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萍
摘 要:在新时代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决定着他们以后的发展和就业,它直接反映着我国教育的根本性特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基础性素质教育,二是专业素质培养,三是创新素质的建设,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各个高校培养优质的人才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综合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4-117-002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概括
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指的是在教育环境的作用之下,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多方面主体性品质,就生物学理论而言,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使人具有主体性,所以说综合素质水平能够体现社会化水平,能够反映教育的本质,而且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存在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划分,分为很多板块,进而实现育人目标。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基础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培养,以及创新素质的建设,基础性素质教育是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他主要是为了教育大学生具备生活所需的能力,也决定着大学生能否达到专业素质培养和创新素质建设,因此它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专业素质培养主要指的是能够完全掌握自己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创新素质建设是指要更好的开展创新活动,培养这一类型的素质。每个大学生只有将这三个素质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基本建立起自身综合素质。
二、新时代下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1.太过于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精神追求
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需求也向着多样化和高档化的趋势发展,就目前来看,大学生也受到了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缺乏远大理想,精神空虚颓废,虚荣心特别强,崇尚物质享受.同时心理也不健康,自控能力差,依赖心理重,无法应对挫折。学生就逐渐偏向于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精神追求,校园的传统文化也就受到了来自多方时尚文化的挤压,大学生把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为物质娱乐,而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则是非常贫瘠的。因此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他们积极的思想道德情感,充分发挥学生身边先进典范的示范作用,用模范学生、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感人精神来熏陶、激励大学生。
2.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在当今时代下,大学生的独立性比较强,因此对于集体意识较为淡薄,他们一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自我目的为核心,而忽视了发展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且近年来很多大学生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已经独立,但是仍然存在啃老现象,尤其在大学生毕业之后,他们的工作也刚开始起步,还没有在社会中站稳脚跟,这种啃老现象就非常明显,而且这也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隐患,如今已将这一现象归类为社会问题。
3.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不管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大学,大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是还像初中时由老师带领着学习,大学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时间段,它联系着学生以后的就业,因此对于自我的管理更应该加以约束,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制定目标规划,争分夺秒的进行学习,而不是像现如今这样没有学习目标,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生活。
4.缺乏拼搏精神,贪图享乐
现如今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一个误区,不能给自己准确的定位,好高骛远,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也没有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进行评估和选择,在学习中也不能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综合能力相对较差,很多同学课外阅读数量太少,因此存在知识面太窄的问题,上课回答问题一问三不知,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管是专业技能,还是综合素质都有所欠缺。
5.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高中时期,学生为了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日夜拼搏,努力奋斗,然而进入大学,却摒弃了高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贪图享乐,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娱乐上,不再刻苦努力学习,而且大学本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学生就会疏于对自我的管理,进而造成行为散漫、无纪律无组织的不良作风,逃课旷课现象频频发生,在学习上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到期末考试时,只会临时抱佛脚,只求及格,不求优秀。
三、新时代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改革也成为当下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必须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要加强教育改革的力度,使教育改革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当然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改革体系,通过更新教学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专业化人才,为大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我国相关的教育法规定,高等院校的教育必须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通过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大学生的品德修养,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鼓励大学生多实践、多领悟,从实践中陶冶情操,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也要加强高校的人文建设,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充满了文化氛围,这样才可以开拓大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品德修养,促进素质培养。
3.建设心理疏导课程,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作为各大企业招聘的候選人,进而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由于承受压力能力太差,所以就出现了放弃学业放弃工作等现象,甚至有些大学生承受不住心理压力,选择轻生。基于此,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应该设立心理疏导课程,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根据心理咨询获取解压方法,其次,大学生自身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提升抗压能力,要学会适度减压,使自我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就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进取精神,以及自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4.强化体育学科训练,锻炼学生的身体机制
很多大学生在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时,却忽视了对自身的体育锻炼,而素质培养离不开身体锻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使整体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而作为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身体素质的建立直接关系着以后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必须加强体育锻炼,高校也应该设立多种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而且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团结精神。
综上所述,新时代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该实施改革策略,从各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当中,不管是对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还是创新创造力都应该加以提升。大学生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迎霞.浅析高校职务犯罪的成因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8)
[2]黄兴亚,当代大学生后失恋期消极情绪的成因解读和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4)
[3]李金霖.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1(02)
[4]于玲玲,当代大学生审美追求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学理论,2010(05)
[5]陈德祥,彭兴富.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J]桂海论丛,2014(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