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美学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谦
【摘 要】化学科学是充满了美感的和谐体。本文试图发现并品味化学之美,将化学之美渗透在化学教育中,使学生在化学与美的和谐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接受熏陶,启迪其聪明和智慧,塑造他们美的心灵。
【关键词】中学化学;美学;和谐;化学教学
自然是美丽的,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分支,也是美丽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一个充满美感的和谐体。化学之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客观物质世界在化学运动过程中所呈现的“美”的属性;二是指化学理论体系中能引起人们审美体验的内容和形式。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学化学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架设起联系理科与文科的桥梁,发现美、品味美,将化学所蕴藏的美充分显露出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具有物质之美。化学药品是美的:美如蓝宝石的硫酸铜晶体、透明似水晶的明矾晶体、洒如珍珠的水银、外观酷似黄金的硫铁矿石,金属表面的迷人光泽,酸碱指示剂的姹紫嫣红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化学实验器材是美的:各种玻璃器皿晶莹剔透、外观造型简洁、线条流畅。蒸馏操作、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室制取氯气、实验室制取乙烯等各种复杂组合装置更有一种大气的科技美。化学物质结构是美的:甲烷的空间正四面体、苯的平面正六边形、乙烯分子的平面结构有着对称美。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由于二者结构不同,决定了它们物理性质前者坚硬无比、无色透明、晶莹华贵,后者质地柔软、色灰不透明、朴实无华。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是美的: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五光十色,丁达尔效应的耶稣光,HCl气体的喷泉实验,无不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化学具有行为习惯之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具有规范性,包括了药品的取用、加热的方式、试纸的使用、滴定操作、仪器的洗涤等几个方面;试剂的存放方法和实验的安全,以及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后的行为也具有规范性;物质的检验方法具有规范性,包括常见的各种阴阳离子的检验、各种气体、各种有机物的检验;各种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具有规范性,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盐析等基本操作都有相关的操作要求。实验过程中,取用药品的实验仪器不能混用,防止污染药品,生成的有毒有污染的气体必须除尾气;实验结束后,废液和废渣一定不能随意排放。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必将被带入日常生活,潜移默化提升其个人素质和修养。
化学具有科学探索之美。中国古代科技和文明的发展包含了大量的化学史发展的历程。四大发明中的黑火药、造纸术都是中国古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近代以来,爱国化学工程师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享誉世界。屠呦呦因为对青蒿素的研究,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这些事实和内容与教材结合起来,必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报效祖国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的环状结构”学说的传奇故事,奠基了有机化学结构理论;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伏特电池,开启了电化学时代;德国化学家维勒采用无机物在实验室中首次人工合成了尿素,打破了“生命力论”,开启了有机化学……从燃素说到燃烧的氧化学说;从量子力学到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从八音律到元素周期表,无数中外科学家用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不懈探索,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值得欣赏、富有魅力的宝贵精神财富。
化学具有守恒之美。参与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得失守恒规律;物质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化合价守恒;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相等的电中性原则;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原子守恒;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的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之间的差值正好是该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总能量的能量守恒……这些无不揭示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守恒”规律。
化学具有和谐之美。元素周期律反映了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显示出一种和谐之美。为什么世界上纷繁芜杂的各种物质都可以用元素周期表的简洁形式来表示?其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界本身的统一与和谐。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当门捷列夫将这些毫不相干的元素进行重新整合排列之后,一个秩序井然的元素世界统一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结构、位置、性质三者关系的紧密联系,深刻揭示了元素世界的统一与和谐。元素周期律把几百年来关于各种元素的大量知识综合起来,形成有内在联系的统一的体系,它实现了化学认识由经验到理论的飞跃,是化学史上的伟大转折。
化学具有哲学之美。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著名的勒夏特列原理。勒夏特列原理是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具体化。该原理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而且广泛应用于自然与社会间的一切平衡体系。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于人的成长、思想认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教育教学指导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是“泛化的勒夏特列原理”。平衡体系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承受外加限制条件的系统具有反抗外加限制条件改变的能力。自然和社会的很多方面都遵循着“旧平衡—打破平衡—新平衡的建立”的动态平衡过程。
科学是反映客观的真,艺术是发自于内心的美。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做为中学化学教师,如果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和美学素养,是很难培养和塑造出具有一定科学素养和美学素养的学生的。化学教师应该主动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除了深入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应广泛涉猎与本门课程有关的人文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美学原则设计教学,借助艺术技巧和手法表达教学内容,活化教学过程,让知识和情感彼此互相交融,将理性思维模式与艺术思维方式相互结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强化知识理解,拓展科学思维,深化道德观念。
科学是永恒的,美也是永恒的。科学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却是人类主观的意识,是塑造人类心灵的。科学之美是需要人类来发现并品味的。化学中的美是一种科学的美,是一种直观的、和諧的、严谨的美。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主动接受熏陶,启迪其聪明和智慧,塑造他们美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林伟.和谐发展主题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理化生教研,2005(16):55
[2]王雅珍.元素周期律的美学特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74-75
[3]张剑明.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2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