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厌学”问题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车长文
摘 要:当今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中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城市务工。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愈发普遍,在针对农村儿童的教育中,他们往往表现出“厌学”情绪。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农村小学教师所面临的头等大事。根据个人教育经验与近年来理论研究成果,结合课堂实际,进一步阐述此问题解决方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厌学现象;学习兴趣;教育方法
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家长的陪伴,但在农村留守儿童中,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陪伴的缺失是造成他们厌学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多关注此类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极大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时刻在身边,以教师的陪伴,弥补家长的缺失,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厌学问题。
一、关注家庭教育,树立家长正确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厌学”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经常处于一种"放养"状态,缺乏家长的监督与管理。鉴于此,教师要为留守儿童的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观念能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留守儿童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导致了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显得非常吃力,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教师可以多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陪伴的重要性,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将正确的教育观念融入教育行为中,不能一味纵容孩子,不能将教育工作与责任全部放在学校与教师身上,让家长意识到将孩子送入学校不是把孩子放进了“保险柜”。同时,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家长而非教师,只有教师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活动。教师在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首先要让家长明确,家长的个人素质与素养能够直接影响孩子,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教师要让留守儿童家长意识到自身的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中拥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拥有较为良好的家庭教育之后才能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感恩教育,使学生了解到生活艰辛
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只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家长外出务工的不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口头讲述仅仅让学生有了“生活不易”的观念,但是这样还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到家长的艰辛。要让农村留守儿童意识到家长的难处,首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工作当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工作的艰辛。其次,要让学生了解父母所从事的工作,与教师工作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社会中立足是何其困难,使其逐渐体谅家长。在此之后,教师要向学生灌输感恩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能有现在的生活条件是父母艰苦奋斗得来的,从而产生感恩观念,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抱着感恩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在学习中收获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学习。只有通过认识到家长在社会中立足的艰辛,才能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在经过诸如此类的感恩教育之后,让学生带着感恩父母的目的去学习。
三、教师倾注感情,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在经过家庭教育与感恩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初步拥有了对学习的兴趣。经过情感教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改变“厌学”情绪与心理。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提升个人情感修养,学生在课堂中每分每秒都深受教师影响,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带着个人情绪,势必影响到学生学习时的心情,导致教学效率下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如果教师满面春风,心情愉悦地走进教室,让学生感到亲切,他们的学习热情随之而来。以教师自己的积极情绪来影响和刺激学生,引起他们的心理产生积极方面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同时,要展开定期家访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时刻关注。这样一来,教师倾注对教育工作的热忱,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使他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在面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培养的问题时,首先要关注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让家长与学生改变对待教育的看法。其次,教师应重视感恩教育,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家长在社会中立足的艰辛,为自己能够受到教育所付出的辛苦,让学生带着感恩之心学习。最后,要通过情感教育的方法,用教师自身对教育工作与学生的绝对忠诚的真情实感,从心底打动学生,并以家访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时刻受到关注,弥补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职位缺失。总而言之,在对待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绝对不能马虎大意,应充分采用上文提及的方式方法,让他们能够全方位发展,拥有健康的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东雪.浅谈如何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33):28.
[2]崔媛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提升个案研究[D].辽宁大学,2015.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0327.htm