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思辨性阅读与群文阅读教学互通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天一
摘 要:群文阅读寻二者之间的互通性,对于开展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二者的概念界定、当是一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阅读形式,将如今课堂中所倡导的思辨性阅读与群文性阅读相结合,探前研究现状、思辨性阅读理念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三方面进行探究,以求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 思辨性阅读与群文阅读概念界定
(一) 思辨性阅读
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思辨性阅读纳入18个学习任务群当中,提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思辨性阅读是指在批判性思维指导下进行的文本阅读。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反思性的思维策略,在阅读中它体现为解释与分析、质疑与推理、比较与评估等思维流程。
(二) 群文阅读
最早由赵镜中先生提出,赵先生提出了“群文”的概念、初步教学模式及大致特征——“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近年来,小学语文教育界开展了大量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但是初高中方面的实践及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将群文阅读与思辨性阅读相结合,致力于寻找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 思辨性阅读与群文阅读互通性
群文阅读是一种教学方式,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思辨性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在一节课当中,实行群文阅读首先需要统整教材,其次要合作探究,集体建构,这一部分是进行思辨性阅读的关键,对一系列有联系的文本既符合文本本身的内涵,又能挖掘文章的言外之意,争取做到文本解读有深度、有思想。最后,达成共识,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之后得出大家公认的都能理解的共识,体会到某种共通的思想感情,这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也大有裨益。
二、 思辨性阅读与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一) 思辨性阅读研究现状
许多文本分析呈碎片化,实际根本没有进入分析的层面。分析的对象本应该是文章的矛盾,但是许多文章的解读教师却要一味的求新求异,力图挖掘文章中可能含有的所有隐含信息,这其实就是文本的碎片化解读。正是由于对文章的曲解和误解即文本的碎片化解读,只注重文章的细枝末节,却对作者真正想表达的主旨理解浮于表面。
(二) 群文阅读研究现状
群文理论是近几年才逐步走进各级学校和各位教师的视野当中的,其理论研究与实践還有待发展,但这种群文意识已经早早产生了,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编写者在编排上就使用了群文意识,必修二第一单元选取的是三篇写景状物散文,分别是《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编写者将这三篇文章统整在一个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这就是语文教材方面一直以来的群文意识。在单元导读环节编者写道:“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像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这体现出了群文阅读的价值取向,即通过读一类相同或相似体裁的文章,经过集体探究、合作学习,最后达成共识。深刻体会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群文阅读理念对于习题、相似问题的探究还有待深入研究。
三、 思辨性阅读理念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 以“文本”为依据的合理推断
文本是一个实与虚、详与细、明与暗相结合的事物。从“文本”这个词条的角度出发,也是来源于读者的感受,当它在作者的笔下形成作品分享给读者,它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想象力就远远高于读者本身。我们对任何一部作品的思考都是基于“文本”本身,关注文本时不仅仅关注其直接的语言价值,即表面的意义。例如,在教学中讲授《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为什么会驱逐刘兰芝?很多老师执教成封建礼教的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刘兰芝没有孩子。但在文本中并没有这样的内容可以证实这一点,我们可以证实的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还有焦母认为的“门不当户不对”,而我们通过文本分析概括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时也正是突出她个性自由这一点,与专权的婆婆关系必然是人性的冲突。同样的教学案例,如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姻破裂的原因、《氓》中女子的爱情悲剧我们就不能离开文本,空泛地引导学生探寻背后的原因,这样的思辨价值也是无意义的。
(二) 以“逻辑”为基础的反思考证
在语文的教学中,注重“逻辑”为基础的反思论证,是在强化一种理性思维,这种理性思维的建构更需要在群文教育的基础上。而这些知识点我们不仅在习题中时常涉及,课文中也处处彰显。当我们把共同问题集中到一起,学生对该问题会有更为系统地把控,例如我在执教过程中针对小说学童如何理解有追求的生活等同于有意义的生活、不过尤鹏举是儿孙满堂的。群文导入课堂,课文不仅是写作最好的素材,还是文本最好的例证。课内代入时如何理解《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像猫抓老鼠玩弄秦王?为什么秦王如此虚弱不堪?怎么辩证的看《苏武传》中李陵的形象?
(三) 以“主题”为中心的综合权衡
主题是挖掘文本的价值与意义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更加强调整体感悟进而较少对文本的“碎尸万段”的分析,高考命题趋向也逐渐向整体感悟的分析靠拢,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归根到底是思维的训练、主题的训练。在阶段性考试中,小说《青衣》很多学生在解读作品主题时把点归结到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如歌颂筱燕秋与贬低筱燕秋的主题,但学生很难从总体把握筱燕秋任务的悲惨命运,这源于学生对小说基础的知识点的理解,以为所有问题都可以套用,没有对于作品的深入挖掘,只有从总体情节、事件发展去看我们才能有所理解,其实如果学生多读一些关于该系列的作品散文就不难理解。
参考文献:
[1]余党绪.整本书阅读:读经典·学思辨·练读写[J].语文学习,2017(6).
[2]余党绪.蔺相如:一个汲汲于功名的战国公子[J].语文学习,2015(9).
作者简介:
王天一,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第八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0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