形模具、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具,甚至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某些生活用具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具,以此来降低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门槛,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使用教具可以带来如下好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如果能够对学习数学知识及自主探究数学规律饱含热情,就会给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然而,当下小学数学普遍存在的教学现状是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较低,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一方面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由若干个数学符号和数学公式罗列而成,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难懂;另一方面,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这种模式的互动性差、课堂氛围不够活跃、教学模式显得死板僵硬。这些原因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教具,由于教具本身更加真实可感,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降低学生的理解门槛。
(2)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其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运用数学教具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数学教具,借此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精神。例如,在讲平面图形“圆”的概念及其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预先准备好一张纸,教学生怎样用手“折”出一个圆形来。
(3)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利用数学教具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完成相关的任务,这无形中加大了师生间的交流频率,对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十分有利。比如在教学生学习“年月日”的表达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教学生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日历,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其排忧解惑,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知识盲点。
3.增强课外训练,拓展学生视野
前文已经提及,课本教材在难度和内容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求这一教学理念契合度低,仅凭教材无法很好地践行这一教学理念。所以,适当地让小学生阅读课外数学资料很有必要。阅读数学课外资料并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相反,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还会带来如下好处:第一,拓宽学生的视野。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相关知识点的全覆盖。再者,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各不相同,大班教学做不到因材施教。阅读课外数学资料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数学视野大为提高。第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课外书有很多,教材只有一本。课外书在编写方式上和教材的风格大相径庭。就二者来说,课外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往往更强。学生从课外书中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数学的理解力也会随之提升,对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自然能够被激发出来。第三,及时地消除学生的疑惑。学生可以在形形色色的课外书中找到满足自己数学知识需求的参考资料,对解答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和及时性,这对于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解答难题的自信心都大有裨益。第四,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家。在没有同学可以讨论、教师乐意请教的条件下只有依靠自己。通过查询资料等方式把问题解决掉,这对其自身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就学生個人发展而言,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正当其时。要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知道学习数学要注重吸收数学思想、训练数学思维,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有效地把数学工具、数学知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孙磊.在多渠道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黑河教育,2019(2).
[2]廖细文.核心素养,诗意的奠基:兼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J].好家长,2019(8).
[3]甘火花.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7(35).
[4]叶鸿琳.在“真实”的课堂中经历“有效”的数学学习:例谈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0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