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心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超轻粘土是纸粘土的一类,也称作超轻土,其具备重量轻、可塑性强等特征,所以当前在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中是十分常见的材料。特别是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超轻粘土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创造力真正得到强化,为此需要对其应用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教学;超轻粘土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重要的启蒙阶段教学,美术科目的教学更是要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为目标。超轻粘土是常用的美术手工材料,对于其应用应当展开探讨,以保证教学成果。
一、利用超轻粘土可塑性丰富手工内容
超轻粘土是一种在美术手工制作过程当中经常会用到的材料。其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其具备可塑性强、无毒安全、颜色丰富、无需烘烤等优势,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手工制作的主要材料。相对于橡皮泥等手工材料,超轻粘土不仅重量更轻,而且无毒无害,虽然粘土里的发泡粉和和防腐剂有一定的危害,但对小学生来说几乎等于无毒。丰富的颜色,会让学生的手工作品有更丰富的造型变化,轻柔的质地也会让学生塑型时无需费力,所以教师自然要更积极地运用超轻粘土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小学美术的手工创作中,教师需要意识到的是创作是一个没有特定答案,也无法用客观现实去判断的过程。每个人的心中都可能存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天马行空的想象是最宝贵的财富,学生所想的事物,并不能以单一的事实去限制。天空可能是绿色、粉色,甚至于多种颜色,这正是想象力的体现,也是艺术领域最为重视的创造精神。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用超轻粘土进行手工创作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想象,无论学生选择怎样的颜色,做出怎样的造型,都是学生的自由,如果能够有创新的思考,教师更应当给予赞赏鼓励,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创作,发挥自身的能力[1]。
二、注重超轻粘土与其他材料的结合
超轻粘土是一种能够与许多其他素材相结合,打造出多样造型的材料,所以其与其他材料的结合,也是一种创新。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将超轻粘土与其他的素材结合起来,创造更加理想的视觉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广泛收集其他可用的材料,包括家中的废旧布料、废旧易拉罐、蛋壳等等,结合超轻粘土做出更多样的造型。例如可以将蛋壳打碎一半,利用超轻粘土制作一只破壳的小鸡,安置于蛋壳中,这样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家里和教室里不用的边角料进行创作,将超轻粘土结合其他材料共同创作,例如在利用超轻粘土制作人物时,完成躯体部分,可以利用家中残余的布料,如布料、蕾丝等制作一件衣服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超轻粘土与其他素材相结合的可能性,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生自然会更加积极地展开想象[2]。
三、利用超轻粘土突破教学局限
小学的手工教学,其目标不仅仅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在于对创造意识与习惯的养成。为了真正让学生养成创造习惯,就必须要确保教学渗透生活。为此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要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必须要利用生活当中容易找到的素材,让学生不会因缺乏材料而导致创作过程受到阻碍。而超轻粘土正是在生活中随时可购买到的素材,而且质地轻,易于携带贮存,不会因此帶来负担。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下的超轻粘土手工课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由的手工制作研究,这会成为学生的一个兴趣,贯穿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获得更多乐趣。学生在看到喜欢的卡通人物时,可以用纸粘土制作出人物模型,教师还可以借助班级群组去给学生推荐有趣的手工制作节目,让学生通过观赏节目受到更多启发,了解到更多超轻粘土手工制作的技巧。
四、拓展超轻粘土用途
谈及手工制作,我们的第一印象通常会停留在一些人物与物体模型上,特别是对于超轻粘土这类材料来说,塑造模型是最主要的用途,但是实际上其完全可以用于进行各类手工创作,打造出不同的造型与质感。可以是胸针、挂坠、装饰画等,添加磁铁还可以做成冰箱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思考自己在生活当中喜欢怎样的物件,项链、发卡,或是想要送给他人礼物,例如送给妈妈一副漂亮的耳钉,送给其他同学一张立体的贺卡,这些都是利用超轻粘土进行手工创作时的出发点。有一个主题,有了创作的方向,学生在实际开始制作时会更容易融入情感,制作出更加灵动的作品。简而言之,要拓展思考的方向,不可因对手工这一概念理解的局限而限制自身的想象[2]。
综上所述,超轻粘土具有许多优势,包括重量的优势、环保的优势、可塑性的优势、色彩的优势等等,这都是决定着其在手工领域广泛普及的特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好超轻粘土的这些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拓展课堂外的美术教学,以此来促进教学发展,培养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肖红,杨希萌.快乐塑造激情“创”想:“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开发与利用[J].江西教育,2016(20):44.
[2]姚美霞.在美术教学中弘扬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维吾尔传统纹饰超轻粘土装饰瓶创意教学探究[J].中国美术教育,2017(1):45-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