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各民族跨文化交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甘肃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各民族交往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势必无法健康进行。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文化、宗教、经济、政治、自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跨文化交往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必须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各民族跨文化交往的路径,以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促进甘肃各民族的跨文化交往。
  關键词:核心价值观;各民族;跨文化交往
  “民族文化认同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特殊作用。”[1]甘肃各民族的跨文化交往形成于特定环境之中,生存环境和经济生活的多元性,又造就了各民族跨文化交往的主体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各民族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要加强民族地区各民族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实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各民族交往,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各民族跨文化交往的全过程,在目标层面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就要重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思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要特别注意做好甘肃省的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各民族交往,实现文化的“多元整合”
  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各民族结成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多接触、多谈心、多帮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吸引人、团结人。”[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跨文化交往的引领不是强制的打压和取代,而是要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上来,真正实现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一元”引领,“多元”并存的和谐局面,在文明多样性中推动各族人们之间的平等交往,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有益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支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弘扬。
  (二)在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创新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应该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相符合的文化。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中华民族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充分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重视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妥善保留和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其次,必须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合理的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大力提倡健康的民族习俗,大力培养文明的民族风尚,积极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相符合的文化要素。再次,必须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文化载体,积极进行民族文化创新工作,从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三)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专题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必须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其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手段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动力是推动文化创新,保障是改革体制机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全国文化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为此,提出了七项重要任务。这次会议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将具有标志性意义。
  (四)在民族文化建设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充分、恰当地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艺术、风俗习惯、民族节日等各种民族文化活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渗透于其中。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惠及最基层的地区和群众,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少数民族成员,要让每个参与主体都感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带来的自信。
  参考文献:
  [1]郑承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个人自觉和社会自觉. 马克思主义研究[J]2013(9).
  [2]刘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 思想理论教育[J]201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3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