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程资源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设置,对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索幼儿彝族文化教育开发利用意义、问题、举措,同时,并将此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
关键词: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对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基了坚实基础。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各种教育资源,建构适合本地幼儿发展的课程。”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当今时代文化多元化发展,引导幼儿建立本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将蕴含着丰富教育资源的彝族文化纳入到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极具意义和价值。
一、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彝族文化独树一帜,像一朵绚丽的奇花绽放在中华民族文化之林。例如火把节,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曾经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幼儿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幼儿教育作为民族文化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必须与民族文化教育高度保持一致,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奠定基础,并彼此相互促进。因此,幼儿教育的发展不但关系着我国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还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二、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破解的难题
(一)家长对幼儿彝族文化教育重视度不高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下,各族人民越来越重视主流文化——汉语,不重视民族文化教育与培养。如彝族地区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要求教师用汉语教学。其次,孩子在家被家长强制说汉语,导致孩子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也不了解本民族风俗。甚至有些家长跳过幼儿教育直接进入小学教育,导致孩子失去学校本民族文化的黄金时间。
(二)缺乏彝族文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民族文化教育对幼儿的认知、心理、社会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缺乏相应的彝族文化为背景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在教材选用方面,教材内容多为自编,或者选用知名教材,没有因地制宜选定彝族文化内容和教学设计,忽略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在教育活动方面,幼儿园虽有课程安排和活动安排等,一定程度上利于幼儿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但却抹杀了幼儿的个性、独特的民族性。
(三)彝族传统习俗逐渐没落
随着世界多元化发展,文化渗透越演越烈,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汉化严重,父是幼儿教育的启蒙老师,但许多彝族年轻的父母成为本民族文化的“边缘人”,对传统习俗不了解,使得彝族幼儿从源头上缺乏彝族文化。很多彝族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用汉语授课,长时间积累、熏陶,已忘记本民族语言交流,如今大部分生活在彝族地区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只会说汉语,早已忘记彝族语言和文化习俗,这让彝族文化幼儿教育举步维艰。
三、幼儿园彝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采用双语教学,传播彝族文化
幼儿教育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也是开展双语教学,抓住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抓住关键期,让彝族的幼儿听、说、用本民族语言,更重要的是感受符號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因此,彝族地区政府应加大对幼儿双语教育的资金投入,激励幼儿园实施“双语”教学,采用汉语和彝族语共同教学,同时鼓励教师用彝族语讲故事,唱歌,或者彝族舞等形式传播彝族文化。
(二)开发利用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
民族地区的课程资源开发应该是以本民族丰富多彩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为基础,挖掘其精神实质,开发一系列的课程。彝族文化底蕴丰富,彝族同胞别样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和文艺活动,如火把节、彝族年等,可以成为“民族节日礼仪课”资源,让学生参与民族文化活动,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适当开设实践课程,比如参观彝族的民居建筑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让学生观察与绘画自己的家园,培养学生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将彝族民歌融入幼儿的音乐课中,传承彝族文化中的历史、科学、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哲理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
(三)培养一批彝汉双语的专业教师
教师是教育的引领者,教师素质对幼儿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教师首先应该是本民族地区知识文化的楷模,彝族地区相关教育机构应培养一批彝汉双语的专业教师,并进行幼儿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教师准确把本民族文化、风俗,并与主流文化相结合,在教学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引领幼儿在民族文化的教育中主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四、结束语
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开展民族文化的教育,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游戏、民谣、诗歌、童话、传说、故事、民俗节庆活动、舞蹈、音乐等都是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最生动、最有益的资源,同时也最有益于本民族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在彝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应对彝族幼儿进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培养、让其接受本民族的文化熏陶,养成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里程碑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超.关于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阿支子卡.凉山地区幼儿教育与彝族文化的融合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5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